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4月25日 · 期指即指數期貨,是期貨的一種,只不過所對應的產品不是商品或個別股票,而是股票指數。 在香港,一般說的期指就是恒指期貨(恒生指數期貨),另外還有國指期貨(恒生中國企業指數期貨,即H股指數期貨)等等。 延伸閱讀: 投資衍生工具點玩法? 認識期貨、期權、窩輪、牛熊證. 期指玩法. 買賣期指是對指數未來走向的預測,投資者買入期指(買升),即代表看好指數,指數升就會有錢賺。 相反,若投資者看淡指數後市表現,沽出期指,指數跌就有錢賺。 期指報價. 期指買賣價由市場決定,若較多人看好,買賣價會高於恒指,稱為「高水」。 若較多人看淡,買賣價低於恒指,就是「低水」。 此外,期指是個「零和遊戲」,有人賺錢就有人輸錢,即是說,你買了一張期指升,就要有人買一張期指跌。

  2. 香港反向ETF選擇. 現時香港有14隻反向ETF在港交所上市,相關指數大多為恒生指數,另有亦有追蹤恒生中國企業或 美股 標普500指數等的反向ETF。 由於反向ETF的持倉主要為衍生工具,如期權、期貨、掉期合約等等,其開支比率會較普通ETF高,如FI二南方恆指. (07500)的管理費就為1.50%。 不過,本港反向ETF選擇不多,有興趣的投資者可以選擇 美股ETF ,更有3倍槓桿的反向ETF。 以下為香港反向ETF及代號: 延伸閱讀: 美股入門 | 美股開市時間、美股盤前盤後交易入門教學. 投資反向ETF的好處. 對香港市場而言,反向ETF算是比較新的衍生工具,以補充牛熊證和窩輪的不足,吸引另一類的投資者或投機者。

    • 「熊一」調整現警號
    • 「熊二」最易觸發恐慌性
    • 「熊三」

    「熊一」與「牛一」相反,於「熊一」市況內,市場都認為是次跌浪都應該只是牛市的調整,這方面是基於投資者向上的憧憬並未破滅,亦是市場最考驗炒家功夫的一個臨界點。加上,熊市第一期出現在市場投資氣氛最高漲的情形下,當時市場絕對樂觀,投資者對後市完全沒有戒心,相信大市將會繼續大幅再升。 正當所有投資者瘋狂沉迷於股市的上升之際,先知先覺的醒目資金已開始撤離市場,而且當時市場的交投雖然仍十分熾熱,情況有如2015年7月,但已呈現逐漸下降的傾向。因此,熊市的第一期可說是「出貨期」,當大市再創新高,而成交卻沒法同步創出新紀錄之時,大跌便屆隨時出現。 相關閱讀:【股災先兆?】盤點9大股市傳統民間智慧!

    「熊二」與「牛二」相反,經過一連串的沽壓後,市場認為牛市其實未過去,市場樂觀情緒「死灰復燃」。但唯一分別的是,各公司的盈利其實已經有跡象轉差,隨著資產價格向上但盈利向下,估值又再上升,另一個跌勢正逐步醞釀。 加上,先知先覺的投資者已悄然離市,市場在樂觀之餘,開始隱隱感到有點不妥,這時侯市場出現一些芝麻綠豆的小事情,都會觸發「恐慌性拋售」。經過一輪瘋狂恐慌性拋售之後,投資者覺得跌勢似乎有點過分,而且目前上市公司以及經濟環境和股市此較,未免是過於悲觀,於是大市出現一次較大幅的回升局面。而回升的幅度一般是整次跌市總跌幅的三分一至二分一之間。

    「熊二」的反彈浪可能持續數星期至數個月之久,在經歷這種短暫樂觀過後,投資者發現各公司盈利或實際經濟都在收縮中,如公司業績倒退、財政困難、停牌清盤等消息接二連三地出現,整個經濟陷入極度不景氣中。 在熊市第三期中,大市持續下跌,但跌勢並沒有加劇,俗稱「陰跌」,另外,下跌的股票大多集中在業續一向有保證的藍籌股和成長股身上;那些二、三線低質股份,可能在熊市第一期與第二期時已經跌夠,因此再跌幅度減少,甚至不再下跌,跌勢全都集中在優質股。 整個「熊三」歷時約半年至一年,但跌幅是整個熊市最大最急的,跌幅可達40%至70%。但同時,有遠見的投資者已開始有耐性地作出選擇性吸納,市場這時正處於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很快地黎明又會再次出現。 作者簡介: 萬賢 現職香港證券投資分析員,曾任職本港報章財經記者。 相關閱...

  3. 沽空 (Short Sell) 的意思就是先借入股票沽出,然後再在低價時買回股票歸還,令投資者在股價下跌時仍能獲利。 究竟沽空如何賺錢? 散戶如何借貨沽空股票? 沽空對股價有甚影響? 沽空股票有甚麼風險? 即睇 MoneyHero 沽空教學。 甚麼是沽空? 「沽空」的意思就是指,投資者手上並沒有相關股票,而是先沽出借來的股票,然後在低位買回並歸還。 沽空是投資者看淡某隻股票的操作。 具體操作為,投資者在券商開立沽空戶口,向券商借入某隻股票(需存入指定按金及支付利息),將其賣出套現。 待一定日子後,再重新買入該股票,把股票歸還(即平倉),從中賺取差價。 不過,若投資者判斷錯誤,股價不跌反升,便會虧損。 沽空比率,即指在該證券的總成交金額中,沽空金額佔多少比例。

  4. 日本城經營25年,現已成為家傳戶曉的品牌,在香港已開設超過200間門市,在家品零售市場獨佔鰲頭。 自2004年起,日本城屢屢獲獎,包括「超級品牌」、「優質服務商標」和「亞太500大連鎖店」等獎項,2006年又參加了「香港Q嘜優質服務計劃」,獲頒發優質服務奬項榮獲「正牌正貨」,確立其優質品牌的地位。 2013年, 日本城 母公司國際家居零售公司上市,市值一度高達20億港元,去年公司收入更高達19.51億。 究竟劉栢輝是如何將 日本城 變成眾所周知的家庭用品店呢? 因時制宜 隨機應變. 創辦人劉栢輝和拍擋早於1991年在北角開設第一間 日本城 店舖,初期以「均一價」作招徠,所有貨品均以10元出售,深受顧客歡迎,成功在家品市場中取得一席位。

  5. 香港現行法例並無明文規定破產人不可以借貸。 但破產人士取得貸款時沒有披露有破產令在身就是犯法。 根據香港法例第6章<破產條例>第131 (1)條, 如正接受破產監管的人單獨或聯同任何其他人,而從任何人獲得HK$100,或多於HK$100的貸款,而事前並無告知該人他是未獲解除破產的破產人,已屬刑事罪行,最高可判監兩年。 換言之,破產人士如有意申請貸款,無論是自己單獨借還是與人聯名借,都必須披露有破產令在身,否則犯法。 理論上,因現時無法例規定貸款機構不可以借錢予已破產人士,所以他們最後如批出貸款,亦是商業決定,並無犯法。 但現實操作上,銀行及財務公司會因應風險管理,都有一套守則,甚少會借貸予破產人士。

  6. MoneyHero. 2021年是MoneyHero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伴隨著香港市民,過去8年MoneyHero一直致力提升港人理財知識和能力。 疫情影響和改變生活,港人需要不同的理財技能和工具渡過艱難時刻,MoneyHero推出全新形象,包括新品牌標誌和標語等,伴大眾一起升級裝備自己,積極面對未來經濟變化。

  1. 相關搜尋

    杜琪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