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按揭火險 相關

    廣告
  2. 保費劃一為投保額的0.034% ,相比一般火險保費率高達0.15%,幫業主慳高達HK$15萬保費。 涵蓋主要按揭銀行。網上投保火險後有專人幫你直接將保單寄送至按揭銀行。

搜尋結果

  1. 2021年6月30日 · 博客. 發布時間: 2021/06/30 16:30. 分享: 銀行批出按揭貸款時一般都要求借款人購買火險很多銀行會附送1年的火險保費優惠期後借款人可繼續在按揭銀行為火險續保借款人在選擇火險時又有甚麼地方要留意火險保障的,是一旦因火災、水災等原因,建築物結構破壞,甚至完全毀爛時,向投保人作出賠償。 由於按揭是以物業為抵押的貸款,銀行自然不希望抵押品損毀、價值下跌,因此會要求按揭物業受火險保障。 可按未償還按揭調整火險保額. 要留意的是,有時屋苑式的住宅,管理公司或法團會為物業購買整體的火險。 如果有關條款為按揭銀行接受,借款人是有可能不需要另外購買火險的。 而屋苑/大廈已購買火險而銀行不接受的其中一個可能原因是保障範圍。

  2. 2021年11月18日 · 保險公司OneDegree Hong Kong早前進行有關按揭火險認知網上調查結果顯示96%受訪業主並未充分了解他們所投保的火險保單普遍對收費保障範圍賠償機制等感到混淆。. 調查於今年10月進行共有1,107位業主參與。. 結果顯示僅4%受訪業主準確知道火險 ...

  3. 2023年6月2日 · OneDegree又表示大部份業主誤以為在選擇按揭銀行或其介紹的保險的火險產品後不能轉會」,或擔心轉會步驟繁複而不作考慮。 火險「轉會」只需要3個步驟: 1. 向按揭銀行確認投保資料, 包括投保額、受保地址、保單生效日及指定保單持有人. *若已購買其他公司的火險,業主亦可先申請取消該保單及確認保單終止日. 2.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19年7月15日 · 其實不少業主在剛置業時需要購買俗稱火險的樓宇結構保險才獲銀行受理進行樓宇按揭之不過想要安居樂業單靠火險保障又是否足夠? 與此同時,市面上亦有不少「家居保險」供消費者選擇,但兩者的保障範圍究竟有何分別? 火險保「外殼」 :只保天花、門窗、四面牆? 家中財物全不受保! 現時的火險保險產品主要提供因意外所造成的樓宇結構損毀、更換甚至重建的費用賠償。 除了保障火災意外,市面產品普遍受理颱風、水浸、爆炸等意外保障,部分產品更會提供附加保障範圍,涵蓋山泥傾瀉及地陷、暴動及罷工等意外。 樓宇結構則包括天花、門窗、地板、水管、牆身等已有物業固定裝置及陳設。 各位業主可能會疑惑:「一旦家中不慎發生火災,導致牆壁、天花、地板以及所有傢俬、個人物品等受損時,火險及家居保險會否提供有關損毀的賠償呢?

  6. 2019年10月22日 · 精明消費. 發布時間: 2019/10/22 18:05. 分享: 按揭保險計劃新措施問與答. 新一份施政報告公布放寬按揭保險計400至800萬元的物業按揭成數放寬至9成只適用於首次置業人士)、600至1,000萬元的物業按揭成數放寬至8成新措施只適用於已落成住宅物業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稱新措施可幫助有置業需要的人士更容易「上車」。 甚麼是按揭保險計劃? 新措施下如何計算呢? 立即為你解答。 新安排下的按揭保險計劃。 問:甚麼是按揭保險? 答︰根據金管局指引,現時私人住宅的銀行按揭成數最高只可借6成,如想借超過6成,需要經過按揭保險公司,並支付按揭保險費,按揭保險費是以貸款額計算。 以八成按揭貸款為例,置業人士需付20%首期,另外20%是按揭保險,其餘60%是銀行按揭貸款。

  7. 2021年7月28日 · 博客. 發布時間: 2021/07/28 16:28. 分享: 看到題目可能不少人會想不是說按揭保險目的是供自住買家購置物業之用嗎如何應用於投資? 但現實中不少家庭的確透過按揭保險完成物業一開二的大計關鍵是行動的步驟不少人應該聽說過又想買車又想買樓如果兩邊都要借款融資最好是先買樓後買車因為申請物業按揭,計算供款與入息比率時,銀行會一併考慮申請人的其他債務負擔──例如由車行提供的汽車貸款。 反過來,買樓後申請汽車貸款,車行卻不會理會借款人的樓按負擔。 對於按揭供款接近入息比率上限的人士來說,先買樓、後買車會較易獲得總額度較高的貸款。 當然,代價是整體還款比率會略為升高。 行動先後次序影響獲批機會. 同樣地,原則上按保的設立是協助自住用家買樓。

  8. 2022年2月16日 · 博客. 發布時間: 2022/02/16 11:50. 分享: 2021年全年銀行體系有8萬多宗新取用住宅按揭當中28%即2萬多宗涉及按揭保險比率創新高使用按保比率上升,當然與2019年放寬適用範圍至1,000萬元有關,但其實部分邊緣個案,也會利用按保,借取本來借不了的樓按入市。 2019年放寬按保,除了將樓價適用範圍由600萬元上調至1,000萬元,另一較大的變化,是容許借款人在支付較高保費(較標準提高15%)後,可以免卻壓力測試的要求。 此措施有一個副作用:同一買家、購買同一單位,可能會出現「不合資格借6成,但可借多於6成」的古怪現象,成為推動置業人士使用按保的另類理由。 以一個樓價710萬元,準買家月入4萬元的個案為例,6成樓按是426萬元。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