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新冠肺炎帶來的公共衛生危機,引發了全球經濟深度衰退,金融市場大幅震盪。 在2020年快將完結之際,疫苗面世,為我們的生活逐漸回復正軌、以致全球經濟復甦帶來曙光。 然而,多國政府為了應對疫情衝擊而推出的大規模經濟刺激措施,所產生的潛在金融風險值得我們警愓;與此同時,疫情加速了新的經濟發展模式演變過程,以及國際宏觀格局的變化,在新的形勢下,帶來了新的機遇。 在2021 年,全球經濟將會在危與機中前行。 資產價格泡沫爆破的風險. 疫情以來,全球央行開啟了新一輪的寬鬆浪潮,力度更甚於2008 年金融海嘯時期。 聯儲局於3 月時將聯邦基金利率急降至0-0.25%,並預期利率水平將維持至2023年底;歐、英、日央行亦持續將指標利率維持在極低水平;新興市場央行於年內不斷減息,續創歷史新低。

  2. untitled. 歡迎關注「中銀香港研究」公眾號,經濟金融深度分析盡在掌握. 年月. 2021 9. http://www.bochk.com. 《前海方案》的核心內涵與香港機遇. 高級經濟研究員 張晶經濟研究員 天驕.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下稱《前海方案》),不僅宣布將合作區土地面積擴大逾7倍,更在深化改革創新、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等方面提出了許多切實的措施。 這將有助進一步提升前海合作區內服務業的發展質量,並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的優勢互補合作。 隨着區內互聯互通的加強,亦將會為香港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一、 深化改革前海合作區的意義重大. 首先,發展高質量的現代服務業是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

  3. 副總裁. 邢先生於2022年加入本集團,為本集團副總裁亦為香港銀行同業結算有限公司主席及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風險管理委員會成員。 在加入本集團前,邢先生擔任中銀金融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中國銀行金融技術創新辦公室主任。 邢先生於2000年加入中國銀行總行,曾任信息科技部總工程師、總經理等職務,並曾任北京金融科技產業聯盟副理事長,中國支付清算協會技術標準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網聯技術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和銀聯等多家協會技術委員會委員。 邢先生長期負責資訊科技的發展規劃與策略,具有扎實的資訊科技及架構管理專業才能,並具有豐富的業務實踐經驗。 邢先生畢業於北京大學,取得信息科學專業學士學位、應用數學專業博士學位。 王化斌先生. 副總裁. 王先生於2024年加入本集團,為本集團副總裁。

  4. 經濟研究員 陳輝.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香港經濟屢遭重創,2022 年GDP將再現負增長。 展望2023年,機遇與挑戰並存,新冠大流行已出現終結的曙光,香港正在逐步恢復與外界通關。 綜合內外部因素,我們預期香港經濟將在2023年恢復正增長,並開啟後疫情時代新篇章。 一、香港經濟回顧. 2019年以來,香港經濟多次錄得負增長,新冠疫情衝擊下呈現出如下幾個重要特點: 1. GDP近4年中有3年出現收縮. 在中美貿易摩擦、全球經濟放緩和香港本地社會事件的三重利空疊加下,香港經濟在2019年陷入全球金融海嘯後首次負增長。

  5. 第7號. 2021 年2 月25日. 社會責任債券成為ESG金融的新增長亮點. 在全球致力推動可持續經濟發展模式和日益重視氣候風險的背景下,屬於環境治理範疇的綠色金融發展迅速,是近年推動ESG金融的主力。 不過,新冠肺炎的爆發,擴大了不同國家或社會階層在醫療保健、就業與財富、教育等不同領域的差距。 因此,為具有積極社會影響力的項目募集資金的社會責任債券(social bonds),將會在後疫情時代發揮更大的作用。 疫情突顯健康不平等的問題.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不同人口群組受不同因素影響而造成的健康狀況差距,稱之為“ 健康不平等”(health inequality)。 相比先進經濟體,中低收入國家的資源本已較匱乏,而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加重它們的醫療保健系統負擔,令相關的資源更為稀缺。

  6. 今年7-9月香港失業率為4.5% ,距離2 月底7.2% 的失業率峰值已下降2.7個百分點,就業不足率也已下降至2.1%。. 消費券方面,特區政府今年公佈的《財政預算案》宣布,將向18歲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及新來港人士派發5,000 元的電子消費券,涉及約360 億元財政支出,並已從8月 ...

  7. 香港金融研究院. Hong Kong Financial Research Institute. 李彧 經濟研究員. Tel:21608369 jadelee@bochk.com. 第22號2021 年7 月20日. 構建內地、香港、澳門單一自貿區被列入 “十四五”商務發展規劃. 爲貫徹實施中央政府“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提出的“實施自由貿易區升級戰略,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商務部在《“十四五”商務發展規劃》(《規劃》)中,明確提出了“支持香港、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深化內地與港澳經貿合作關係,完善內地與港澳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制度體系,推動內地、香港、澳門三地共建單一自貿區”的發展目標。 單一自貿區建設將會為我國擴大開放程度、提升開放質量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