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3月6日 · 揮別緊張與壓力 七招讓偏頭痛遠離. 有些人的偏頭痛,即使靠藥物仍無法解決。. 而偏頭痛的主因是肌肉緊繃、血液循環差,. 改變生活形態,嘗試按摩、改善姿勢,練習腹式呼吸,養成梳頭習慣,可改善生活品質。. 頭痛,發作起來要人命!. 患者經常 ...

  2. 2020年5月13日 · 氣學管理專家白雁老師提醒,其實用對方法,例如連續練習和氣舒壓法,將身上氣堵住的地方疏通開來,緊張壓力得到紓解,改善頭痛的效果就會很明顯。 壓力型頭痛佔9成以上. 頭痛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見的就是感冒發燒,還有就是壓力過大引起。 白雁老師指出,長期不定時頭痛復發,大都是情緒緊張、精神焦慮引起的,跟生活節奏太快、工作壓力過大,情緒太壓抑,使得大腦神經持續處在緊張狀態有很大關係。 大部分的頭痛都是慢性疼痛問題,常見的緊縮性頭痛偏頭痛佔90%以上。 而有些頭痛是疾病引起,像是感冒時頭頂或頭兩側常頭痛,並伴隨發熱怕冷;神經衰弱引起的頭痛較不劇烈,但是持續時間較長,還有高血壓、鼻竇炎、牙痛、青光眼等身體不適,有時也會造成頭痛。 僅5%左右可能有中風、腦瘤、腦動脈瘤破裂或腦膜炎等疾病疑慮。

  3. 2018年1月18日 · 原因一是針灸或按摩時,可能刺激大腦產生「腦內啡」(endorphin),它是一種天然止痛劑,並讓人放鬆,心生愉悅;二是針灸及按摩經絡穴道能促進血液循環變好,加速清除那些阻塞經絡的代謝廢物;並且,按摩也能幫助肌肉放鬆,緩解因為姿勢不良或 ...

  4. 2018年12月27日 · 從現代醫學觀點來說,梳頭就是一種按摩手法,利用對頭皮的摩擦與按壓,促進血液循環,增強細胞的營養及氧氣供給,讓身體有足夠的養分進行新陳代謝,就能達成美容美髮的功效。. 從經絡學說來看,有很多經絡,包括手足三陽經和足厥陰經都直接 ...

  5. 2018年12月19日 · 取穴:正坐屈膝垂足,由外眼(犢鼻穴)直下三寸,距脛骨一橫指之處。 主治:健脾和胃、扶正培元、通經活絡等。

  6. 2016年1月14日 · 功效:寧神醒腦、降逆平喘。 適應證:癲狂失眠、驚悸、頭痛、目眩、目赤、口眼歪斜等。 用法:按摩,每次3~5分鐘,每天1~3次。 周奶奶是位退休員工,退休後總是出現頭痛的症狀,偶爾還有眩暈的現象。 為此,周奶奶專程到門診來找我治療。 我仔細診查周奶奶的情況之後,向她解釋了她頭痛、眩暈的原因。 頭痛、眩暈是老年人經常得的疾病。 中醫認為,頭痛是諸邪上擾腦絡或諸虛導致腦絡失養所引起。 這裡的「邪」就包括:風、寒、熱、濕、鬱、痰、瘀等因素;「虛」則有氣、血、陰、陽的區別。 而頭痛的病位在腦絡,所以又與人體的肝、脾、腎及六經有關。 人體五臟六腑的清陽之氣,皆循經由此而上流注於頭部,故稱頭為「諸陽之會」。 從這裡我們也不難看出,頭痛的誘因有多種且與人體臟腑功能退化有關。

  7. 2019年6月5日 · 3大穴位,解決3大惱人問題. 膝關節疼痛:足三里穴. 位置: 正坐後讓大腿、小腿成直角,在膝蓋外側有一凹陷處即為外膝眼,將除了大拇指外的四隻手指併攏,放在外膝眼的正下方,在小指下方與小腿骨外側交界的凹陷處就是「足三里穴」。 做法: 將一片生薑貼敷在足三里穴上,上面再燃燒艾草,這是古代常用來保健治病的養生方式。 效用: 透過艾葉的熱氣可刺激體表穴位,以祛除膝關節周圍的寒邪,改善因血液循環不良或退化所引起的關節疼痛。 頭痛:百會穴. 位置: 在左右耳尖直上,在頭頂的正中間連結點,就是 「百會穴」。 做法: 百會穴是全身各經脈氣血匯集之處,被認為是對身體所有疾病的預防最有效的穴道,使用時可將加熱的薑片,貼敷在頭頂的百會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