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月供債券基金 相關

    廣告
  2. 全新基金客戶於推廣期內成功認購基金,可享「指定累積認購金額」0%認購費優惠! 全新股票掛鈎投資客戶迎新額外利率獎賞高達港幣3,000元! 投資涉及風險,優惠受條款及細則約束。

搜尋結果

  1. 2016年7月8日 · 耀中國際學校的僅規定中學部學生必須購買首名子女的債券費用是20萬第二名子女及第三名子女則以遞減式收費分別需10萬及5萬元。 無論學生因任何理由退學,學校會於學生退學後的兩個月內不附計利息全數退還債券金額。 新加坡國際學校 個人及公司債券費用分別是20萬元及50萬元,獲錄取的學生需以個人或企業名義購買債券作留位之用,畢業或離校後可贖回,或可轉讓給弟妹使用。 3. 提名權/債券是入學門檻? 無論是提名權(Nomination right)還是債券,通常會用作興建學校、招聘教師等,如英基國際學校的 網站 清楚列明,所有提名權計劃收入將會全數預留給英基學校協會屬下學校作基建項目之用。 購買提名權或本金債券是否入讀國際學費的門檻,則因應學校而異。

  2. 2018年3月2日 · 弘立債券炒至1000萬元. 有香港的教育中介機構指內地對於香港國際學校的本金券有價有市以弘立書院為例每份債券為650萬元本金劵不獲利息亦不予退還只可轉讓給第三者因轉讓本金劵而獲得的利潤將由持有人及教育基金均分。 在過去一年,本金券在內地市場一度被炒逾1000萬港元,但市場對該校的本金券需求仍然熾熱。 再過兩個月,若是孩子參加了包括美國國際學校等面試統統不如意的話,鄭悅表示,計劃帶孩子遠走英國或者澳洲。 【延伸閱讀】熱門國際學校債券費有多高? 弘立書院本金券面值650萬. 相關文章. 17:41 2016/07/08. 香港國際學校近年愈開愈多,也成為內地富豪爭相送子女入讀的新目標。

  3. 2023年3月22日 ·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會因應市場發展及計劃成員所需研究檢討強積金准許投資項目以提供更優質的強積金投資選擇包括計劃在政府未來發行的綠色債券和基建債券時撥出一定比例優先讓強積金基金投資許正宇今日在立法會回應議員質詢時說理解強積金投資表現備受關注當局多年來推出強積金預設投資自願性供款及便利強積金投資內地A股等都促進市場競爭令收費下調當局正全力開發積金易平台讓市民有效管理強積金。 最新影片推介. TOPick診症室. 【TOPick診症室】30歲港女長期經痛久未成孕 求醫證宮寒揭日常2大習慣肇禍.

  4. 2015年12月29日 · 1. 月供費用. 以400萬的樓宇為例,借足9成按揭,假設供款利率是2.5厘,還款年期是30年,每月的供款大約是14,224元。 2. 首期及手續費. 假設以9成按揭計算,首期費用是40萬元,首次置業的印花稅大約是9萬元,加上按揭保險、律師費等,至少要準備60萬元。 3. 加息對供款的影響. 假設現時的利率是2.5%,供款金額是14,224元;若利率加至3.0%,供款金額便增至15,178元,若加至4.0%,供款金額便高達17,187元。 嗱,咪再話我的假設息率達4%太離地,畢竟供款年期長達30年,誰可以預料到將來的息率是高是低,置業乃是人生大事,當然要計到盡,以免到時供不起就頭痕。 4. 借100萬又要還多少?

  5. 2023年12月15日 · 學生最希望了解更多的產品類別分別為股票72.4%)、基金65.8%和債券62.0%),這或與他們較多購買這幾類產品有關。 最影響受訪學生投資者決定的三個因素依次為個人分析(69.0%)、財經新聞(59.6%)以及朋友與家人的意見(43.7%)。 這反映學生投資者對自己的金融分析能力有信心,覺得自己能夠從新聞報道中獲得足夠資訊,並作出正確的投資決定。 受訪學生獲得投資資訊的主要渠道為YouTube(39.3%)、朋友/家人(35.5%)和電視節目(32.5%),足見學生偏好透過影片獲得投資資訊。 值得注意的是,學生較常獲得投資資訊的渠道均非提供專業金融及投資分析的渠道。 這或與大部分學生對投資的認識有限有一定關係。

  6. 2016年3月3日 · 根據 哈羅網頁 ,新一批個人或公司資本證書,由300萬元大幅增至500萬元,增幅高達66%。 此批限額資本證券明年8或以後入學學生認購,主要為校舍第3期擴建計劃籌集資金。 相片來源:網頁截圖. 擴建為由 年建校費增20% 同時,從開校起,沒持有資本證券或個別債券的學生,每年均需強制繳交5萬元校舍建築及保養費,不可退款;校方指今年8起,將加至6萬元,升幅高達20%。 哈羅解釋,由於第3期擴建工程將展開,學校為自負盈虧,故須籌募資金。 今次加費以開校4年計算,平均每年只增4.7%,校董會亦無打算再加費。 全文刊於《 經濟日報 》(收費閱讀) 位於屯門的「貴族學校」哈羅香港國際學校,以學校擴建為由,大幅增加入學資本證券費66%,至500萬元,每年建校費亦加20%。

  7. 2019年3月1日 · 以上列表一目了然,一年學費是$135,000, 除開12個,平均每月$11,250左右,相比平時直資學校學費約幾千元,國際學校的確是貴2至3倍。 不過,以上只參考,因為即使是ESF學校,每間都有不同收費,根據2018-2019年度,例如智新書院每年學費高達$165,800,而啟新書院則是$159,900。 除左ESF學校,香港還有滬江維多利亞學校、加拿大國際等獨立的國際學校的IBDP學費又是多少呢? 根據2018-2019年度, 滬江維多利亞學校(VSA) :$186,800. 加拿大國際(CDNIS) :$198,800. 弘李書院(ISF) :$238,630. 漢基國際學校(CIS) :$246,000. 澳洲國際學校(AIS) :$21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