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6月28日 · 有份參與該短片製作的學生來自11間傳統香港名校除了喇沙書院還包括拔萃男書院拔萃女書院庇理羅士女子中學協恩中學聖士提反女子中學皇仁書院九龍華仁聖保羅書院嘉諾撒聖心書院和英皇書院。 片段由香港教育局課程發展處藝術教育組策劃,利用中西管弦樂重新編制《我和我的祖國》一曲,片段使用了柔和濾鏡,學生們面露笑容、在草園上奔跑、搖擺身軀歌唱祖國。 教育局稱,希望此活動能加深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和國民身份認同。 《我和我的祖國》由作詞家張藜及作曲家秦詠誠於1983年編寫,其後在2019年的同名電影以流行曲風格改編此曲,成為電影主題曲。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 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2. 2021年8月1日 · 【阿波羅新聞網 2021-08-01 訊】 我們的很多家長都非常着急,希望孩子在語文學習的道路上,越早學習越好,生怕落後於其他同學。 所以閱讀、寫作這些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特別重要的環節,都被家長提前了。 甚至在孩子兩三歲的時候,就開始閱讀啟蒙了。 先不說孩子識字積累量,閱讀是否需要這麼早? 到底如何通過閱讀影響寫作能力? 這些問題都應該在升入小學之後,我們根據教學大綱,孩子成長發展的規律來跟進,而不是提前學習。 如果家長很想給孩子提前進行閱讀引導,或者孩子已經具備了閱讀能力,我們也可以從興趣入手,引導孩子多看繪本,也能培養好寫作興趣和提高寫作能力。 升入小學後,如果學生的寫作能力太差,家長能想到的辦法就是報班和閱讀優秀作文書,以此幫助孩子提高寫作意識和練筆的技巧。

  3. 2020年11月2日 · 【阿波羅新聞網 2020-11-02 訊】 默認. 聰明出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 1、學以致用的讀書體驗. 通過寫讀書筆記,讀書已經成為一次成功的體驗。 而 做讀書筆記的最終目的就是轉變為自己的精神財富,幫助自己進行原創文章或思想的輸出,在自己創作文章的旅程中可以找到思考的線索。 「吸取精華」意味着原封不動地吸取書上的知識,而通過「讀書體驗」進行主動思考,才能真正掌握這本書的內容。 再應用於自己原創文章中產生的思想,也一定是更加細緻、深刻的, 讓讀書活動完成從生搬硬套到獨創思維的飛躍,也完成了讀書筆記的升華。 在我們不斷撰寫和參考的過程中,對讀書筆記上原有的信息也會有不同的新認識,甚至會有更多新的發現。 要勤於做摘記,寫自己的看法。 2、積極輸出促進思想內化.

  4. 2020年10月23日 ·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書語人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1023/1515303.html. 教養 待人接物 氣質 習慣. 大家好呀~今天,靈遙將繼續為你帶來《氣質》一書的共讀。. 接下來,你將讀到15個能夠讓你提升氣質的小 ...

  5. 2021年2月22日 · 【阿波羅新聞網 2021-02-22 訊】 作者: 舒山有鹿. 默認. 曾有作家寫道:「你由內而外的氣質,往往就是你立身於世間的底氣。 一個人的氣質,也許我們看不到,摸不着,但卻能感受到。 而這種基於人性心理和性格而形成的個人特徵,將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助人一臂之力。 如果你氣質特別好,或者說氣場能讓人折服,相信你的人際關係之路不會太差,事業也要比一般的人要好。 可如果你的氣質偏向於猥瑣狹隘一類,那麼,你將會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而別人,也會因此而產生定勢思維,對你的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 從心理學上看,其實從人一出生開始,他的氣質就能展現出來了。 有些孩子喜歡哭鬧,只要父母一離開身邊就會自動哭泣。 而有些孩子卻特別安靜沉穩,只要不是大問題,就不會過分哭鬧好動。

  6. 2011年1月19日 · 說明: 「 髻」是琦君最著名的散文作品之一,和琦君很多作品一樣,內容是描寫父親、母親和姨娘之間的感情糾葛。 「髻」從母親和姨娘兩個人的頭髮寫起,寫母親雖然擁有美麗的秀髮,卻只梳保守老氣的髻,年輕的姨娘卻總把如雲的秀髮打點得風情萬種,做為吸引父親的手段。 作者用極為高明的技巧寫出母親的無助無奈和姨娘的爭強好勝。 現在,就請您欣賞琦君用細膩的文筆,把原本沒有生命的髻寫得靈活動人的文學手法。 原文: 母親年輕的時候,一把青絲梳一條又粗又長的辮子,白天盤成了一個螺絲似的尖髻兒,高高地翹起在後腦,晚上就放下來掛在背後。 我睡覺時挨着母親的肩膀,手指頭繞着她的長髮梢玩兒,雙妹牌生髮油的香氣混和着油垢味直薰我的鼻子。 有點兒難聞,卻有一份母親陪伴着我的安全感,我就呼呼地睡着了。

  7. 2021年5月4日 · 這件作品就是懷素的《自敘帖》。 懷素在10歲的時候就出家了,這是唐人的風尚,在當時並沒有什麼特異之處。 他自幼便酷愛書法,練習起來也極為勤奮,甚至寫廢了幾框筆頭,寫滿了幾畝芭蕉林,其書法也長進不大。 原因就是沒有學對路! 相當於練了好多年,沒有入門,這跟當代很多人一樣,學習不得法,再怎麼勤奮也無濟於事! 懷素《自敘帖》草書長卷. 懷素認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已經20歲了,聽說自己有個堂哥在長安城,於是前往拜訪,此人便是張彥遠在《法書要錄》當中提到的筆法的傳承人之一——鄔彤。 在鄔彤這裏,懷素學到了張旭跟王獻之的筆法,其書風為之一變,後來又遍訪天下名師,加之穎悟非凡,終於功成名就! 懷素的《自敘帖》創作於公元777年,這一年懷素40歲,正值他人生的壯年。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