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8月4日 · 簡單來說,醫療保險大多要入院才能實報實銷,當意外未必嚴重到要入院,例如扭傷看物理治療或跌打等,便未必能透過醫療保險索償,這時意外保險便可大派用場。 部分門診保險囊括物理治療或跌打,但每年限額較低,保費亦比意外保險的為高。 一. 物理治療賠償. 購買任何保險,都要弄清楚其賠償機制。 個人意外保險一般會設有醫療費用限額(Medical Expense),無論是物理治療、跌打或其他受保治療方式,均會全數計算在這個限額當中。 舉例來說,假如每宗意外醫療費用限額為20,000港元,投保人看了兩次物理治療,每次1,000港元,並看了一次約800港元的跌打,醫療費用限額便會剩下17,200港元。 假設受保人受傷,需接受8次物理治療,若每次費用為600港元,總費用為5,400港元。

  2. 2024年4月24日 · 近日,Unclaimed Baggage發佈了一份年度報告,統計了2023年他們發現的最昂貴的失物,以及美國旅客最常丟失的物品。 最貴的失物中,不少失物價格在10萬元以上。 其中最昂貴為一枚14k黃金鑽石戒指,價值近30萬元。 另外還有愛馬仕鉑金包(13.4萬元)以及卡地亞手錶(20.8萬元)。 該公司與航空公司、酒店、火車和租車公司簽訂了購買無人認領物品的長期合同。 Owens表示,該公司每周處理數以萬計的物品,其中大約3分之1出售,另外3分之1捐贈,其餘則回收利用。 點擊圖片放大. 買失物有「淘金」快感 所有貨品2~8折. CEO Bryan Owens的父親成立了該公司。 1970年,他的父親聽聞當地一家巴士公司正在煩惱如何清理無人認領的行李。

  3. 2024年4月25日 · 市面上物理治療費用大約是800至1200港元一次,10Life參考市場上收費水平,找出5款物理治療保障較全面的意外保險產品。 從表1可見,就上述物理治療假設情況, 保誠、恒生及藍十字的產品可全數賠償 ,所以得到物理治療保障評分10分滿分。 - 表1: 比較5款意外保險物理治療賠償保障(港元)- 假設投保人士為35歲文職人士. 點擊圖片放大. 值得留意,大部分意外保險均要求,在接受註冊物理治療師治療前,受保人須先得到註冊醫生建議或持有轉介信。 假如消費者為了物理治療開支保障而揀選意外保險, 應考慮以下三大事項: 是否僅需要物理治療? 如果需要多種治療,可能需要更高的醫療費用限額; 平日物理治療的費用金額多少? 假如較為昂貴,可考慮不設每次物理治療賠償上限的意外保險; 尋求物理治療的頻率幾高?

  4. 2019年2月11日 · 今次將以幾年前英國保誠在一宗保險中不作全額賠償的投訴,帶出一些與保險索賠有關的慣常疑問。 2013年6月,程先生因心臟疼痛而入醫院,並做了通波仔手術。 然而,在他做手術前,醫生檢查發現他同時患有膀胱癌,醫生建議程先生逐個疾病處理。 而在完成通波仔手術後,程先生就在同年7月再完成膀胱腫瘤切除手術。 如果從患者及醫生的角度去看,心臟病及膀胱癌明顯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嚴重疾病。 因此,已經向英國保誠投保了7年的程先生自然預期可以就兩個病症分別索償。 但萬萬沒有預料到,英國保誠引用保單條款: 假如因「同一次或相關的受傷或患病」而住院一次以上,而且該等住院與上次出院日期相隔不超過90日,本公司將視之為同一次住院,不作出全額索賠。

  5. 2020年7月22日 · 1. 人壽保險. 壽險的功用,是在投保人身故後為家人或受供養人提供財務保障。. 壽險的槓桿效益較大,付出相對低,但賠償額高。. 如果是家中的經濟支柱,可以考慮購買壽險,壽險可提供一次性或定期賠償,為家人提供財務保障。. 2. 醫療保險. 醫療保險保障 ...

  6. 2021年1月31日 · 發布時間: 2021/01/31 14:00. 分享:. 【保險保障】運動經常受傷 買咩保險最適合?. 讀者李先生現年28歲,任文職,沒有購買任何保險,但自覺經常做運動受傷,平常多數看跌打或針灸,並不會入院留醫。. 打算購買一份合適的保險,想知道哪類保險比較 ...

  7. 2021年4月27日 · 友邦香港推出針對66歲至75歲的銀髮族的意外保障計劃只須簡單回答有關身體狀況的核保問題便可且每年續保至80歲。 若客戶不幸遇上意外,每次意外可獲高達20萬港元骨折及嚴重受傷賠償;意外醫療費用賠償最高達2萬港元,包括針灸跌打治療費用、物理治療費用等。 由即日起至2021年6月30日,成功投保友邦「銀意保」的客戶,可享高達4個半月保費回贈。 是次意外保險會根據受保人投保年齡收取劃一的保費,若以最平的計劃計算,66至70歲投保人年繳保費為3,688元;71至75歲投保人年繳保費為4,200元。 友邦「銀意保」保費一覽 . 點擊圖片放大. 另外,計劃更提供高達100萬港元的意外死亡賠償、意外住院現金賠償、深切治療賠償、失去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賠償及醫療器材津貼等保障。 責任編輯:曹佩鈞.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