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7月11日 · 民協前主席、黃大仙前區議員施德來首日出庭自辯稱,知道自己參選九龍東「無乜勝算」,但為了宣傳及改善民協「騎牆、弱勢」形象而參加初選,並因應選舉需要於發言時「企得硬咗」,與民協和自己一貫做法並不脗合,否則傳媒不會報道。

  2. 2023年7月14日 · 【明報專訊】「35+」初選案昨日進入第85天審訊,民協前主席施德來在初選落敗後,發帖稱「全力支持」勝出者和停止自己的選舉工程。 施德來昨日供稱,他當時撰寫「感謝文」純粹「想顯得好睇」,內容是恭賀對手的「客氣說話」。

  3. 2023年7月10日 · 施德來於2005年大學畢業後加入民協,因本案於2021年被捕後,他接連辭去民協主席和區議員職務,現為九龍城劏房家庭社工。 施表示民協有三點宗旨和信念,包括擁護中國主權和落實「一國兩制」、促進民主和改善民生,以及透過社會資源再分配,改善基層生活。 施德來分別於2015年及2019年當選黃大仙區議員,他稱視區議員為市民和政府之間的橋樑,如果政府做得好,他會寫信嘉許部門。 辯方此時呈上施於2018年向警方撰寫的嘉許信,他稱區內居民曾反映毒品問題,他向警民關係科報告後,警方就採取行動,所以要感謝警方。 根據辯方文件,施德來曾於2017年向前特首林鄭月娥遞信,另於2020年就黃大仙美東邨重建戶的經濟補貼致函特首辦。 施表示,一直與林太就美東邨重建計劃保持溝通,冀改善居民生活。

  4. 2023年7月10日 · 民主派「35+」初選案今午(10日)續審,民協前主席施德來自辯稱,他參選九龍東「無乜勝算」,坦言參加初選為宣傳及改善民協形象,之後因應選舉需要而在發言時「企得硬咗」,與民協和一貫作風並不吻合。

  5. 2023年7月13日 · 施德來作供表示他當時撰寫「感謝文」,並純粹「想顯得好睇」,帖文內容是恭賀對手的「客氣說話」。 法官李運騰問,他的帖文是否促進實行「35+」計劃? 施回答道,落選後不再出選的確有助民主派參選達至議會過半,不過他發帖時並無這個想法。 法官陳慶偉指,共同串謀者原則或可應用在這個帖文。 庭上展示施德來於初選投票日後在facebook發布的帖文,當中提到「希望大眾能重新認識『進化』左既民協」,以及「我同民協都跟從初選協調及承諾,我會停止選舉工程,並全力支持出線名單」。 陳官關注到施的承諾,是「墨落無悔」聲明和協調文件所包括的共識,施表示同意,他稱若然落選就不會參加立選,並強調「由頭到尾都係得一個承諾,就係贏輸機制」。

  6. 2023年7月11日 · 施德來透露,他於2020年6月收到黃大仙前區議員尤漢邦來電,對方希望參選人簽署公開聲明,他見到內容和戴耀廷草擬的協議文件相似,所以答允簽署。

  7. 2023年7月13日 · 指民協民主黨票源近 需更進取. 昨為施德來第三日自辯,焦點落在他於2020年6至7月兩場論壇的發言。 施表示事前已預備一些政治詞語,例如否決預算案和「攬炒」,因為民協給予人感覺保守,論壇主持甚至以「怯懦」的「怯」字形容民協,他希望展示較進取的形象。 但他強調民協主張和平的立場不變,例如民協沒有成員在2019年反修例運動被拘控,有別於其他民主派政黨。 根據第一場論壇的謄本,施德來曾稱和中共無談判餘地,提倡否決預算案和所有政府議案。 施在庭上表示無意否決所有議案,但他排在民主黨胡志偉和人民力量譚得志之後發言,所以「爆肚」說會否決;尤其是民協和民主黨的票源接近,「我應該集中喺胡志偉講嘅說話基礎上,諗得進取啲」。 認為主張談判如「政治自殺」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