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8月12日 · 另一方面,隨著總理朱鎔基大力推展國企改革和市場化經濟政策,國內電影制亦面臨各種壓力,其中之一,就是國營電影製片廠的出路問題。 多年來各製片廠 有每年的生產指標,由電影局撥款來支持拍片計劃。

  2. 濟隱憂,朱鎔基對特區政府「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批評應中了, 《等候 董建華發落》的 mayday 和《藍宇》的六四夜毋忘憂戚,《麥兜故事》的黃金明渠和《暗戰 2》觀鳥追鷹則讚歌此城,

  3. 2015年11月8日 · 首頁簡介作者. 《浮城》中的香港隱喻. 搜尋. Google. 《浮城》聲稱故事改編自真人真事,但戲末字幕又不忘加上「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或者所謂真實與虛構,本來就不是那麼截然二分的。 但跟《桃姐》這部也改編自真人真事的電影不同,《浮城》的野心顯然不止於單純說一個故事,有影評更以「史詩」的企圖來形容之。 史詩不果,或者,以香港隱喻的複合性來觀看這齣電影,更能理解出其中的頭緒和意思。 第一個香港隱喻,不用說了,名字已明明白白道出:浮城;英文:Floating City。

  4. 2022年6月21日 · 《O記三合會檔案》縱然一本正經的追尋一個「失去的年代」,年青的警員不斷查詢秘密會社的淵源與結社儀式,從宏觀出發,然而,唯有透過個人的微觀經驗方得以印證。 話雖如此,過氣的黑道人物劉青雲在講述社會的過去,不知不覺落入個人經驗緬懷之際,其實依然以權力的轉移作為歷史論述的依歸。 從當年黑白兩道同流合污,到後來的總督特派廉政專員公署,從九龍城寨的三不管到被清拆,是一個政府與黑社會勢力此消彼長的論述。 即使是個人經驗,劉青雲的故事也是一個「上位」爭權的故事。 他從少不更事的飛仔變成城寨霸主李兆基的小嘍囉再變成篡位後權傾一時的大阿哥,他的整個世界,從裏到外,無非權力二字。 對於女人,支配的欲望就更是理所當然,將茵硬嫁給自己的好朋友吳鎮宇,是妻子如衣服的身體力行。 表面是顧存大局,其實背後是自私。

  5. 《天注定》──究竟誰有罪? 作者 黃江波 2014-03-16. 賈樟柯的改變. 賈樟柯最新作品《天注定》(A Touch of Sin),風格上跟他以往作品有很大改變。 一開場由王寶強所扮演的殺手,向三位年輕劫匪來個下馬威,幾秒之間,三人即倒地命呼。

  6. 2019年5月2日 · 近日重看姚克編劇、石麟導演的《清宮秘史》(一九四八),聯想起戲裏戲外的種種故事,心中不免戚然。. 姚克是四十年代知名的劇作家,也曾編寫過不少電影劇本,一九四八年從滬來港定居,其後任教中文大學,退休後赴美教學。. 朱石麟自二十年代 ...

  7. 2015年6月22日 · Google. 《求戀期》最深刻的筆觸,是捕捉到現代社會男孩子面對情感的被動心態,當然,這觀點在近十年的港產片其來有自,互相承繼。 打從八九年《小男人周記》說起,當時梁寬這角色的普及性,是標誌著香港自七、八十年代經濟起飛後,女性外出工作的比率不斷增多,而且往往位居要職,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逐漸被打破,再推展到男人的自我認知感更趨薄弱。 「小男人」的名稱是嘲弄男性委屈心態而成。 無論在事業和感情上,小男人要面對的往往是比自己出色(工作表現佳、情感上理智)的女強人。 至於九三年電影人公司的《風塵三俠》,基本上又是小男人的愛情故事系列延續,不過多了一份感性的觀察。 小男人的出現,未必涉及際遇,更多取決於性格,電影中三個男人的感情跌撞,完全是歸因於各自對愛情的誤解—不是過分忍讓,便是極端放縱。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