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孫明揚,GBS,CBE,JP (英語: Michael Suen Ming-yeung,1944年4月7日 — ),前香港政府官員,生於民國陪都重慶 [1],曾擔任香港政府 政制事務局長、民政事務局長、房屋及規劃地政局長及教育局長。

  2. 2011年2月15日立法會政府帳目委員會公佈直資學校聆訊報告,指任教育局局長的孫明揚早前自嘲「無牙力」監管直資學校的說法令人驚訝及不能接受,委員會主席黃宜弘指孫「有牙力不用」,而帳委會成員李慧琼則着孫收回言論。

  3. 其他人也問了

  4. 孫明揚,GBS,CBE,JP (英語: Michael Suen Ming-yeung,1944年4月7日 — ),前香港政府官員,生於民國陪都重慶 [1],曾擔任香港政府 政制事務局長、民政事務局長、房屋及規劃地政局長及教育局長。

  5. 教育局局長 是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主要官員 之一,領導 教育局 。 現任教育局局長為 蔡若蓮 。 歷史 [ 编辑] 1983年,教育科分拆為「教育統籌科」和「教育署」。 同年創立的「教育及人力統籌司」和「教育署署長」則接手教育司的職權,其中教育署署長是對教育及人力統籌司負責的。 主要官員問責制 在2002年7月實行,所有司局長(包括教育統籌局局長)改由政治委任,並擔任 行政會議 的官守成員。 與此同時,司局長等人的任期將會在 行政長官 離職後自動完結。 問責制推行前,所有局長職級都是 公務員 職位,局長亦非行政會議的成員。 但在1991年之前,擔任這些職位的公務員可能會被總督任命為 立法局 的官守成員。

  6. 教育局網站曾存取2011年法官陳兆愷所撰寫的簡報《基本法、法治與香港的優勢》,文件當中的「法治作為一種制度」章節,列出了「權力分立(或稱三權)」,解釋政府的職能可由立法、行政及司法機關執行各別的功能,又指機關的設置能避免權力集中和權力

  7. 克儉, GBS , JP (英語: Eddie Ng Hak-kim ,1952年11月29日 — ),生於 廣東 廣州 ,籍貫 廣東 恩平 ,前 香港 教育局局長 ,前 香港浸會大學 工商管理學院客席教授, 上海大學 工商管理碩士學院名譽教授, 香港教育學院 校董會副主席以及 香港大學 校友基金督導委員會委員 [5] 。 此外,吳克儉亦擔任人力資本管理顧問有限公司主席、香港人力資源管理學會、香港董事學會及香港管理專業協會資深會員;在公共事務上,吳克儉為 教育統籌委員會 當然委員、 獨立監察警方處理投訴委員會 委員、 香港房屋委員會 委員、審計小組委員會主席、香港人力資源管理學會理事會成員及國際委員會聯合主席、香港房屋協會審核委員會以及薪酬委員會委員。 背景 [ 編輯]

  8. 2种语言. 简体. 工具. 孙明扬, GBS , CBE , JP (英语: Michael Suen Ming-yeung ,1944年4月7日 — ),前 香港 政府官员,生于民国 陪都重庆 [1] ,曾担任 香港政府 政制事务局长 、 民政事务局长 、 房屋及规划地政局长 及 教育局长 。 背景 [ 编辑] 1944年4月7日生于 中华民国 陪都重庆 ,1946年随家人逃难到 英属香港 。 [1] 孙明扬早年就读于 湾仔道 德贞第二女子中学(幼稚园部,1949年上午校毕业 [2] )和 香岛道官立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