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1日 · 2024年將會是「保險更像保險的一年」. 「利率」一直是臺灣壽險業經營上相當關鍵的變數,目前整個產業所面臨問題的核心,與2002年前後市場利率大幅降低,並長期持續維持低利率有高度相關,保險公司為填補過往利差損,經營主軸改為重利差益而輕死 ...

  2. 2024年1月1日 · 0. 過去1年雖然受到了美元升值的影響,臺灣壽險業界的新契約保費因此降低,台新人壽總經理邢益華認為,民眾對於風險規避的需求並沒有減少,加上接軌國際準則的需求,未來保險業的發展將會以保障型商品為重點,而這也是台新人壽主力的發展方向。 業界受美元升息影響,保障需求仍有增無減. 由於美元高利率與匯兌的影響,2023年保險業延續了2022年的態勢,截至2023年10,新契約保費FYP下修15%。 但邢益華指出,健康、壽險與退休等保障型商品,並沒有受到太大的衝擊,無論經濟環境再怎麼變化,民眾都依然要面對生病、死亡、退休等問題與風險。

  3. 2024年2月1日 · 保額繼續率:通常用來評估壽險公司的危險保額變動狀況及清償能力狀況,是一項反映公司經營能力的指標。 根據期繳的特徵不同,繼續率還可以進一步細分,如分為13個繼續率、25個繼續率等。 有些保險公司統計的是14個、26個的繼續率,而非13個、25個。 差別在於各家公司保單繳費的寬限期(有的客戶在保單繳費日雖然沒有成功繳費,但會在寬限期內補上。 而在統計繼續率時,也會將這部分保費統計進去)不一,有的是30天、有的是60天。 如果寬限期是30天,則繼續率的統計時間為13個;如果寬限期是60天,則統計14個的繼續率。 不過從業務的角度來分析,不管是13個還是14個的繼續率,本質上差別不大。

  4. 2023年8月1日 · 根據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資訊,投資型保險商品是將保險及投資合而為一的商品,基本性質仍屬保險商品,並具備以下3大特色:盈虧自負、專設帳簿(俗稱分離帳戶)、費用揭露(商品相關費用攤在陽光底下,使保戶充分瞭解保費結構)。 投資型保單主要可分為變額壽險、變額萬能壽險、投資連結型保險、變額年金4大類。 他提到,投資型保單內容其實相當複雜,在市面上推出後,陸續出現了許多消費者糾紛、業務招攬不當的情形。 通常客戶大多因為信任而將規劃交給業務員處理,然而業務員若本身不夠專業,沒有辦法說明清楚保單涵蓋的範疇,往往會造成銷售保單時,產生與客戶兩者間資訊不對等的情況。 新規設立原因:確保保戶權益、避免讓保戶承受過高風險.

  5. 2024年1月1日 · 並且隨著金融科技快速進展,保險公司能夠蒐集到的客戶資訊愈趨完整,有助於保單精準定價,過去不容易配置保單的亞健康族群(如三高、樂齡族群),未來也有機會獲得保險的協助;而透過與科技公司的合作,保險公司也能經由外溢保單的功能,來確認保戶運動習慣,以降低保費為誘因,減少疾病發生的機率。 此外,若明年通膨得到緩解,利率開始調降,過去2年受到壓抑的投資型保險也有可能出現良好的配置時間點,可以期待買氣回升。 在此趨勢下,業務員過去「只用一種保險打天下」的方式將逐漸消失,還是必須回頭審視自身專業能力,以顧問式的銷售方式,提供客戶既專業又貼合需求的保險規劃。 數位工具與異業結盟碰撞「新可能」 「數位科技出現了2個不一樣的元素,第1個是ChatGPT,第2個是『金融雲』的出現。

  6. 2022年6月1日 · 臺灣現在已擁有高科技查稅系統網。. 目前所知,已有不動產交易有房地產移轉資料通報系統、股票買賣有未上市股票移轉通報系統、錢進錢出有央行結匯資料建檔總歸戶系統以及銀行高額匯款通報系統,還有專屬有錢人的尊榮服務:高所得財產異動情形檔 ...

  7. 2019年12月1日 · 隆. 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為強化銀行通路的保單銷售紀律,管會日前公布新修訂規定,主要有2大內容:包括銀行的授信或存匯款人員,若銷售投資型保單或儲蓄型保單不能領取佣金;為防止不當勸誘民眾貸款或解約定存買保單,亦規定需確認資金來源及加強事後管控措施。 從去年開始,管會就針對保險業的體質進行諸多關切,主要是因為過往壽險公司在其商品結構上,長期以銷售儲蓄型保險為主,導致整體資產結構大量仰賴國外投資,所衍生出的一些投資及匯率上的風險。 因而主管機關自今年開始,就針對產品調整發布多次政策規定,首要就是針對儲蓄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