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7月10日 · 發布時間: 2022/07/10 10:00. 分享:. 根據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顯示單是2019年便有4,700多名乳癌新症患者。.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李慧妍指乳癌變得不再罕見但大眾對癌症總感到恐懼甚至諱疾忌醫以致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她亦強調乳癌治療後 ...

  2. 2019年5月6日 · 國際肝癌權威、香港綜合腫瘤中心外科專科醫生潘冬平接受本報專訪時指,本港肝癌每年新症數目平穩,維持在約1,800人,男女比例約3比1,死亡人數維持約1,500人。 初期病徵不明顯 確診已難做手術

  3. 2023年9月28日 · 博客. 發布時間: 2023/09/28 08:00. 分享: 不少人都會每年定期做身體檢查Body Check,希望預防勝於治療;亦有部份市民因需要接種疫苗而進行體檢。 在挑選身體檢查套餐時,應考慮甚麼事項? 是否檢查項目越多越好、越貴越有效? 未買保險就進行身體檢查將會面臨甚麼後果? 而身體檢查可以Claim保險嗎? 體檢中心、私家醫院身體檢查又邊間好? 檢查項目:貴Plan、平Plan有咩唔同? 坊間身體檢查計劃眾多,標榜針對不同客群,例如男士、女士、長者等。 不過,常見的基本檢查多數包括BMI、血壓、血脂、血糖、全血細胞、肝功能、小便常規等,而另一些收費較高的計劃,則進一步涵蓋電腦掃描、磁力共振、超聲波、運動心電圖、大腸鏡、骨質疏鬆指數、婦科檢查等。 身體檢查邊間好?

  4. 2018年12月17日 · 大腸癌. 參考各大保險公司的理賠數據,一般有70%以上的危疾索償是來自癌症,其中大腸癌個案近年不斷上升,近年已成為香港最常見的癌症的第一名。 根據醫管局數字顯示,確診大腸癌的新症數字,由2006年的3918宗躍升至2016年的5437宗,發病率及死亡率分別為16.6%及14.7%。 大腸癌四大醫療開支.

  5. 2020年12月7日 · 癌症資訊網於去年進行了一項有關「本港肺癌患者及照顧者對癌症服務及治療意見調查」,以網上問卷的形式訪問了150人,當中7成半為肺癌患者,兩成半為照顧者。 而在接受調查的病人當中,有近8成為因基因突變而患上肺癌,EGFR基因突變佔57.7%,約7成人使用標靶藥治療。 【胰臟癌徵狀不明顯 醫生拆解胰臟癌難醫之謎: 按此 】 經濟困難影響治療方案 有藥無錢醫問題嚴重. 調查發現,9成半被訪者認為現時政府為肺癌患者所提供的支援並不足夠,94%人最想改善的是於藥物治療上的資助。 大部分受訪者表示希望能進一步降低入息審查門檻、增加受資助的藥物數量、加快審批引進藥物至項目計劃,以及擴闊關愛基金自費癌症藥物援助計劃內藥物的臨床應用,使肺癌患者盡快能獲得更合適的治療方案。

  6. 2021年10月9日 · 心臟科專科醫生李楚山解釋先天性心肌橋是心臟血管天生異常的一種正常的人冠狀動脈是生長於心臟肌肉表面而患有先天性心肌橋的人則會長在心臟肌肉內。 當心臟肌肉收縮時,就會令到血管受壓,導致缺血的情況出現,因而產生胸口不適、劇痛的症狀。 先天性心肌橋是一個天生的病症,不過卻很少人會在年輕時候發現。 通常是當年紀漸長,心血管的流量和結構出現變化,就有病發的可能性。 他說臨床也有不少個案患有先天性心肌橋,男女均有機會患上,而且多屬隨機性,亦未必與遺傳有關。 但情況大多很輕微,也未必會影響到日常生活,只是偶然做體檢或看醫生才發現。 有機會從不病發. 患有先天性心肌橋,有機會出現心絞痛、心律不正等病徵,嚴重情況會導致心臟病發、休克甚至死亡。

  7. 2020年10月30日 · 4個自我檢測小貼士. 1.每月定期自我檢查。 2.用手觸摸全個乳房,乳頭對下、腋下淋巴位置都要摸,檢查會否有硬塊。 最好於經期後才摸,因經期前乳房會有少少腫脹,或會凹凹凸凸、有少許痛楚。 3.每年做一次婦科檢查,懷孕期間可於產前檢查時一併檢查乳房。 4.年過40歲,或有乳癌家族史的女士,最好每兩年照一次乳房X光和超聲波。 一旦不幸患上嚴重疾病,醫療費用往往讓患者或家人大失預算,隨着社會對保險產品的認識增加,不少人都會買保險為自己及家人提供保障。 考慮購買危疾保險或醫療保險時,應留意保險的條款,了解保險所提供的保障是否足夠,包括受保疾病及保障額等。 【女性專屬保險知多啲: 按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