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开放时间. 旅游提示. 交通提示. 6 邻近景点. 发展历史. 播报. 编辑. 李郑屋汉墓博物馆(5张) 1955年于李郑屋邨发现的汉墓1955年8月香港政府为应付市民对公共房屋的需求计划在李郑屋村兴建徙置大厦。 当建筑工人进行夷平山坡时,无意发现了一个东汉墓穴。 香港大学 中文系系主任林仰山教授(Frederick Sequier Drake,1892-1974)于是带领学生前往研究发掘。 据当年的老街坊回忆,在汉墓正式出土前,曾有建筑工人用外衣包著古物运离现场。 [1](详见1955年8月11日《 星岛日报 》)参考了林仰山等考古学家评估后,香港市政局加建了钢筋水泥硬壳,以保护汉墓受风雨侵蚀。

  2. 免费. 交 通. 天星码头乘2线巴士前往. 古墓简介. 从墓室的形制、墓砖铭纹及出土文物等推断,该墓应建于东汉时期,即公元25年至220年。 1988年李郑屋汉墓被列为法定古迹得以永久保存为了稳定汉墓内部的湿度和温度减缓墓室的损耗墓室不对外开放但观众可以透过装嵌在羡道门口的玻璃窥探古墓的内貌。 汉墓旁边是展览馆,除了展出从汉墓出土的陶器及青铜器外,还设有「李郑屋汉墓」和「华南汉文化」两个展览,利用文字、图片、照片、地图、录像和模型等辅助展品,介绍汉墓的地理环境、发现经过和墓室结构,观众更可从中了解汉代 (公元前206至公元220年)华南的社会文化特色 。 门票:免费. 交通: 李郑屋古墓(5张) 长沙湾地铁站沿东京街向北走5分钟左右就到了,或者由天星码头乘2线巴士前往。

  3. 0. 李郑屋汉墓. 播报 上传视频. 李郑屋汉墓博物馆文物.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 ,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 吧! 李郑屋汉墓是李郑屋汉墓博物馆文物位于香港的李郑屋汉墓是香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座汉代墓葬其结构出土器物及墓砖上的文字清晰地揭示了香港这片土地早在2000多年前就隶属于番禺县的事实。 李郑屋汉墓于1955年8月在香港政府兴建徙置大厦时被发现。 由于这一带曾是客家人“李屋村”与“郑屋村”的聚居地,而墓室所属也已难考究,故称之为“李郑屋汉墓”。 [2] 中文名. 李郑屋汉墓. 地理位置. 香港. 所处时代. 汉代. 发现时间. 1955年. 李郑屋汉墓是一九五五年平整地盘兴建 李郑屋邨 时由建筑工人发现的砖室古墓。

  4. 中文名. 李郑屋. 类 别. 陵墓. 发现时间. 1955年. 朝 代. 汉墓旁边是展览馆除了展出从汉墓出土的陶器及青铜器外还设有李郑屋汉墓华南汉文化两个展览利用文字图片照片地图录像和模型等辅助展品介绍汉墓的地理环境发现经过和墓室结构观众更可从中了解汉代 (公元前206至公元220年) 华南的社会文化特色。 李郑屋汉墓是1955年政府在李郑屋村夷平山坡,兴建徙置大厦时发现的。 从墓室的形制、墓砖铭纹及出土文物等推断,该墓应建于东汉时期,即公元25年至220年。 1988年李郑屋汉墓被列为法定古迹,得以永久保存。 为了稳定汉墓内部的湿度和温度,减缓墓室的损耗,墓室不对外开放,但观众可以透过装嵌在羡道门口的玻璃,窥探古墓的内貌。

  5. 邨是中国香港的一个公共邨,位于香港九龙深水埗区长沙湾北面,与苏邨为邻,与白田邨及石硖尾邨隔山(笔架山山脚)相望,是香港其中一个历史悠久的公共邨,于1980年代全面重建,新建楼宇于1984年入伙,其后于2002年于租者置其计划第5期把邨内部份单位出售予租户,现由业主立案法 ...

  6. 唐朝墓志铭. 瓛及妻郑氏墓志是瓛和妻子郑氏的合葬墓碑上的墓志铭,后由人从墓碑上拓下来的书。. 作品名称. 瓛及妻郑氏墓志. 作 者. 佚名. 创作年代. 唐证圣1年 (695)8月9日. 作品出处.

  7. 中文名. 汉广陵王墓博物馆. 地 点. 蜀冈古城遗址南缘. 竣工时间. 1986年. 占 地. 27000平方米. 目录. 1 展览与藏品. “黄肠题凑” 曲江垂钓. 王后寝宫. 细君思乡. 广陵王地宫. 汉代 扬州 为江南重镇,汉武帝特派其子 刘胥 管理扬州,刘胥死后享受王侯葬制--“ 黄肠题凑 ”。 其棺保存完好,三椁两棺,规模宏大,稳重壮观,构件比例协调严谨,尤其是“黄肠题凑”是我国汉代葬制中完好保存的孤例,同期发现的刘胥王后墓也于近期正式对游人开放。 展览与藏品. 播报. 编辑. “黄肠题凑” 是帝王一级使用的椁室,等级最高。 即椁室为四周用柏木枋(即方形木)堆成的框型结构。 黄肠是指黄心的柏木,即堆垒椁室所用的柏木枋木心色黄。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