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5月31日 · 專業者必修的《知識內容寫作課》. 作者: Esor Huang 5月 31, 2018. 《 知識內容寫作課 》是我最近負責編輯的新書,作者是「 泛科學 」的總編鄭國威。. 會做這本書,同樣是源自我自身的需求。. 我很好奇: 泛科學上的文章,是如何可以把專業知識寫得有趣 ...

  2. 2017年8月13日 · 1. 信任的演化 (中文翻譯版) Nicky Case 的熱情與設計手法被世界看見,所以他的開源作品也常常被翻譯多國語言版本,其他也有台灣翻譯者將其製作中文翻譯版,「信任的演化」就是其中之一。 這個遊戲從流行的「賽局理論」開始,先測試你和電腦的「忠誠與欺騙」賽局會造成什麼利益轉移結果,接著讓你模擬「選擇策略」可能造成的賽局轉變,最後擴大到整個社會的模型中, 怎麼樣的信任策略可以帶來社會正向的發展 。 這個遊戲巧妙之處在於,他透過讓你可以實際操控變數的自動運算模型,提醒我們:完全忠誠的老好人不一定有好下場,但完全欺騙的惡意也會毀壞自身,反而是抱著一點功利思考的選擇,讓群體可以朝向正面發展。 2. 我們變成我們所關注的東西.

  3. 2018年9月21日 · 意思就是目錄索引建好,從此一定可以打開那個檔案或資料夾,不會因為位置改變而有影響。 這些都大大增加了整理的彈性,但也增加整理的「穩定性」,只要整理一次,之後就能在目錄找到需要的資料,不怕她改變位置。 以後要找哪個專案的檔案,就打開目錄頁找就好,不用理會大量的資料夾或檔案清單。 二,進度排序. 既然有了目錄頁可以幫我快速索引到每個專案需要的檔案,那麼換句話說,我就不用花太多心力,一定要一直去維護每一個資料夾與檔案的整齊。 資料夾只要維持基本的邏輯分類,花最少時間整理就好。 我的方法是,利用之前提過的「 一看就能採取行動的檔案命名技巧:我的兩大檔名規則 」,不過我現在只採取第一種命名規則,就是 利用數字幫專案資料夾排序 。

  4. 2016年10月7日 · 我做錯時這樣做筆記. 作者: Esor Huang 10月 07, 2016. 延續這個筆記術系列的前一篇文章「 [筆記術-2] 改掉畫重點與抄筆記習慣,寫與說的筆記更有效學習 」,上一篇我提到比起抄他人的說法,寫下自己的說法更有用。 今天讓我們更進一步,討論當面對自己的錯誤時,如何利用「實驗筆記」的技巧,幫助自己「正確且高效率的犯錯」。 犯錯? 是的,你沒看錯,沒有犯錯通常無法找到更好的方法,但也不是說拼命犯錯的人就一定會不斷進步,這裡面的兩個關鍵在於: 是否學會正確的去犯錯? 是否能高效率的避免重複犯錯?

  5. 2016年8月27日 · 1. 沒心情做這件事情? 那就拖延他,去「做其他事」 那麼,來看看我怎麼用拖延對付拖延。 我常常會在要開始做一件表訂之事時,就開始覺得心情低落,缺乏鬥志,當然這些都是藉口,事實上就是我沒心情去做那件表訂之事,這時候怎麼辦? 那就拖延他吧! 我會趕快去找另一件想做的事情來做。 而因為我拖延了原本一件重要事情的罪惡感,我或許會更認真專注去做另外一件想做的事情,而且還把他做得很好! (這通常發生在,工作上有一篇文稿暫時沒心情寫,於是換去寫一篇部落格文章,結果寫出一篇我自己跟讀者都很滿意的文章。 拖延最大的問題不是沒有完成表訂之事,而是「什麼都沒做」! 去做你想做的事情,比現在什麼都不做好。

  6. 2018年2月18日 · 我目前主要是使用手機上的「 訊飛輸入法 」來做語音轉文字 ,因為它可以自動辨識斷句與標點符號,而且聲音距離手機遠一點時也能辨識,整體的效果我最滿意。 (不過使用這類輸入法工具時,也要認知到輸入資訊被第三方處理的可能風險) 我會搭配有結合麥克風功能的 iPhone 附贈耳機,這樣就能在自由的行動時,同時進行語音轉文字記錄。 接下來說不定我會買個藍芽耳機麥克風,讓我的行動更自由。 我通常都是打開 Evernote 筆記 App ,切換到 「訊飛輸入法」,只要保持螢幕開啟,就能持續地進行語音轉文字的記錄。 在實際的使用情境上,首先要提醒大家,不要在會干擾他人、對自己有風險的情境中做這些事情。 例如我不會在開車時這樣做,也不會在照顧孩子行動時這樣做。 那麼我的使用情境有哪些呢?

  7. 2016年10月15日 · 我讀一本書的第一個步驟,就是「 先閱讀背面的意思 」,而且這樣其實會讀得更快! 我有時會兩天就看完一本書,但依然會掌握「深讀」的要領,所謂的深讀,就是要能閱讀這本書背後在講什麼,為什麼作者要這樣思考? 背後是什麼問題? 是什麼背景? 他推演出這樣的結論的思考過程是什麼? 作者分析的邏輯、想法、個性是什麼? 所以深讀「 不是抓出重點 」的閱讀方法。 例如當你看我這篇文章時,很簡單可以抓出「深讀、反芻、拆解」三個「重點」。 但如果我來讀自己這篇文章,我會想到「 Esor 思考的是要怎麼解決讀書可以對自己產生更多真實幫助的問題」、「 Esor 思考的是讀書並非要照著書去做,而是透過與書對話來自我改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