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自從60年代制水,香港和廣東省當局在1964年達成協議,由內地供水給香港,其後更修築東江,經深圳供水至香港,令本港有穩定食水供應。而香港上一次制水已經是1981年,當時每日供水兩次,分別每朝六至十時及下午四至十時,市民都要出動家中的大小水桶,甚至全家總動員,一桶二桶擔回家,飽 ...

  2. 香港回歸:英告別 彭定康與家人陪同查爾斯王儲,在添馬艦與香港市民揮手告別。 英國對香港的管治源於第一次鴉片戰爭,當時清朝戰敗後於1842年簽訂的《南京條約》,將香港島割讓給英國。

  3. 東涌炮台,位於東涌下嶺皮村,於1979年被列入香港法定古蹟,並曾於1988年全面維修,現在兼為東涌鄉事委員會辦事處。清朝道光年間,為了阻止鴉片貿易和海盜侵略,當時的清朝水師於東涌興建一個所城,建成於道光十二年(1832年),是大鵬協右營守備駐地。

  4. 有指他不但平賊有功,而且精通醫術,所到之處疫症都立刻停止。 相傳在明末,包括沙田的新界各地發生疫症,因此當時的鄉民便建廟供奉車公,以祈求疫症停止,相傳建廟後沙田的疫症確實結束了。

  5. 「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它只可以一直的飛呀飛,飛得累了便在風中睡覺,這種鳥兒一輩子只可以下地一次,那一次 ...

  6. 蔡國權創作的金曲《順流逆流》,正正就是他的人生寫照。八十年代的樂壇,雖以改編歌為主,但亦出現過一些有才華的創作人,而蔡國權就是當時為數不多可以作詞、作曲一手包辦的音樂人。為人處事低調蔡,在1982年正式進入錄音室,最初以作品《童年》打響名堂。

  7. 暴動期間,右派暴徒一度佔據香港部分街道,並強制要求市民購買「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方准放行,原價5角的旗子,被抬高到20元。 暴徒的惡行引起公憤,港府在英軍的協助下,於11月14日平息暴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