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5月4日 · 【明報專訊】背景. 唐亡之後,中國歷史進入最紛亂的時代之一:五代。 後唐軍閥石敬瑭叛變,向契丹 (後稱遼國)借兵,滅了後唐,做了後晉的開國皇帝。 作為回報,石敬瑭竟割讓燕雲十六州 (包括今天北京在內河北山西一大片土地)給契丹,還不知恥地自稱兒皇帝,奉契丹為父。 後周世宗 (歷史教科書忽視了的亂世英主)收復部分失地,宋代結束了五代亂局,固然一心恢復全部領土,遼人也要佔回周世宗收復的土地,兩國由是征戰了四十多年。 國際關係從來表面你死我活,內裏其實互遣密使談判,終於在公元1004年,宋遼達成和約,簽訂了澶淵之盟,開創了之後一百年的和平。 宋代士人和官員,如蘇軾弟弟蘇轍,大多認同澶淵之盟,不認為是屈辱條約,而是有效益的平等國際協議。

  2. 2021年5月11日 · [2021.05.11] 發表 推文. (圖:中新社) 圖b. 圖c. 圖d. 【明報專訊】讀書人,今曰知識分子,古謂之「士」。 士的觀念在中國文化史上有過兩次重大演變:第一次在孔子時代,第二次在宋代,以范仲淹為典範。 士的演變:從貴族下流至百姓. 春秋以前,士本為最低一級貴族,再下一階層便是普通老百姓的庶民。 當時知識仍由貴族壟斷,士須要學習六科:禮、樂、射、御 (駕馬車)、書 (文字)、數,稱為六藝,受訓後按擅長的技能,在政府中從事不同職務。 文言中士、事、仕 (做官)——還有史、吏、使——等字因此有引伸關係。 須注意六藝兼包文武,貴族既學文也習武,所以士是文士,亦是武士,文武不分家 (見顧頡剛〈武士與文士之蛻變〉)。 貴族的老師是軍人,所以師的本義是軍隊。

  3. 2021年11月22日 · 家人借貸受牽連 曾想辭職保舊校校譽 捱過黑暗期 校長身教勉學子不棄. [2021.11.22] 發表 推文. 樂善堂劉德學校新任校長顏源峰(左)接受訪問當日,不少學生上前與他打招呼,亦有學生主動向顏分享校園逸事。. 顏說校長室長期開放,學生可隨時找他傾訴生活 ...

  4. 2018年11月23日 · 文天祥 (公元1236-1283年)是江西吉水人。. 據史書記載,他小時候行經家鄉一所學宮,看到學宮內供奉江西先賢歐陽修等,很感興趣。. 這些先賢離世後,都獲得「忠」的謚 (粵音:試)號,即是依死者生前品德功過給予的稱號。. 從此,他以這些家鄉的忠臣為榜樣 ...

  5. 2019年1月4日 · 就是清朝的康熙皇帝了! 他全名是愛新覺羅?玄燁,8歲即位,69歲駕崩。 他在位的61年間,文治武功都有卓越的成就,開創了長達百年的康雍乾盛世。 1. 年幼繼位. 康熙皇帝孩提之齡便登上皇位,與當時世界上最恐怖的傳染病「天花」有莫大關連。 相傳他的父親順治皇帝22歲時因染上天花而英年早逝,但是玄燁在2歲時已患過天花並且痊癒,自此對天花病毒有免疫力。 有說康熙皇帝因為天花病歷得以成為一國之君,然而他的臉上亦從此留下明顯的天花痘痕,畢生不能消退,但幸好沒有受惡疾的風險影響到皇位穩定。 2. 智擒鰲拜. 康熙皇帝繼位之初,由順治皇帝遺命四名大臣輔政,可是其中一名大臣鰲拜專橫跋扈,絲毫不把孩童皇帝放在眼內。 康熙皇帝漸漸長大,對鰲拜的行為深感不滿,奈何鰲拜位高權重,難以動搖。

  6. 2022年12月30日 · 【明報專訊】揭發港鐵沙中線偷工減料、落選2021年立法會港島東直選的建築工程師潘焯鴻(圖,楊佩珊攝),其公司涉嫌拖欠前助手潘麒智薪金,勞資審裁處昨日裁定申索人勝訴,潘的公司須支付逾10萬元欠薪及代支雜費等款項,繳交3300元訟費。

  7. 2018年6月3日 · [2018.06.03] 發表 推文. 李敏婷(圖)家族七代以前已扎根銅鑼灣避風塘,她是家族首代在陸上出生的蜑家人。 不在水上生活,她曾對蜑家人概念模糊,不知「籍貫」在何處,但現在問她,會毫不猶豫地答:「銅鑼灣! 」再問她想買船還是買樓,她二話不說:「買船! 」(曾憲宗攝) 銅鑼灣避風塘現時泊滿舢舨、帆船和遊艇,李敏婷(圖)坐在小艇內,細看爺爺與父親成長的地方,偶與艇家談起是否認識某個世叔伯。 她說,每年農曆四月初八,銅鑼灣避風塘都會舉行活動慶祝譚公誕,以往都會跟隨爺爺來參加,故認識不少避風塘內的水上人。 (曾憲宗攝) 李敏婷父親一輩在銅鑼灣避風塘長大,她常聽父親講當年百厭事,隨手找來小艇(圖),就豎起帆桅裝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