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9月16日 · 出版: 2016-09-16 12:37 更新:2023-08-26 01:02. 前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繼續在電台接受哥哥立法會主席曾鈺成的訪問談及去年離任局長一職的感受。. 當時自稱樂意退休的曾德成稱,「我真真正正係樂意嘅」。. 他又搬出佛家的一首禪詩形容插秧人 ...

  2. 2016年9月14日 · 出版: 2016-09-14 13:54 更新:2016-09-14 17:26. 曾鈺成在電台開咪訪問弟弟前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談及曾德成年輕時做記者的見聞如何看中國時局及何時知道中國要收回香港曾德成指在八十年代鄧小平曾說如97年都不收回香港無法交代過去」,因為收回香港是北京城內的民意所向否則任何人都要落台」。 卸任局長後曾德成在北京住了一段時間,他認為現時中國領導人都是這樣處理問題、政策,他又稱「作為執政者,不能不理民意,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 曾鈺成在商台開咪,訪問弟弟曾德成。 (資料圖片) 曾德成於七十年代在《新晚報》、《大公報》任職,因為是少數可說英語的記者,故他有幸採訪乒乓外交、鄧小平外訪。

  3. 2016年9月15日 · 曾鈺成弟弟曾德成在98年獲邀加入中央政策組07年更被時任特首曾蔭權邀請加入政府任民政事務局局長並過度到梁振英班子曾德成在電台節目上稱當年在大公報任總編輯時有獵頭公司聯絡他邀請他加入中央政策組任全職顧問。 他指回歸前的中央政策組有政治角色,最後一任首席顧問顧汝德在中英談判期間,就經常向傳媒放風引導民意,和中方在輿論場上角力,更是末代港督彭定康的軍師。 回歸前中央政策組放風引導民意. 曾鈺成亦稱,回歸前的中央政策組會與他接觸交流意見,而港督在數日後亦會公開跟進。 不過,曾德成指,回歸後中央政策正業是研究政策,沒有了政治角色,而其角色其實取決於特首。

  4. 2016年9月18日 · 作為一位年屆70的政治人物曾鈺成從立法會主席退位之際進可參選行政長官退可助選造王」,還有上環寫字樓的智庫玩玩眼看敵人漸少朋友漸多這位自稱傻佬的閒人真可謂左右逢源,「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曾鈺成的成功難以複製一個長年需要打左燈轉右的老司機對路面情況和交通規則要做到何等瞭如指掌方能年年續牌並且保持安全駕駛記錄。 攝影:陳焯煇. 是「港人治港」出了問題. 領教了曾鈺成的語言藝術。 問:「有學者指出,當前『一國兩制』的困難不在香港,而是中共對國家失去管治自信(中央與地方的矛盾、邊疆不穩、國企困難),才會對政權愈抓愈緊。 面對這個沒自信的老闆,香港能怎麼樣? 他指正道:「現在的問題不是共產黨沒自信,簡直太自信——許多人說現在全世界都不行,只有『中國模式』行。

    • 由自覺未必懂管、「嶄新課題」到「國家優勢」
    • 中央曾苦口婆心釋出善意
    • 「收緊」與「放寬」一體兩面:研判標準從來只得一個
    • 現時無空間談更新《基本法》:社會仍處於2019年後遺症
    • 解結2019:不應只針對執法部門
    • 最痛心示威者撕毀《基本法》、塗污國家名稱
    • 「過去或許太重視權利,沒教義務」

    作為長年的建制派領袖,曾鈺成一向予人印象能言善辯,轉數甚快,不過談到香港這本「書」時,不免放慢語速,仔細思索準確的用詞。似乎香港這本書的內容,連縱橫政壇多年的他都感到複雜。 曾鈺成指,中央負責港澳系統的官員,對於香港這本「大書」的看法,一直都在變化:「到底是否難讀呢?這個中央才知道,我很難評論。我只能說,在回歸初期,中央對香港的態度,就是覺得最好香港事務最後由香港人自己管理,甚有些中央官員說到根本不會懂得去處理香港事務,所以信任香港人,香港事務由香港人自己管。當時的領導人江澤民多次公開說過,會相信香港人管好香港,中央各部門和地方政府不會干預香港根據《基本法》內自治範圍內的事務。」 到胡錦濤上任中共總書記及國家主席,中央對「一國兩制」的看法開始有變化。曾鈺成引述中共第十六屆四中全會報告中,提出...

    落到具體對港方針,曾鈺成憶述,回歸初期中央曾經多次苦口婆心,嘗試說服香港政界通過政改,逐步邁向普選,「第一次政改,2005年時,(時任特首)曾蔭權曾經帶了所有立法會議員上廣州,和內地官員談(政改),之後2010、2015年都有類似做法,2010年當然是僥倖能通過。當時北京真是一番苦心想爭取泛民支持通過政改,就算你不滿意也是向前走一步……香港一路不做23條立法,2003年失敗了,中央一直沒有逼迫,直至2019年後發生的事情才出手。」 所以香港這本「書」的內容,本身也在不斷演化。曾鈺成指,中央政府當然需要深入了解香港的政治狀況和歷史發展,去研究對香港應採取什麼政策。後來的發展所有市民都看到:2019年修例風波後,中央對香港的忍耐已到達極限,一年內先後落實《港區國安法》及修改選舉制度,論者大多形容...

    近兩年社會關注公民社會瓦解,曾鈺成首先表示不認同「中央出手令公民社會瓦解」的說法,並反問同一個問題:中央兩大舉措背後目的是什麼,而這些以往主導香港輿論的勢力,其主張及影響,到底對於「一國兩制」的發展是有利還是不利。在2019年前,這些反對力量確實早已存在,但未到足以影響國家安全的地步。 他又認為,爭拗個別一句口號、參選時大叫爭取普選、某某團體行為有沒有違反國安法,政府對某某團體的態度為何和以前有分別等等,完全沒有意思,因為研判的標準由始至終只有一個,就是「香港局面是否達到危害國安的標準」:「爭拗沒有意思,中央很清楚的,哪些力量是實際上擁護《基本法》、效忠特區,只是在政治發展和資源分配看法上有不同,不接觸國安問題。2019年發生什麼事大家見到的,國安法的四項罪類非常有針對性,當時真的在發生。」...

    如果將「一國兩制」比喻成書,書籍的內容當然要隨著時代的變化,推出不同的「修訂本」、總結經驗邁向未來。曾鈺成過往曾表示,希望參考當年起草《基本法》時的做法,設立具廣泛代表性及官方認可的諮詢委員會,讓中央政府與香港人一同商議2047後的香港如何走。《基本法》五十年不變承諾即將進入「下半場」,不過曾鈺成對此議題有了新看法。首先他認為「下半場」的說法不太準確,由中央至特區官員,近兩年已多次表示五十年之後不用變,正如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沈春耀所指,首五十年是「不能變」,五十年後則是「不需要變」。 其二亦是更現實的一點,是雖然憲制文件確實有與時並進的需要,但談到全港性的討論,今日絕對沒有這個氣氛,因為2019年以來發生的種種事件,後遺症至今仍在纏繞香港社會,指的未必是直接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行為,而是社會上對...

    「開新篇」是個很廣闊的議題,而談起2019年修例風波,相信一幕幕可怕的畫面又會重新浮現,示威者掟磚、放火、襲擊他人等事件四處發生,亦有衝擊國家主權的行徑出現。中央和特區政府已通過嚴厲的執法行動和訂立《國安法》打擊上述行為。不過在過程中,亦有一些牽涉政府和執法部門的極具爭議事件,如元朗7.21襲擊,至今仍未得到一個公道的說法,令市民難以重新信任政府,成為社會解結的障礙。 不過曾鈺成認為,要拆解2019年事件在市民心中的死結,首先要搞清一些最根本的大是大非:「在(修例風波)整個過程中,執法人員有沒有做得不妥善要改進的地方呢?一定有。政府又有沒有哪些事情,把握得不準確呢?一定有。但是否就只集中那些問題?有些人說要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查什麼呢?有人批評『警隊濫用暴力』,但整件事是否就只是一個所謂『警...

    曾鈺成特別提到整場修例風波期間令其最痛心的一幕,是2019年7月1日當晚示威者攻入立法會議事廳後,除破壞設施,也做了幾件極具象徵性的事:「他們(示威者)攻入立法會後做了什麼?他們對住鏡頭撕毀《基本法》,不是純粹的毀滅性,不是撕一本普通的書。塗污議事廳內的區徽時,只塗污『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字,然後把港英旗披在主席台前。他們想怎樣?明顯有個強烈信息,是想挑戰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香港的主權。」 故此,曾鈺成指出社會必須先認清前因後果、事件的性質,當時出現危害國家安全局面,這個最根本問題一定要先解決,過程中的種種事情才有空間再行審視。

    修例風波期間做出最過火行為,尤其於前線使用暴力、蔑視國家主權的示威者,為數不少都是年輕人,社會關注到這是否結構性的問題,年輕世代想法或已普遍出現變化。曾鈺成表示不會「一竹篙打一船人」,不少年輕人都有相當清楚的守法意識,參與暴力行為的學生終究是少數,實際上當時學校大部份都正常上課。他亦相信,絕大部份學生都不會認為所謂 「爭取理想」就可以隨意傷人、放火。 不過他認為社會的確要了解為何有一部份青年,會對國家、法治有這種態度,教育固然是其中一個要檢討的範疇,但也不能只怪學校、個別教師或某個科目,應該全面審視回歸以來尤其早期,中央和特區政府向在該段時間成長的年輕一輩,在傳達什麼信息。「全面一點回看,當時電視電台所說的,都是《基本法》保障大家什麼權利,像出入境自由、選擇職業和修讀科目的自由,多講自由權利...

  5. 2024年2月6日 · 民建聯創黨主席曾鈺成撰文指國家秘密由誰判斷值得關注。 (蘇煒然攝曾鈺成在明報撰文指諮詢文件發表一星期以來社會上議論最多的非法披露國家秘密的罪行關注者提出的問題有二第一,「國家秘密的定義會否太籠統範圍太闊? 第二,「公眾利益」可否作為抗辯理由? 他指第一個問題,按諮詢文件建議,「國家秘密」涵蓋的事項,除屬於國家和香港的重大決策,及國防、外交和偵查罪行等範圍的秘密外,還包括經濟、科技方面的秘密。 若傳媒獲得一些重要經濟數據,可能難以判斷它是否「國家秘密」。 發表了,或會誤墮法網;不發表,就剝奪了公眾的知情權,那新聞自由是否削弱了呢?

  6. 2016年9月7日 · 曾鈺成認為下屆特首最重要的工作是重啟政改才能根本解決政府管治困難。 (陳焯煇攝) 政壇元老曾鈺成早前突然表態指出如果需要讓港人和中央政府有真正的選擇」,會考慮參選特首。 連同同日表態願做特首「衰工」的財政司司長曾俊華,「雙曾配」打響特首戰鼓。 政界更有人分析,曾鈺成即使未獲中央祝福,亦可能作為「外卡」強行「衝閘」參選,情況類似上屆選舉中的冷門梁振英。 曾鈺成接受專訪時詳談何謂「真正的選擇」,以2007年與曾蔭權打對台的公民黨梁家傑為例,那次不是真正選擇:「梁家傑當選機會是零,當選到中央亦不會任命⋯不足以改變到曾蔭權的施政理念和方向。 梁唐之爭算是「真正選擇」 2012年的梁唐之爭,於他眼中才比較符合「真正選擇選舉」的標準,「因為任何一個選到,中央都會任命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