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7月17日 · 藍籌股. 發布時間: 2019/07/17 15:41. 最後更新: 2019/07/17 15:55. 分享:. 名嘴曾智華的財務自由大法梁健騰攝). 人稱「Luke Sir」的名嘴曾智華除了評論時政也經常被人問:「碌Sir買乜好呀!. 」。. 「Luke Sir」自言並非財經演員,也非專家,不會不停有貼士 ...

  2. 2020年7月8日 · 發布時間: 2020/07/08 18:44. 最後更新: 2020/07/08 18:44. 分享:. 30歲可以提前退休?. 對於不少人來說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但於抖音母企字節跳動(ByteDance)任職程式員的郭宇,早前於網上分享他以28歲之齡退休,引起網上熱烈討論。. 他指出,在字節跳動工作6年後 ...

  3. 2024年5月2日 · 永明指出,即使投保前曾患心臟病或中風,只須回答與癌症風險相關的核保問題,亦有機會承保一份兼具癌症及儲蓄成份的保障。男女加護額外保障 楊娟表示,留意到男性與女性的危疾種類有所不同。

  4. 2021年9月26日 · 意思是,財富只可以由一名上一代傳給一名下一代,例如,爺爺一個人,把財富傳給一名孫子,不能同時傳給兩名或多名孫子。 張先生現時有一對孖女,而他夫妻兩人極度喜歡小朋友,也有計劃在英國安定下來,很大機會會再生一個弟弟給兩位小公主,所以要把這筆資金分成多少份財富傳承的儲蓄計劃呢? 兩份還是3份呢? 若果分開3份,萬一生下孖生弟弟,便不夠分了。 張先生覺得很難作出決定。 同時,也不喜歡這樣的安排,因為好像提早分身家似的,給他的感覺很不舒服,十分反感。 保單富彈性 可分拆轉給指定人. 筆者聽畢張先生陳述他的故事後,明白到一個重點。 不是這些財富傳承的理財工具不適合張先生,而是欠缺一個彈性。 故此,筆者提醒張先生,其實市場上有一種很特別的財富傳承功能的儲蓄計劃,值得張先生去考慮。

  5. 2024年4月11日 · 2018年你看起來比任何時候都更像人類。 點擊圖片放大. 年花1560萬元抗衰老 試「三代換血」 Bryan Johnson生於1977年,《財富》估計其淨資產約為4億美元(約31.2億港元)。 他在2007年創立電子支付公司Braintree,2013年被PayPal以8億美元(約62.4億港元)收購,因而致富。 2021年,Johnson啓動名為「藍圖計劃」(Blueprint)的抗衰老治療,受到媒體關注。 他先後聘請30多名醫生和專家監督治療方案,每年花費高達200萬美元(約1560萬港元)。 他堅持嚴格的純素飲食,每天服用數十種補充劑,每周做3次高強度運動,每月頻繁進行醫療檢查。 Johnson連續數月接受血漿置換治療,血漿由年輕健康的匿名捐血者提供。

  6. 2020年11月2日 · Ramit Sethi在大學就讀心理學時,已開始積極研究有效的致富方法,並將研究撰寫成暢銷書《我教你變成有錢人》(I Will Teach You To Be Rich)。 透過暢銷書及在網站開辦理財規劃課程,他在年輕時已成為白手興家的百萬富翁。 根據他的教學經驗,他認為以下幾個錯誤理財觀念會成為年輕人在理財上的絆腳石,籲他們應改變思維,並選用有效的理財方法。 【要財務自由先要財務獨立 這幾方面你做得到嗎? : 按此 】 1. 「我需要專注創造被動收入。 被動收入對於不少年輕人而言是一場美夢。 毋須努力工作,也能夠賺取足夠的收入去享受生活。 不過,他們很可能忽略了成功達到財務自由的人所付出的時間及努力。

  7. 2021年10月8日 · 近年愈來愈多發展商推出納米樓、龍床盤單位,更被稱為「上車盤」,財叔認為「可以買納米樓、可以買龍床盤,唔可以新樓! 」。 雖然如此,他表示330呎以上的單位較適合居住。 比起用400萬至500萬元買納米樓、龍床盤單位,他認為用同一筆錢買舊區非屋苑單位,會有更佳的選擇。 對於上車「靠父幹」現象,財叔奉勸所有家長:「不要盲目幫助子女上車」,要考慮子女意願,如果子女沒有打算買樓,單純是家長一廂情願的想法,「係擺明屈佢(供樓)」。 若子女有清晰置業計劃,只是欠缺首期,他則認為家長可以幫一把。 00:10 - 03:06 如何看待「難上車」的問題? 03:07 - 05:37 「上車難」要看是滿足要求,還是真有需要. 05:38 - 08:02 應視乎個人需要而決定是否置業.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