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0月3日 · 數據顯示,男性女性有較高風險於晚年時患如心臟病等疾病,導致老年男性的保費較高。 香港的醫療保險因應年齡及性別來釐定保費,但深入個別群組時,又可能出現公司X的成年女性保費較平,公司Y的老年男性保費較低,如果想格到最抵,大家就要多比較。

  2. 2020年7月9日 · 不過,「全數保障」「細項設限」的半私家房計劃(無自付費)的保費都較高。 若消費者希望得到「全數保障」,又擔心醫保保費高昂,可選擇設自付費的產品,保費會便宜得多。

  3. 2018年11月5日 · 不少人都會為自己購買醫療保險,購買醫療保險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應付自己無法負擔的醫療開支,想確保自己能支付高昂醫療費或避免因病耗費所有儲蓄,便需要考慮醫療保險。 由於醫療保險是實報實銷,意思是只會賠償你實際使用的醫療費用。 因此,假如你已經有基本的醫療保障,應先考慮現有保額是否足夠,才再選擇合適自己的醫療保險,避免浪費。 醫療保額需要幾多? 考慮到嚴重疾病的醫療開支龐大,最好要有每年不少於一百萬的醫療保額。 ^ # 醫療保險應該獨立購買. 如果醫療保險作為附加契約,保障可能會受基本計劃影響。 因為不少基本計劃在終止後(例如提取現金價值/賠償後),附加契約便會一併終止。 而附加契約終止後,想重獲保障時便需要重新核保,屆時可能有不保事項/附加保費,甚至拒保 。

  4. 2019年4月1日 · 自願醫保平均保費為4,000元,較兩年前政府估算的4,800元更低。 翻查資料,以35歲女士為例,市面「標準計劃」定價由2,256元至逾5,000元,差別甚大。 專家提醒:貪平日後加價壓力或更大. 醫療保險不含儲蓄成分,必須每年續保,保費亦會因受保人年齡、醫療通脹等因素每年增加。 有保險公司規模較小,保費定價偏低,冀趁自願醫保出台搶客。 保險比較平台10Life創辦人倫沛然指,買醫保不可只貪保費平,強調保險目的為攤分風險,小型保險公司的醫保「風險池」承保人數理論上較少,當日後索償人數及金額增加,保費較易有大幅加價壓力。 相反,大型保險公司整體承保人數較多,索償金額佔整體承保金額比例較易保持平穩,保費加價壓力理應較低。 除保費外,投保人亦要多加留意保險公司索償手續是否繁複、以及公司聲譽等。

  5. 2024年1月4日 · 首先簡單比較各份門診保險之基本保障及保費。 圖表1:門診保險比較(醫療網絡、普通科門診、專科診症、中醫門診) *假設投保人為35歲非吸煙人士,並以下列產品中較高級別的計劃作比較. 大部份設自付費 保費較便宜. 首先介紹「自付費」這個專有名詞,顧名思義就是自己需要承擔的費用。 如果購買了設有自付費的醫療保險,投保人需要先支付自付費額度的醫療費用,超出自付額的部分再由保險公司負擔。 以表1顯示的門診保險為例,普通科門診自付費從20港元到220港元不等。 以本港頂級的私家醫療機構為基準作參考,養和醫院的平日日間普通診金費用為400港元。 假設你購買了自付費為220港元的門診保險,每次門診你只可以向保險公司索償180港元。

  6. 2019年5月2日 · 永明的靈活計劃「港稱心」,按照每年保障限額分為兩個計劃,當中保障上限較的計劃二,更設有墊底費選項,投保人自費20%醫療費用後,其餘由保險公司「包底」,每保單年度的額外保障上限30萬元。 永明的自願醫保計劃,定價一向較為進取。 以30歲男性投保人為例,若投保每年保障上限50萬元的計劃一,年繳標準保費僅2181元;而年度保障上限80萬元的計劃二,年繳保費亦只是3021元(見表)。 此外,兩項靈活計劃均提供,每項日間手術1000元的現金津貼,而且不設賠償次數上限。 若投保人連續三個保單年度未有作出任何住院索償,可享15%無索償折扣。 自願醫保推出滿月,永明金融人壽及康健產品方案副總裁李玉麒表示,未有初步數據提供,但客戶的查詢明顯增加,亦帶動其他保險產品的銷售。

  7. 2024年5月2日 · 楊娟指出,隨著醫療技術日新月異,治療癌症成功率及存活率愈來愈,但癌症患者患上心臟病或心血管疾病的機率較非癌症病人更,而心臟病也會增加中風的風險。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