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7月19日 · 各國新冠肺炎疫情隨病毒變種而此起彼落其中內地好可能將引入復必泰作為加強針作為代理的復星醫藥 (SEHK:2196)可望最受惠新冠疫情一眾受惠藥股中復星醫藥憑藉其有份投資的復必泰藥效獲各國承認股價與疫情走勢敏感度也較高。 隨著病毒變種以及各疫苗的保護率陸續出台,復必泰已成各國搶手貨。 更多內容: 拜登放棄疫苗專利 復星醫藥衝高回落是買入時機? 1.內地擬引復必泰為加強針. 復星醫藥於2020年3月投資1.35億美元,成為BioNTech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在大中華地區的代理商,公司2020年11月決定引進由BioNTech與輝瑞研發成功的BNT162b2疫苗到中國大陸市場,並將該疫苗命名「復必泰」。

  2. 11月8日,藥明生物股價一度跌至92元的8個月以來低位,翌日藥明生物管理層召開投資者會議解畫,指出新冠口服藥暫時療效顯著,但相信不會取代疫苗的需求。

  3. 2020年9月6日 · 2020-09-06 Dave Leung, CFA. 受到新冠肺炎影響很多人的保險意識也有所提高而筆者身邊不少朋友都對危疾保險感興趣希望了解更多。 然而,真正清楚了解危疾保險設計及功能的人卻不多。 簡單來說,危疾保險的功能是當的受保人被診斷患上任何一項保單內列明的狀況,或嚴重疾病時,保險公司就會支付一筆過的賠償,完全不會限制用途。 危疾受保範圍一般分為: 癌症. 心臟相關疾病. 神經系統相關疾病,如中風. 主要器官相關疾病,如腎衰竭. 其他嚴重疾病 等等. 根據醫院管理局數據,癌症、心臟病、腎衰竭、中風是導致病人住院的主要嚴重疾病。 由於都市人大多飲食不均衡、作息不定時、長期缺乏運動,久而久之便會出現「三高(即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問題,患上或引發危疾機會亦相應增加。

  4. 2020年10月14日 · 強生Johnson & Johnson) (NYSE:JNJ) 及Novavax (NASDAQ:NVAX)均已宣佈進入新冠肺炎疫苗的後期測試有望搶先一眾醫藥股公佈研發好消息英美等政府更已向兩者落大額訂單。. 兩股投資價值分野主要在於不同的風險回報之上,選哪一隻股份應以投資者風險傾向為 ...

  5. 2021年12月13日 · 目前全球高通脹情況持續多久沒有人敢肯定隨著新冠肺炎出現新變種病毒. Omicron再肆虐,供應鏈中斷問題仍然未能解決,加上原材料價急升及部分國家大量職位空缺等問題,為通脹可能再惡化提供助燃劑。 2022年投資主題之一就是如何抗通脹之餘,為資本增值。 就算所謂高息股帶有7厘至8厘息,亦可能是賺息蝕價的陷阱。 以下有兩隻收息股可考慮,有望賺息兼賺價。 恒生銀行. 恒生 (0011)銀行已踏入88 周年,是本港主要本地銀行之一,服務超過350 萬名客戶。 更多內容: 恒生業績靠穩收息仍可買? 該行主要業務包括財富管理及個人銀行、商業銀行,以及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 恒生同時亦提供全面人民幣服務,受惠跨境理財通業務。

  6. 2022年12月19日 · 受惠內地疫情爆發生產新冠肺炎相關藥物的新華製藥0719.HK連日受追捧股價於12月13日高見17元較月內低位5元高2.4倍及後股價有所回調然而累積升幅仍驚人本文分析是否仍值得追入。 內地政府經過長時間實施嚴謹防疫措施後,12月初開始採取較寬鬆政策,包括准許新冠輕症狀患者居家隔離、准許民眾跨區自由流動等,與此同時,本地確診感染宗數亦迎來暴增。 儘管官方公佈確診宗數有所回落,並在12月14日起不再公佈無症狀感染人數,但從內地醫院及網民披露,內地疫情明顯升溫。 具體情況莫過於民眾四出搶購止痛藥、退燒藥等抗疫藥品,而生產相關藥品的山東新華製藥則成為資金寵兒。 疫情刺激抗疫藥品需求.

  7. 2022年2月7日 · 大多數可用的新冠肺炎 (COVID-19)疫苗旨在對抗冠狀病毒的初始毒株,在預防Omicron感染方面僅具有中等效果,儘管它們在防止感染變成嚴重和致命的病例方面仍然做得很出色。 此外,時間的流逝表明,正如預期的那樣,加強注射將是保持對病毒的保護所必需的。 在經歷了兩年的大流行之後,世界上許多國家、企業和個人都在試圖向前邁進並恢復到大流行前的正常狀況,無論後果如何,都滿足於讓冠狀病毒做它想做的事情。 在此背景下,參與新冠肺炎 (COVID-19)疫苗研製工作的製藥商失去了一些光彩。 “先買後付”的貸方Affirm Holdings的失誤顯然與社會對大流行病的反應的演變無關,儘管它受到了新啟示的不利影響。 也就是說,短期小額貸款業務並沒有應有的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