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2015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 民主黨 派李永成到 烏溪沙 參選,選區範圍包括 烏溪沙 、 雅典居 、 銀湖天峰 及 迎海 第一至五期。 對手是 民建聯 黨員 蕭震然 ,最後李以1,567票當選,而蕭則得到1,121票。 其後李永成跟隨 前綫系 其他成員因 將軍澳 都善 選區爭議,於2018年12月退出民主黨 。 2019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李永成取得六成選票,多於 民建聯 吳卓璟 及無黨派候選人 蔡佳鏗 而成功連任。 李永成於2021年7月7日宣佈辭任沙田區議會( 烏溪沙 選區)議員,即時生效。
      zh.wikipedia.org/zh-hk/李永成
  1. 其他人也問了

  2. 李永成 (英語: Wilson Li Wing-shing ,1975年5月18日 — ), 香港 政治人物,前 民主黨 副主席及前 沙田區政 成員,前 香港 沙田區議會 烏溪沙 選區議員。 從政. 畢業後任 鄭家富 議員助理,2005年起任 劉慧卿 辦事處總幹事。 2007年區議會選舉 ,當年前綫成員的李氏到 第一城 選區參選,最終落敗。 2008年11月23日, 前綫 通過與民主黨合併,李隨後加入 民主黨 。 201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李氏在2011年區議會選舉,出選 華都 選區接潘忠賢棒,最終落敗。 2015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 民主黨 派李永成到 烏溪沙 參選,選區範圍包括 烏溪沙 、 雅典居 、 銀湖天峰 及 迎海 第一至五期。

  3. 李永成 (英語: Wilson Li Wing-shing ,1975年5月18日 — ), 香港 政治人物 民主黨 副主席及前 沙田區政 成員,前 香港 沙田區議會 烏溪沙 選區議員。 從政 [ 編輯] 畢業後任 鄭家富 議員助理,2005年起任 劉慧卿 辦事處總幹事。 2007年區議會選舉 ,當年前綫成員的李氏到 第一城 選區參選,最終落敗。 2008年11月23日, 前綫 通過與民主黨合併,李隨後加入 民主黨 。 201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李氏在2011年區議會選舉,出選 華都 選區接潘忠賢棒,最終落敗。 2015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 民主黨 派李永成到 烏溪沙 參選,選區範圍包括 烏溪沙 、 雅典居 、 銀湖天峰 及 迎海 第一至五期。

    • 歷史
    • 選舉
    • 派系
    • 前成員

    主權移交前

    民主黨前身為李柱銘、司徒華、楊森、劉千石、張文光、何俊仁、李永達、陳偉業、吳明欽等人因應1991年首次立法局直選而創立的港同盟,1990年4月23日成立,是第一個全港性政黨。1991年在與匯點「聯票效應」下贏得18個直選議席中的14個,擁有超過九成得票率後,港同盟成立議會內第一大黨,民主派風頭一時無兩。1994年港同盟及匯點合併,組成現今的民主黨。港同盟與較中間路線的匯點合併組成民主黨,當時有輿論認為此舉可藉匯點與北京政府的友好關係(當時匯點主席張炳良受聘於北京為港事顧問)重建民主派與北京政府因六四後破裂的關係,但亦有輿論不看好這段政黨婚姻,譏之為「有性無愛」(只為選舉實利,不存共同理念),認為合併只是為應付彭定康政改方案,香港主權移交前最後一屆的立法局選舉。 民主黨建黨之初是以整合本地民主派為目標,成員中有不少人原來都是其他壓力團體的成員。政綱方面,除了推動真普選,也着重環保及監察政府。及後不少前學生組織幹事加入民主黨,使黨內形成三股不同勢力:相對比較保守和右傾的原港同盟人馬、原匯點成員、以及激進的左傾學生勢力。這三股勢力之間的磨擦,成為了日後民主黨分裂的導火線,而陳財喜則於退...

    主權移交後

    民主黨在1997年後,曾經是立法會第一大黨,亦是市民支持度最高的政黨,於1998年第一屆立法會選舉,民主黨在直選議席中得票率43%,20席中取得了9個直選議席,連同功能界別共13席。雖維持立法會第一大黨地位,但選舉制度由以往單議席單票制變成名單比例代表制,受制於選舉制度,僅佔總議席22%。 隨着時間發展,黨內漸漸陷入派系及路線之爭;先有1998年黨內少壯派借換屆選舉,拉倒「匯點派」的張炳良,推舉了劉千石取代成為副主席;繼於1999年就應否將「支持設立最低工資」納入黨綱少壯派再與主流派激烈辯論,少壯派指主流派路線偏離基層,有關提案最後在會員大會上被否決;2000年立法會選舉又因資源分配、選舉名單排名而內訌,陳國樑先宣佈退選,後再退黨。(另外,梁雪冰亦和陳國樑在同年退黨。)同年6月劉千石因同時持有民主黨和前綫的會籍,遭民主黨革除黨籍;2001年1月馮智活退黨、與陳國樑等組織「社會民主論壇」,其餘少壯派開始縕釀退黨;2002年2月「匯點派」張炳良、馮煒光等成立「新力量網絡」,為日後張炳良退黨埋下伏線;2002年4月,有參與「社會民主論壇」等十多名少壯派黨員包括陶君行、梁永權、徐百弟等正...

    和前綫合併

    2008年10月9日,民主黨中常委羅致光回應明報查詢時承認民主黨中委會通過合併前綫決定,將於2008年12月實行,而兩黨在10月12日假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九龍會所進行記者會,並由民主黨主席何俊仁及前綫召集人劉慧卿並同宣佈進入合併程序,兩黨合併將會在11月完成,但解散前綫的方案被原前線會員否決。民主黨將邀請全體前綫成員加入,並可即時成為基本黨員。此舉將會是民主派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後最大規模的整合活動。 劉慧卿於2008年12月14日成功當選成為民主黨副主席,成為民主黨史上首位女性立法會議員及副主席,民主黨在立法會的議席增至9席,區議員增至60席。

    1998年立法會選舉

    在1998年第一屆立法會選舉,選舉制度由以往單議席單票制變成名單比例代表制,受制於選舉制度,民主黨在直選議席中得票率43%,取得了9個直選議席,連同功能界別共13席。雖維持立法會第一大黨地位,但僅佔總議席22%。

    1999年區議會選舉

    在1999年第一屆區議會選舉,民主黨派出183人參選,共86人當選,當選率僅49%,比1994年的56%當選率為低,其中立法會議員李華明挑戰民建聯時任議員失敗;但總議席增加,維持區議會第一大黨。

    2000年立法會選舉

    2000年舉行的第二屆次立法會選舉中,民主黨首次於新界東、西兩區分拆名單參選,結果共取得10個直選議席,地方直選每區各兩席,但由於投票率下跌,民主黨得票率大跌超過10%,核心成員李永達在新界西意外落敗,在九龍東得票更被民建聯超越。連同功能界別,維持13席。其後劉千石因雙重黨籍事件及陳偉業退黨,民主黨在立法會剩下11席。

    民主黨主要派系包括: 1. 主流派:一般指原由港同盟過渡至民主黨之成員,主要成員有何俊仁、單仲偕、楊森、涂謹申、李永達。一直把持及控制黨內事務,被外界批評為「大佬文化」。但自前綫派劉慧卿當選主席後,所謂的「大佬文化」已經不存在。 2. 匯點派:一般指原由匯點過渡至民主黨之成員,但並不包括有份創立港同盟之成員,如楊森。匯點派主張民主派走入建制及對中共主張「又傾又砌」之路線,亦曾發表立場較建制的言論。如前成員張炳良曾指民主派應參與「小圈子選舉」、陳財喜更參選臨時立法會等。以上成員於退黨後更立即轉投建制派,曾經主要成員包括黃成智、狄志遠等。隨着於2012年立法會選舉李華明不尋求連任及黃成智連任失敗,匯點派勢力大大減退。 3. 前綫派:一般指原由前綫過渡至民主黨之成員,成員主要集中在新界東,如劉慧卿...

    轉投其他泛民政黨或以獨立民主派人士繼續活動

    1. 陳偉業:現為人民力量成員,社會民主連線前成員,荃灣區議會前區議員,前立法會議員。 2. 陶君行、曾健成:現為社會民主連線成員。 3. 黎志強、容溟舟、王德全:現為公民黨成員。 4. 陳琬琛:前公民黨成員,現為荃灣區議會議員及主席。 5. 范國威:新民主同盟前召集人,前立法會及區議會議員。 6. 任啟邦、梁里、何淑萍、陳竟明、關永業、林少忠、陳惠達、劉其烽、黃良喜:曾為新民主同盟成員。 7. 區諾軒:南區區議會利東一前區議員,前立法會議員。於2017年退黨,退出後仍與民主黨保持密切關係。 8. 區鎮樺、區鎮濠、文念志:現為區政聯盟成員。 9. 鄭家富:現任將軍澳民生關注組顧問,前立法會議員。 10. 何致宏:曾為維多利亞社區協會成員,前中西區區議員。 11. 郭平:離島區議員,於2017年6月退黨。 12. 任萬全:前大埔區議員,於2019年香港區議會選舉中連任失敗,成為該屆唯一一名落敗的時任民主派區議員。 13. 葉建源:前任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副會長,前立法會議員。 14. 屯門區議會前恆福區議員朱順雅,然而在正式上任之前朱順雅和林頌鎧卻退黨,被指與新一屆屯門區議會主席選...

    轉投建制派或加入政府

    1. 羅致光:香港前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前任扶貧委員會成員,前任香港行政會議官守議員,前立法會議員。 2. 張炳良:香港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前香港行政會議官守議員及非官守議員,前立法局議員。 3. 馮煒光:前南區區議會海怡西區議員,前政府新聞統籌專員。 4. 劉千石:前立法會議員,曾為香港職工會聯盟主席,現已轉投建制派。 5. 陳財喜:新世紀論壇成員。2019年香港區議會選舉中連任失敗,結束其區議員生涯。 6. 黃耀聰、譚惠珍、盧慧蘭、劉偉倫、羅舜泉:香港經濟民生聯盟成員,均曾任區議員。 7. 周奕希:曾任區域市政局副主席和葵青區議會主席及副主席。2019年香港區議會選舉中連任失敗,結束其區議員生涯。 8. 林頌鎧:屯門區議員。 9. 狄志遠:現任新思維主席,立法會議員。 10. 黃成智:曾為新思維成員,前立法會議員。

  4. 2018年7月24日 · 烏溪沙當區區議員民主黨李永成認為選管會拆西唔拆東做法奇怪李永成:「海嵐選區爆冷李永成指本身在馬鞍山加設新選區不屬大熱門」,他自己預計將會是水泉澳邨碩門邨及火炭。 李永成前兩者正確,但第三個新增選區是馬鞍山的「海嵐」,他認為是「爆冷」。 「海嵐」由現屬民建聯招文亮的「鞍泰」,抽出嵐岸、嘉華星濤灣及海典灣,以及工黨葉榮的「頌安」抽出天宇海及觀瀾雅軒組成,選管會指假如不作重新劃界,「鞍泰」及「頌安」均會超出法定人口上限。 (兩區預計合共有43,089人) 不過李永成對新增「海嵐」感到奇怪,以人口計算,馬鞍山本身增加選區的機會很微。 李永成認為就算要加,亦應是其「烏溪沙」選區先於「海嵐」。 他指烏溪沙區近年多了住宅入伙,人口由1萬6千人上升至超過2萬人。

  5. 2023年4月17日 · 社運. 週一 2023-04-17 獨媒報導. 【初選47人案趙家賢稱無規定以投票達共識戴耀廷會私下游說 指李永成為民主黨代表惟辯方指已離黨. 【獨媒報導47人涉組織及參與民主派初選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16人不認罪17日踏入審訊第44天趙家賢繼續接受盤問確認各區各有共識惟就如何達成並無任何規則。 法官關注如何處理分歧,趙指戴耀廷會邀請各方講解想法,會後亦會私下游說,「佢揸住架 MINI Cooper 可以周圍走」;又指若仍未能達共識,投票可算是「解決死局」的做法,惟承認從沒規定採納「少數服從多數」原則。 趙又供稱第二次新東會議民主黨代表是李永成,惟辯方指李於2018年底、2019年初已退黨,趙指「完全冇印象」,向法官和辯方表示「唔好意思」。

  6. www.wikiwand.com › zh-hant › 李永成李永成 - Wikiwand

    李永成( 英語:,1975年 5月18日 — ),前香港 民主黨副主席及前沙田區政成員前香港 沙田區議會 烏溪沙選區議員。 Quick facts: 李永成 , 沙田區議會議員, 前任, 繼任, 選區...

  7. www.wikiwand.com › zh-hk › 李永成李永成 - Wikiwand

    李永成香港政治人物前民主黨副主席及前沙田區政成員前香港沙田區議會烏溪沙選區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