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長洲女孩揚帆登上奧運頒獎台的堅毅精神,成為家傳戶曉的傳奇故事。 淡出體壇後,李麗珊到了澳洲進修,嫁給並肩作戰的隊友黃德森,成為兩名女兒的母親。 多年來,她一直以金牌運動員身份發揮影響力,支持香港體壇盛事,包括在2008年北京奧運香港區火炬接力賽,擔任第一棒火炬手。
      www.ourchinastory.com/zh/2101/香港歷史奧運首金 「風之后」李麗珊揚威國際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16年7月29日 · 1996年是香港最壞年代,八仙嶺與嘉利大廈兩場大火奪走半百條人命;內地旗兵橫行金舖,持AK47與警員駁火場面屢屢成為頭條新聞;回歸在即,人心出現前所未有散渙,外國護照及居英權成為大部分港人極力追求「護身符」⋯⋯偏偏在這一年,滑 ...

  3. 2004年雅典奧運會,是李麗珊的最後一次奧運會,在這次比賽,她開始時搶佔前列,但到了第五場賽事,被大會裁定偷步,最後只能屈居第四名,錯失再度為港贏得獎牌機會。

  4. 在經理人和男朋友的伴隨下,珊珊(San San)動作迅速地從頭到腳換了一身Nike運動裝,海風和驕陽似乎並未在擁有矯健卻不無均勻身段的她身上留下太多的侵蝕,不施脂粉的臉上嵌着輪廓分明的五官,配以色澤明亮並具質感的柔滑膚色和笑起來嘴邊若隱若現的

  5. 2004年雅典奧運會,是李麗珊的最後一次奧運會,在這次比賽,她開始時搶佔前列,但到了第五場賽事,被大會裁定偷步,最後只能屈居第四名,錯失再度為港贏得獎牌機會。

  6. 2021年7月29日 · 李麗珊在奧運百周年之際,在美國亞特蘭大奧運創造歷史,為香港首奪奧運女子滑浪風帆金牌,實現「零的突破」,猶如對港人打了一支「強心針」,振奮社會士氣。 李麗珊1970年在長洲出生,1989年成為港隊代表,1996年奧運奪金時26歲。 她之後雖未能於2000年悉尼及2004年雅典奧運奪獎,但其代所表的體育精神深深影響着一代香港人。 李麗珊於2004年雅典奧運後退役。 (圖片來源:AP) 李麗珊是長洲島民,自小跟隨舅父黎根學習滑浪風帆,由於家裏有十兄弟姊妹,加上父親早逝,自小練就出獨立個性。 1996年美國亞特蘭大奧運,李麗珊在前6場均未曾跌出前4名位置,最終在第8場奪得第一名,鎖定冠軍,為香港摘下有史以來首面金牌。 (圖片來源:Getty) 昔日做事但求合格 李麗珊感謝舅父磨練.

  7. 1996 年,李麗珊為香港贏得首面奧運金牌,在電視上一句「香港運動員唔係垃圾」激動人心,金句至今依然撼動,鼓舞「疫」境中的七百萬香港人。 運動員就是激昂壯志,以及堅毅不撓的精神。 縱使面對逆境,總有乘風破浪之力。 今期我們再次訪問李麗珊,看看香港首位世一對香港體壇的看法、回顧自己運動員生涯,以及當全職母親的體會。 Text: Goosie Lam. Photo: Raymond Chan. Special Thanks: The Murray Hong Kong for the perfect location. J: Jessica Ng S: Shan Shan. J: 疫情令時間概念變得模糊,我們都記得上次見面的情景,卻想不起到底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8. LEE Lai Shan. 李麗珊暱稱「珊珊」,生於香港,為長洲原居民,著名滑浪風帆運動員。 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她為香港取得首面奧運會金牌,帶來香港在 奧運獎牌榜零突破,被香港傳媒冠以「風之后」美譽。 李麗珊自幼跟隨舅父黎根學習滑浪風帆,由於家裏有十兄弟姊妹,加上父 親早逝,培養出獨立個性。 李麗珊少年時自封是「7分珊」,凡事往往只付出七分力,但求合格。 有 幸舅父對她有要求,推薦她進入港隊,逼使她進步,才有後來成就。 當 上運動員後令她明白,出七分力,在十個人當中只能佔中游,永遠不能奪 得冠軍。 1989年,李麗珊成為香港代表隊成員,翌年已於北京亞運滑浪風帆取得 銀牌,1993年更在日本柏崎舉行世界錦標賽,勇奪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