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28日 · 根據政府統計處《2023按區議會分區劃分的人口及住戶統計數字》,觀塘區的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是2萬4000元,為18區最低,而Julian印象中的觀塘很「草根,好多老人家」,觀塘市中心計劃卻將觀塘「豪宅化」,譬如第2及第3發展區的私凱匯,「整個

  2. 2024年4月28日 · 打開劏房戶垃圾袋. 本月中,綠惜地球、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社會創新設計院和明愛牛頭角社區中心合作,在觀塘康寧大廈做了一次劏房戶垃圾審計。 3個機構想找出基層家庭日常垃圾的產生模式,找出可以減廢的環節,再為居民建議減廢方案,務求在垃圾徵費實施後,推進環保同時避免生活開支大增。 康寧大廈有9層,共有100多個單位,不少單位為一劏4至5戶的劏房戶,每戶居住面積通常只有約100呎。 有7戶居民參加審計計劃,他們毋須刻意改變丟垃圾的習慣,只需把廚餘與其他垃圾分開裝載,如常扔進機構提供的指定垃圾袋,每晚拿上天台給機構職員拆袋、磅重和記錄。 如分類回收 年省約400 元買袋錢. 先說驚喜結果:4月15到21日共7天,7戶人家交給機構盤點的垃圾中,可回收與不可回收的垃圾重量比例為6.92比1。

  3. 2021年11月1日 · 2021年11月1日星期一. 何子煜. 下一篇 上一篇. 何子煜:優化過渡性房屋 解劏房戶燃眉之急. 【明報文章】早前,財政司長陳茂波在網誌中提到,要在2049年或更早,即國家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實現的時間或之前,香港必須「告別劏房」。 這是政府首次為解決劏房問題定下明確的死線,確實令人期待。 而本年度《施政報告》當中,特首亦提出不少宏大的土地供應計劃,包括極受社會關注的「北部都會區」。 不過,除了長遠地部署如何根本性疏導房屋問題,政府更有必要推出一些短期措施,嘗試紓緩劏房住戶的燃眉之急。 在《行政長官2017年施政報告》中,政府主張「增加過渡性住屋供應,以紓緩輪候公屋家庭和其他居住環境惡劣人士的生活困難」,為解決劏房問題定下基礎方針。

  4. 2023年6月5日 · 本報記者上月參加一個兩日一夜免費廣州睇團,直擊搞手誤導地推銷商住公寓,更「洗腦」傳遞如「港人不能買內地住宅」、「公寓轉手易」等錯誤信息,不斷強調公寓回報高,卻沒說明公寓跟住宅是截然不同的兩種物業。

  5. 2023年8月6日 · 市建局一向以同區7年樓齡作為參考呎價收購舊,楊女士表示自己一人單位只有197呎,估計只獲得200多萬賠償,幾乎沒可能在同區購置單位,加上77歲、單身等條件令租屋更困難。

  6. 2021年6月21日 · 【明報專訊】房屋協會推出「長者業主樓換先導計劃」逾一年半,終錄得首宗樓換樓個案,涉及屯門景新臺一名業主去年底售出單位,今年5月底購入實用面積略細的同區居屋單位,惟騰出大單位的政策效果並不顯著。

  7. 2023年7月23日 · 【明報專訊】香港人口持續高齡化,過去10年長者住戶家庭增逾七成,長者因重建或其他因素影響需遷出再租、長者業主賣轉租遇困難等問題亦浮現。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