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24日 · 【臭屁蟲/床蝨/跳蚤/卜泥/衣魚】夏季為昆蟲繁殖季節,常有不同小蟲入屋,最少有2種的汁液含毒性,可致皮膚敏感甚至發炎起火泡,有1種入屋後如不及時處理,隨時後患無窮,故大家宜認清不同昆蟲,再對症下藥,以相應方法處理。

  2. 2022年5月3日 · 春夏交替,又是昆蟲入屋的時節。 當中,臭屁蟲的「14粒」蟲卵近年更是惡名昭彰,不少網友都在衣服、窗簾等地發現其蹤影。 然而,動輒輕率地隨手拍死臭屁蟲及其蟲卵原來亦有皮膚敏感的風險,到底在家應如何正確移取臭屁蟲蟲卵? 臭屁蟲每次必定產下大約13-14粒蟲卵。 (資料圖片) 蟲卵經兩周後可成蟲. 據香港昆蟲學會副會長饒戈曾分享指,被稱為「臭屁蟲」的荔枝蝽象以吸食荔枝及龍眼汁液為生,因此每逢荔枝及龍眼樹開花結果的時節,即大約 每年5月至8月,便成為牠們的產卵旺季。 當中較為特別的是,牠們每次必定產下大約14粒蟲卵,而且對「生仔」的地方無特別喜好,在植物、衣物、床、車上都可以生蛋,可謂防不勝防。 蟲卵經大約兩周後,便會破殼成蟲,坊間因此亦常稱呼臭屁蟲的蟲卵為「14粒」。

  3. 2024年3月5日 · 「驚蟄」過後,各種昆蟲陸續現身,TOPick根據消委會及專家意見,整合5大春天常見昆蟲和家居滅蟲方法,有專家教路,用簡單一物便可防止曱甴入屋。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3年4月23日 · 春夏兩氣候濕暖,正是昆蟲蚊蚋大量繁殖、頻繁出沒的活躍期,其中有些會叮咬人類,造成皮膚極度不適,必須謹慎以對。 特別是幼童,常常因為蚊蟲叮咬而出現紅腫等反應,醫師教你從皮膚反應初步辨識是被何種蚊蟲叮咬,以及如何掌握就醫治療的時機。 每年春夏都必須面對蚊蟲叮咬的困擾,家長更是擔憂小小孩,因為他們還沒有發展出免疫耐受性,被叮咬後常出現強烈的發炎反應。 以下介紹春夏之際常見的5種咬人蚊蟲。...

  6. 2024年3月18日 · 任永強指出,在潮濕天氣下驅蟲最重要是減低濕度及減少昆蟲的食物來源,但廚房和廁所難以控制濕度,故減少食物來源為首要工作。 他建議大家在家中盡量保持環境清潔乾淨,開窗以增加空氣流通。 他同時分享4個驅蟲防治法: 點擊圖片放大. +4. 白醋驅蟻: 由於螞蟻不喜歡酸味,在窗邊噴上白醋能驅走螞蟻。 自製捕曱甴器: 將一個矮身膠樽打橫切開一半,在有底部的膠樽部分加入砂糖和棉花,加水至棉花濕潤,然後加上少量麻油。 將有樽口的上方部分上下反轉,呈漏斗形地套入膠樽底部的部分。 在漏斗形部分抹上凡士林即完成。 硼砂殺滅曱甴: 混合1:1的糖和食用梳打(或硼砂)放在碟上,並放在廚房陰暗位,利用蟑螂喜好甜食的習性,吸引牠們進食餌劑。 漂白水趕絕跳蟲和蛾蚋: 定期用漂白水拖地清潔,噴灑在昆蟲經常出沒的位置。

  7. 2024年3月19日 · 春季/潮濕/昆蟲/過敏/食物中毒/曱甴/螞蟻/蛾蚋/跳蟲/驅蟲】隨著踏入春季,天氣變得潮濕,經常在廚房、廁所、牆角等位置發現昆蟲蹤跡。 滅蟲專家任永強曾指出,在潮濕天氣下家居常見4類昆蟲,包括蛾蚋、跳蟲、曱甴和螞蟻,部分昆蟲帶有致敏原或病原體,接觸後或會造成過敏或生病,故此專家分享4個驅蟲防治法供大家參考。 潮濕天氣常見4類昆蟲. 蛾蚋: 常見位置包括牆角及櫃角,蛾蚋幼蟲像小毛蟲,成蟲後則像小蝴蝶,蛾蚋成蟲壽命不長,大多14天內死亡。 蛾蚋幼蟲較常出現在牆角、櫃角位、地腳線、隔油池,身上容易帶有細菌和病原體,如果拍打蛾蚋則有機會把細菌和病原體散播到空中,可能會污染食物;蛾蚋屍體經風化分解後再混入塵埃,甚至會引起氣管過敏、哮喘等過敏症狀。

  8. 2022年5月3日 · 香港昆蟲學會副會長饒戈指,春夏之間是荔枝椿象的繁殖高峰期,在新界近郊地更為常見。 由於其顏色鮮艷、體積約半隻拇指大小,又喜愛在人類的物品上產卵,較容易令人察覺。 惟荔枝椿象體內的臭液有毒素,如不小心沾到臭液,會刺激皮膚,他提醒市民見到牠們時不宜徒手接觸,需要戴上手套或使用其他工具趕走牠或移走蟲卵。 荔枝椿象被俗稱為臭屁蟲,近日在大埔區內不時出現,不少街坊在家中驚見臭屁蟲或其蟲卵,故戲稱荔枝椿象為「大埔名物」。 (大埔 TAI PO FACEBOOK圖片) 香港昆蟲學會副會長饒戈接受《香港01》訪問時表示,春夏之間是昆蟲的活躍期,近月頻頻在大埔區內出現的荔枝椿象亦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