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7月18日 · 相隔16年後恒生銀行再次 邀請李麗珊及育有兩位女兒的影后級女藝人嘉欣分享她們對栽培下一代和規劃退休生活的獨特見解為了解大家為未來作準備時的想法恒生於2022年6月進行了一項優越理財育兒及退休規劃的調查訪問了逾630名持有港幣100萬元或以上流動資產的優越人士當中受訪者最為重視的三大人生目標依次為財務自由或理想生活78%)、為理想的退休生活做準備59%),以及為家人提供更好或足夠保障36%)。 630名持有100萬元或以上流動資產的人士,現時養育一個孩子平均每年需花費28.4萬港元,計及通脹總開支達600多萬元,比起16年前的400萬元升55%。 【養一個小朋友唔止400萬? 生BB前最重要唔係理財計劃 : 按此 】

  2. 2024年2月8日 · 14歲的Sabrina Cardone是美國知名企業家、房地產投資者Grant Cardone的千金,近日她透過其父親的社交媒體帳戶發表影片,概述她立志於20歲成為百萬富翁的道路,這目標取決於工作、投資和戰略財務規劃的結合。 Sabrina致富途徑如下︰. 進入爸爸的公司工作,按合同規定每月出糧。 然後這筆錢會進入房地產,她從中賺取一些被動收入(600美元),可以用來消費。 由於沒有動用過主要收入。 因此,每年本金都會增加「一倍」、「三倍」,相互疊加。 隨着時間過去,經滾存擴大的房地產本金將使她成為百萬富翁。 父親得以註銷50萬美元的工資 締造「雙贏」 父親Grant Cardone進一步解釋這項財務策略,強調這是他鼓勵女兒創業的措施:

  3. 2023年9月18日 · 彭博社指精英大學長期以來都充滿了富人的孩子但隨著招生熱潮不斷升溫超級富豪們正在將不惜一切代價取勝的策略提升到五星級的高度。 收費高昂的豪華升學諮詢服務,幾乎可以保證客戶能夠進入他們的「夢校」。 6年輔導總費用高達75萬美元. Command Education就是一個例子。 Rim告訴《 商業内幕 》,若家長在孩子中一時僱用他們,輔導6年直到上大學,總收費是75萬美元。 如果孩子上中四,他們將收取4年共50萬美元(約391.09萬港元)的費用。 另一間升學咨詢公司AtomicMind的CEO Leelila Strogov將她的市場描述為「億萬富翁群體」,這些群體出身的孩子有時需要嚴厲的關愛才能付出進入常春藤的必要努力。

  4. 2023年12月30日 · 每個社會似乎都有一個固定的「成功」模板,對我們來説也許是︰儲錢、買樓供樓、再儲錢、供孩子上學⋯⋯如此往復,直到蓋棺材落定。 回望這一生,似乎並沒有真正為自己活過。 對沖基金管理人Bill Perkins提出了一個完全顛覆傳統的觀點︰死前財產清零(die with zero),並風靡理財界。 他建議人們用積纍人生體驗替代積纍金錢財富。 這並非鼓勵讀者超前消費,而是學會儲蓄與花銷之間的平衡——我們賺錢,不就是為了更好的人生嗎? 要懂得賺錢,更要懂得花錢,享受它帶來的好處。 某種程度上來説,那些帶不走的財產也意味著我們被浪費的、本能用於享受的時間。 來看看Perkins是如何做到在生命的最後一刻花光所有積蓄。 抓住體驗人生的窗口期. 初入社會,相信很多人都有過節衣縮食,只為多儲些錢的經歷。

  5. 2024年4月19日 · 看看龔成是如何回應。 讀者︰. 本人4X歲剛喪偶,女兒只有一歲,希望可以幫我善用老公留下的積蓄帶大女兒。 我月入5萬5,這刻擁有現金700萬,40年樓港島東區400呎單位欠銀行$390萬,按揭25年,由於方便父母支援,出租$16500,搬去將軍澳$21000。 股票投資約$40萬,大部份坐艇如中人壽,本身加按了$200萬,原本是想再置一個三房,但現時單親買多一個物業能力有限,只能換樓。 $100萬收5-6%高息基金。 前路茫茫,請賜教幫助。 個案重點︰. 4X歲. 先生離世,女兒1歲. 擁物業. 有$700萬現金. 重點目標︰. 善用先生積蓄帶大女兒. 如何有效利用現有資產. 龔成︰.

  6. 2024年4月1日 · 韓國建築集團富榮(Booyoung)近期表示將為員工提供生育獎勵金——員工每生產一個嬰兒即可獲派1億韓圜(約60萬港元)。 該企業董事長表示:國家正瀕臨滅絕。 然而,出生率下降從來不是單純的生育成本問題。 生仔每個獎勵60萬 已生育員工可補發. 生小孩每個獎勵60萬元——富榮的獎勵是韓國政界與企業為應對人口危機所提出的激勵措施中最矚目的獎勵之一,並且該獎金可以為獎勵機制提出前就已經完成生育的員工補發獎金。 富榮董事長Lee Joong-keun在2月份對員工表示:「如果韓國的生育率持續低迷,這個國家將 瀕臨滅絕。 此外他還表示:「低生育率源於經濟負擔以及平衡工作與家庭的困難,因此我們決定採取如此激進的措施。

  7. 2020年11月27日 · 家長以身作則 從小培養子女理財觀. 認可兒童財商培訓師會為不同年齡的小朋友設計財商課程,根據他們的成長階段,灌輸相應程度的理財觀念。 以3歲小朋友為例,可從學習分辨貨幣及認識金錢用途開始。 直至4到5歲,小朋友就可以開始學習利用金錢購物,了解消費時「想要」及「需要」的分別。 Kay認為,理財教育應由家庭生活入手。 「如果家長每次外出都要購物,小朋友就會有每次外出都要購物的觀念,或是家長想買的東西是否很輕易就會購買,這都是小朋友看在眼內的事情。 」他指,在消費的同時,家長可趁機教導子女「想要」及「需要」的分別,購買日常生活用品是「需要」;購買服飾或玩具則是「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