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5月12日 · 新冠肺炎疫情在香港逐步受控,投資者欲部署疫後復甦,在50隻恒指成份股中,以下藍籌股投資名單值得買入。

  2. 2021年7月19日 · 然而好消息自7月中旬傳出,內媒指,復星醫藥管理層在股東大會上回復投資人問詢時表示,國家藥監局對mRNA新冠疫苗「復必泰」的審定工作已基本完成,專家評審已通過,現正加緊進行行政審批階段。

  3. 2021年2月24日 · 疫情拖累業績倒退. 新冠肺炎疫情為銀行業帶來的衝擊顯著,市場利率受壓,信貸質素受損,銀行的核心收益普遍受挫。. 滙豐的業務版圖遼闊,全球經濟倒退下,集團難以獨善其身,2020年度全年列賬基準收入同比下跌10%至504億元(美元.下同),經調整 ...

  4. 2022年12月13日 · 內地繼「20條」優化防疫措施後,又有「10條」,幾乎完全取消核酸檢測及健康碼查驗,加上容許民眾自由流動,國內線上旅遊平台即時查詢和預定倍升。

  5. 2022年6月24日 · 疫情下最受影響的3大行業. 餐飲. 根據尼爾森NV數據指出,46%的香港市民表示在疫情下減少了外出用餐的次數,更傾向在家用餐。 加上受到防疫措施及限聚令影響,堂食時間大大減少,可謂對飲食業帶來巨大衝擊。 亦正因如此掀起了外賣熱潮。 越來越多商店與外賣平台合作,以維持營業額。 Statista於2020年進行了市場調查,發現56%的香港人在疫情期間比以往更常用外賣應用程式。 而戶戶送 (Deliveroo)的香港區總經理羅家聰更是以業績認證了這一點,他表示在疫情前,網上營業額佔15‑25%,但在疫情後急增到50%或以上。 可見飲食業為了在市場上生存正在轉型,漸漸把重心放在送餐和外賣服務上。 電器鋪. 由於市民居家時間變長,對於家中電器的要求也隨之上升,偏向追求更高質的家庭電器。

  6. 2020年9月16日 · 醫院業務是海吉亞醫療的核心收入來源,上半年貢獻近5.6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約24%,其中門診醫療服務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約33%,住院醫療服務則同比增長約21%。 雖然海吉亞醫療的淨利潤較去年同期減少約81%,但撇除非經常性項目後經調整淨利潤有約65%增長,反映核心業務表現穩定。 2.優質醫療需求大. 海吉亞醫療主力提供高品質的一站式腫瘤治療服務,包括手術、放療、化療、靶向、基因檢測、腫瘤康復等。 目前,集團在內地擁有管理10家以腫瘤科為核心的醫院。 腫瘤屬於嚴重疫病,適時治療可增加患者壽命及生存機會,有經濟能力的患者有較高意欲選擇更優質的醫療方案,這將可加強海吉亞醫療的定價能力。

  7. 2023年2月7日 · 集團主要通過全資子公司中遠海運集運和間接控股子公司東方海外國際 (0316.HK),經營國際、國內海上集裝箱運輸服務及相關業務。 於去年10月28日晚上發佈的2022年第三季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9月底股東應佔溢利約972.15億元 (人民幣‧同下),較2021年同期溢利約676.32億元,增長43.74%,為最近五年 (2018至2022年) 首三季溢利見最近四年連續錄得增長,表現一直吸引市場關注;而實際溢利金額則是期內最高,反映自2019年底開始出現的新冠肺炎疫情,集團漸見走出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 市賬率看現價定位.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