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8月9日 · 南京大學及清華大學學者發表題為《投資者“熱手效應”與“賭徒謬誤”的心理實驗研究》的文章,指出「在中國資本市場上,具有較高教育程度的個人投資者或潛在個人投資者中,『賭徒謬誤』效應對股價序列變化的作用均要較『熱手效應』強,佔 ...

  2. 2021年9月18日 · 知足常樂只令自己安於現狀. 不滿,這是強大能量的源頭,但很多人卻視而不見,甚至利用「知足常樂」作藉口。. 「知足常樂」這字眼表面上正確,但若果凡事逆來順受,不求進步,把「知足常樂」經常濫用,只會令自己過於安於現狀,埋沒潛能。. 可能你正在 ...

  3. 2021年12月11日 · 當機會來臨,當然要好好把握。. 無論是有錢人還是普通人,在每天的生活中都會產生出某些靈感、想法、創意,又或一些創富計劃,之所以有部分人能夠致富,是因為他們能捉緊這些想法,把握機會,坐言起行;行動,把想法變成事實!. 這種將念頭化 ...

  4. 2021年10月21日 · 任何創新的發明,失敗更可說是必須的,前美國總統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說:「唯一不犯任何錯誤的人,就是甚麼都不做的人」。 不少人因害怕失敗,而不敢踏出創富第一步。

  5. 2020年1月2日 · 簡單地說,要成功運用槓桿投資,就先要有一套成功的策略,並且擁有合適的心態去配合策略,最後就要有相應的風險承受能力去堅守策略。 而諷刺的是,即使沒有槓桿,這三個條件本來就是長線投資的成功秘訣,換言之,你必須先成為一個成功的投資者,才能有效運用槓桿去放大「成功」的表現。 分享給你的朋友. 投資心理學. 槓桿投資. 理財. 大多數散戶都接觸過「槓桿」,但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槓桿可以放大回報,同時亦可以放大虧蝕,到底槓桿是否適合所有投資者呢?

  6. 2020年5月15日 · 他們是Jo和Ali Olson,兩位老師只工作了八年, 三十多歲 就 退休了 ,擁有超過一百萬美元。 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讓我們簡單分析一下:兩個人工作了八年,一共16年。 將一百萬美元除以16, 是62,500美元,是每個人每年平均必須存起的錢,不包括任何 稅項 或投資增長。 突然看起來不是那麼遙不可及,對吧? 當然,美國教師的平均薪酬並不高,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小學、初中和高中教師的年均收入分別為58,230美元、58,600美元和60,320美元。 有些州的薪酬高很多,有些則很低。 而且擁有高學歷的教師通常收入較高,但年資不高的教師(例如20多歲和30多歲的教師)的收入往往較低。 Olson一家之所以能夠提早退休,是因為他們付出了很多努力。

  7. 2021年7月15日 · 要令自己身處在「充滿金錢的世界」,方法就是你要相信這是一個真正充滿金錢的世界,相信到處都是賺錢機會;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你相信你能賺到心中的財富,只有當你真心相信自己能夠致富,「充滿金錢的世界」才會出現。 再簡單來說,就是當你堅信自己能成為有錢人,你便會成為有錢人;當你堅信自己能賺到某個數目的財富,這個數目最終便會出現! 你可能會認為筆者只在空談,但當筆者得知這種信念法則時,所做的就是相信自己。 而在筆者初踏出社會工作時,亦決心訂下了一個目標——「5年內賺到$100萬」。 當時筆者的財富不足$10,000,月薪僅$8,000,但對於「意念最終會成就事實」深信不移,於是決心訂下目標。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