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東亞銀行人民幣定期存款利率 相關

    廣告

搜尋結果

  1. 2020年2月28日 · 東亞銀行00023高級外滙市場策略師葉澤恆預計人民幣在岸價兌美元短期內約在7算至7.05上落後向聚焦本周六2月29日內地公布2月份的PMI等數據畢竟受疫情重創而一度呈數據真空期各界緊盯最新狀況

  2. 2020年11月18日 · 比較各銀行現時人民幣定期存款利息最高可達10厘客戶須要將港元兌換為人民幣有關定存利息優惠由南洋商業提供優惠期至今年底。 【南洋商業銀行】 本金:等值3萬港元. 存期:七天. 年息:10厘. 【富邦銀行】 本金:等值10萬港元. 存期:七天. 年息:8.8厘. 【集友銀行】 本金:等值10萬港元. 存期:七天. 年息:6.5厘. 【滙豐銀行】 本金:等值3萬港元. 存期:七天. 年息:6.5厘. 【中銀香港】 本金:等值1萬港元. 存期:七天. 年息:5.5厘. 人民幣匯價走勢獲看好. 渣打中國宏觀策略部主管劉潔昨指,若中美關係改善,明年上半年在岸價兌美元有機會挑戰6.4新高。

  3. 2024年5月3日 · 人民幣定期存款有2.9厘低門檻起存短息最高16.88厘。 人民幣定存逼近3厘. 由於匯價波動大如果想留意人民幣產品定期存款是最穩妥的選擇近期銀行的人民幣定存推廣之中以南洋商業銀行較高年利率逼近3厘而且門檻低不但1000元人民幣可起存更不限新舊資金。 亦有銀行積極搶短息,1星期人民幣定存高達16.88厘。 人民幣定期存款大比併. 點擊圖片放大. +2. 發鈔行仍有2厘. 五一假期後,渣打銀行加了12個月人民幣存息,年利率由上圖的1.9厘加至2厘,與中銀香港看齊。 兩者同樣是1萬元人民幣新資金起存。 4間大型銀行之中,以恒生銀行較高,3及6個月都有2.1厘,但未見該行設12個月存期的優惠。

  4. 2023年11月4日 · 收息攻略. 發布時間: 2023/11/04 10:27. 最後更新: 2023/11/29 09:04. 分享: 銀行又到迎新季各大行新客戶定期存款優惠不斷更新甚至推出10厘8厘的活動但仔細看條款其實限制多多最常見的是存款金額設上限或需要同時購買指定銀行產品下表匯總了銀行最新高息定期迎新優惠滙豐1個月10厘︰存款上限1萬至400萬. 1個月10厘由大型發鈔行滙豐提供,屬證券戶口新客戶優惠,不過當然設下各種門檻,如果你只是「交易等級1」的客戶,即每月交易額100萬元以下,10厘存款的上限只是1萬元,即實際賺息約83元。 但如果你是「交易等級6」的客戶,每月交易金額高達4000萬元! 那麼10厘存款的上限就是400萬元,1個月賺息3萬多元。

  5. 2020年8月14日 · 自今年下半年開始各大小銀行陸續調減港元及美元定期存款利息但人民幣定存利息普遍沒變令人民幣定存利息比港元及美元定存利息高至少一厘或以上最近受離岸人民幣拆息扯升以及昨天8月13日人行在港推總額300億元人民幣下同央票的抽資效應七間銀行鬥加人民幣定期存款利息包括東亞00023招商永隆更連環推7個逾兩厘息計劃。 【人民幣走勢如何 話你知取決兩個因素: 按此 】 【人民幣走勢佳 瑞銀睇咩位: 按此 】 【話你知3個方法可用人民幣賺息賺價: 按此 】 欄名 : 存款收息. 人民幣 拆息 人民幣定期存款 港元定期存款 定期存款. 人民幣走勢獲市場看好,就連人民幣定期存款利息也比港元定期存款及美元定期存款吸引。

  6. 2018年8月1日 · 收息攻略. 發布時間: 2018/08/01 10:00. 最後更新: 2019/07/04 18:06. 分享: 人民幣定期存款利率截至2018年8月1日最新比較工銀亞洲提供的人民幣定存利率最高3個月6個月及12個月的年利率分別為3.6厘3.9厘及4.1厘但最低存款額要50萬元若以定存額1萬元3個月短期存款計仍以信銀國際提供的年利率最高為3.15厘人民幣定期存款利率一覽. 欄名 : 收息之選. 相關文章. 【理財儲蓄】人民幣走勢弱 定存憂賺息蝕價. 2018/07/19. 【理財儲蓄】人民幣走勢弱 定存憂賺息蝕價. 【理財儲蓄】人民幣貶值賺息蝕滙 教你3招自保. 2018/07/20. 【理財儲蓄】人民幣貶值賺息蝕滙 教你3招自保. 最新專欄文章 更多.

  7. 2020年9月15日 · 比較各大銀行人民幣定期存款利息以一年期存期計暫以年息2.65厘最高人民幣定期存款是否穩賺不賠有3大利好原因支持近數月人民幣滙率升勢未止連銀行的人民幣定期存款年利率亦掀起加息戰多間銀行均調高人民幣定存利率以一年存期計算集友及招商永隆登人民幣高息王存1年有2.65厘入場費同為10萬元人民幣。 此外,甚至連印度銀行ICICI亦全面加息,旗下一年長息新報2.35厘,打入長息榜三甲列。 專家以3大主因,料高息搶存戰將持續,包括: 1.人幣資產需求旺,如內地A股及債市吸引外資流入; 2.中外業界爭相上調人幣預測,續吸引有閒資族轉投造定存; 3.本月底為季結及內地黃金周,在「雙節效應」下,令頭寸偏緊,銀行加息早作備戰。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