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12月1日 · 王建煊:「的擊鼓人. 就是在別人身上看見自己的責任。. 愛心的大小,不以捐款的數額大小為衡量,或許你的能力有限,只能捐1塊錢,但你的愛心與捐款100萬元者相比,絕對是絲毫不遜色。. 一九三八年出生、目前78歲,大陸浙江新華愛心教育基金會 ...

  2. 2021年3月1日 · 2021 年 3 月 1 日. 0. 1149. 農曆新年過後,是許多人整頓心態重新出發,甚至是轉換事業跑道時機。 相信不少保險從業人員都曾被問過一個問題:「你在從事保險業期間,有什麼成長或是學到了什麼? 」我想就我多年保險從業經驗,來與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答案。 年輕時我也是名保險業務人員,保險工作教會我第1件事是認同保險意義與功能,履行身為人的愛與責任。 要是沒有保險從業人員特別談起,一般人不會意識到這份責任背後重要性為何,而正是這份工作教會我,如何用保險來覆蓋這份責任風險承擔方法,來確保所愛的人一生安全、幸福,保險可謂是與責任最佳體現。 保險工作教會我第2件事,是明瞭在人生不同階段時,可能會遇到風險與責任。

  3. 2022年11月1日 · 全球人壽健台通訊處區經理吳大偉,從業至今6年,是保二代經營,自小看著父母親為客戶家庭送去完善風險規劃保障,對保險高度認同是透過父母身教與言教逐年沉澱、累積,至今無可救藥地傳保險福音。 「因為買保險不會改變你生活,但可以防止你生活被改變。 」他分享著,從業至今令他印象深刻3個保險理賠真實案例。 他透過理賠故事闡述著保險重要性,以及所能發揮力量。 前年農曆過年前,一位30多歲女性客戶A,是緣故客戶媳婦,緣故客戶保險觀念很好,但A客戶嫁進他們家時,身上是連一張保單都沒有,直到孩子出生,具備良好保險觀念緣故客戶便將A客戶與孫子風險保障一併規劃。 當時,A客戶是投保了意外險與實支實付醫療險。

  4. 2024年4月1日 · 2024 年 4 月 1 日. 0. 93. 致敬愛客戶朋友: 在屬於四月節日或傳說裡,我認為以清明節和林徽因故事最令人動容。 我工作是協助客戶落實「是關懷與責任,善用保險功能轉嫁風險」,多年來從其中得一領悟:人生是修行。 但凡活著,就是一路持續不斷整修前行,直到回歸天地,知道生時所為何來、為何而作? 最終,薄暮西山一段路,亦知妥善安排,好讓死亡成為另一種形式祝福。 人世間有一種,永恆不變,那是「母性之」,祖母的愛、母親的愛、姊妹,來自女性本質關愛,超越時空限制,傳達溫暖至我們內心,誠如林徽因為兒子寫下《你是人間四月天》無私之。 然而,人類肉身凡胎終究無法對抗生老病死,我們與所愛的人、所愛的事物亦無法一直長相廝守。

  5. 2022年8月1日 · - 2022 年 8 月 1 日. 0. 9649. 1.保險意義,是今日作明日準備,是父母作兒女準備, 兒女幼小時作兒女長大時準備。 ——胡適. 2.保險可說是人類社會偉大發明之一: 它以互助互愛為原則,集眾人之力解個人一時之憂。 3.在人們需要時,保險可以雪中送炭,提供幫助和照護; 在人們快樂時,又能錦上添花,帶來幸福和滿足。 4.保險為人生中不同階段護航, 協助達到「生瀟灑、 老的尊嚴、病豁達、死無憾」。 5.沒有「保險」幸福,如履薄冰, 把保險當成是自己最近貴人,才能從生活中創造生活。 6.保險能在你最需要時候,為你付出最高價值; 在風險發生時,為你承擔事故後金額給付或損失彌補。 7.每一種擁有背後,都意味著可能失去風險,

  6. 2018年5月1日 · 0. 990. 敬愛客戶朋友: 讀過朱自清「背影」,誰能不戚戚然? 到一定歲數再度讀到文中「……哪知環境卻如此頹唐! 他觸目傷懷,自然情不能自己。 情鬱於中,自然要發之於外;家庭瑣屑便往往觸他之怒……」,他描寫父親情緒,我對照自己為人子、為人母身分,更是百感交集! 這是一位年輕作家懷念父親抒情散文,想像在那樣一個艱辛困苦年代,對照我們如今惡劣及競爭環境,為人父母養兒育女真是大不易。 民間古諺:「他養你小,你養他老』,說是天倫道理,然而無論是哪一個時代,親情之皆是一種責任與承擔。 當我們看著雙親日漸衰老體況及背影,是否會捫心自問:如何孝養?

  7. 2018年7月1日 · 手心向下是徐苓芸一手建立出來的團隊文化意旨給予他人幫助而夥伴們無不樂於落實這樣的文化事實上許多夥伴都曾接受過徐苓芸無論是實質的幫助或無形的鼓勵因此度過了許多難關故夥伴們亦願意將傳遞出去品嚐著施比受更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