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港鐵路綫圖. 請點選下列路綫圖以瀏覽或下載PDF檔。 街道圖及位置圖. 大部份港鐵站內的大堂都設有街道圖,指示出港鐵站鄰近的酒店、文娛設施、購物中心、主要大廈及其最近港鐵站出入口。 站內也有位置圖指示站內設施。 港鐵站公共廁所,港鐵站 Wi-Fi,港鐵站自動櫃員機,「e分鐘著數」機,殘疾人士設施,港鐵車站設施,為視覺受損人士而設的設施,為聽覺受損人士而設的設施,為行動不便人士而設的設施,港鐵站出入口,客務中心,資訊中心.

  2. www.mtr.com.hk › ch › customer港鐵 > 東鐵綫

    東鐵綫為過境乘客提供舒適方便及可靠的乘車體驗乘客可經羅湖及落馬洲站前往深圳。 羅湖及落馬洲站分別與羅湖及福田口岸相連,乘客須留意相關的出入境管制站開放時間: 羅湖:每日上午6時30分至午夜12時. 落馬洲:每日上午6時30分至晚上10時30分. 了解羅湖及落馬洲站服務詳情,請按. 服務時間. 地圖. 此外,為提供安全及舒適的乘車環境,港鐵已推行 運載行李條件 。 機場快綫列車服務,機場站,香港國際機場,香港商業中心,機場鐵路,赤鱲角機場,中環,亞洲國際博覽館,博覽館站,青衣站,九龍站,香港站.

  3. 2024年5月23日 · 東鐵綫 (英語: East Rail Line )是 港鐵 其中一條營運中的鐵路路綫。. 其路綫色為淺藍色,連接位於 北區 的 羅湖站 、 元朗區 的 落馬洲站 及 中西區 的 金鐘站 ,並大致呈南北走向,路綫全長約47.5公里,共設有16個車站 [4] ,是香港境內第二長的重型鐵路客運 ...

    • 概觀
    • 路綫簡介
    • 歷史
    • 列車
    • 車務
    • 票務
    • 站牌
    • 月台安全門

    東鐵綫(East Rail Line)為結合本地及過境服務的港鐵市區綫,來往金鐘及羅湖/落馬洲,全長約45.8公里,設有16個車站,當中4個為轉綫站。路綫由港島北岸之金鐘站出發,經過設於灣仔北之會展站後,穿越維多利亞港海底隧道前往九龍半島南端之紅磡站,於途經九龍中部後進入筆架山隧道前往新界;離開隧道後穿越沙田、大埔、粉嶺及上水三個新市鎮,然後分出落馬洲支綫通往落馬洲站,主綫則繼續通往羅湖站。另於大學及沙田之間設有與主綫及火炭站平行之馬場支綫。

    目前東鐵綫是港鐵唯一一條提供頭等車廂與跨境列車服務的市區綫,在路綫圖上採用淺藍色為代表顏色;而此綫亦是現時唯一沿用九廣鐵路路綫名稱的重鐵路綫。

    作為香港首條通車的重型鐵路,東鐵綫早於1910年10月1日投入服務,名為「九廣鐵路(英段)」(Kowloon-Canton Railway (British Section)),簡稱「九鐵/九廣英段」(KCR/KCR(BS)),為香港及廣東省之間的區域鐵路。路線由九龍車站開出,經新界前往羅湖,連接中國境內之九廣鐵路(華段)。當時由港英政府轄下之「九廣鐵路局」(Kowloon-Canton Railway Department)負責管理在香港境內的路段,所有員工都是公務員。

    因為新界東人口急速上升,九鐵於80年代初期電氣化,並逐漸發展為通勤鐵路。1983年2月1日,九廣鐵路局正式脫離政府架構,改組為九廣鐵路公司,繼續營運貫通新界東與九龍市區的鐵路;到1996年易名為九廣東鐵(KCR East Rail,簡稱東鐵/East Rail/ER)。

    2007年12月2日,九鐵網絡與地鐵網絡合併,正式踏入港鐵新時代,九廣東鐵改稱東鐵綫,但有關鐵路資產則仍然是屬於九廣鐵路所有。

    時至今日,仍有不少香港市民仍然稱之為「火車」,而較老一輩亦會稱為「電氣化火車」即使東鐵綫延長至金鐘站後仍有出現,亦有網民說有人稱金鐘站為金鐘火車站,但不少網民不認同;部份小巴路綫將東鐵綫車站名為「火車站」,昔日部份九巴路線目的地亦曾使用「火車站」一詞,如「旺角火車站」。

    早期策劃

    九廣鐵路(英段)始於原來的「九廣鐵路」(中國稱為「廣九鐵路」),並是其中的一部份。早於1864年,曾在印度發展鐵路初期擔任重要角色的英國鐵路工程師 Macdonald Stephenson首先提出興建一條連接香港及中國內地鐵路的構思,可惜當時並未獲得北京的清政府與及在香港的主要商家支持,有關建議一度擱置。直到1890年代,香港與中國內地尤其廣州的貿易和交流越趨頻繁,加上歐洲列強擴展在華的勢力,使這個構思再度重提。清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清政府與英國議定修建九廣鐵路,後因英國正應付第二次波耳戰爭而中斷。至1905年9月立法局通過興建九廣鐵路後,英國在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 1907年)恢復九廣鐵路的興建計劃。 港英政府為了興建這條跨境鐵路,罕有地發行債券,在1907年舉債150萬英鎊,每張100鎊。同年7月九廣鐵路香港段率先展開工程,而廣東段則在1909年動工。經中、英雙方商定,以羅湖橋中孔第二節為界,分為華、英兩段。香港境內的路段(「九廣鐵路(英段)」)屬英方建造、管理及營運;而由深圳起到廣州的一段(「九廣鐵路(華段)」)是由中方建造、管理及營運,華段線路在1949年改稱廣深鐵路。

    通車初期

    九廣鐵路(英段)鐵路於1910年10月1日通車,由九廣鐵路局管理。通車初期車站包括九龍臨時車站、紅磡臨時車站、油蔴地車站、沙田車站、大埔車站、大埔墟旗站、粉嶺車站及羅湖臨時車站。當時為單線鐵路,除了九龍臨時車站外,所有車站均建有兩個月台。英段沿線並建有五條隧道,分別位於油蔴地車站以北(1號隧道)、筆架山(2號隧道)、馬料水以南(3號隧道)、馬料水以北(4號隧道)及大埔滘(5號隧道)。1911年10月5日,華段鐵路建成通車,華、英兩段鐵路接軌,九廣鐵路全線通車,來往九龍及廣州的廣九直通車服務開通,並清拆羅湖臨時車站。 通車初期九廣鐵路每日來回合共只有13班列車,當中由九龍前往廣州快車的行車時間為4小時19分鐘。 1912年4月1日,沙頭角支線落成通車。支線全線單軌行車,全長11.67公里,設有5個車站,客貨運兩用。然而因沙頭角公路建成後客量大跌,支線最後於14年後1928年4月1日停駛。 1913年,大埔墟旗站改為正式車站,大埔墟車站全面啟用。1914年3月1日,九龍車站(尖沙咀火車站)正式動工,整個車站亦於1916年3月28日全面啟用。1921年6月13日,紅磡臨時車站停用,並於其後拆卸,原址則發展為編組站,調度場及車廠。1930年5月16日,九廣鐵路(英段)增設上水車站,進一步吸納上水石湖墟市的客源。1938年5月1日,九廣鐵路(英段)增設摩打火車行走上水至大埔路段。 1941年12月8日,日軍南侵香港。英方撤軍時,由一列運送炸藥的火車埋下炸藥,將大部分橋樑及大埔隧道、筆架山隧道炸毀。日方於1944年1月8日完成修理整段九廣鐵路,重新復辦來往九龍及廣州的直通車。

    戰後發展

    1945年戰後,英國重新接管香港。當時九廣鐵路的情況相當殘破,英軍最初負起修復鐵路的責任,並從英國訂購12輛蒸汽機車,在1946年至1947年抵港。 1949年10月14日,由於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廣州,來往九龍及廣州的直通車受政治因素影響下停駛。華段改以深圳火車站為終點站,成為其後的廣深鐵路,而英段則改以羅湖車站為終點站,羅湖永久車站啟用。同年10月15日,和合石支線啟用,於每年的清明節和重陽節接載掃墓的乘客前往和合石墳場。 1954年,九廣鐵路局決定引入柴油內燃機車。1955年9月2日,九廣鐵路局邀請港督葛量洪爵士及其夫人慕蓮女士在尖沙咀火車站替首兩輛柴油機車進行啟用儀式。1956年4月27日,九廣鐵路(英段)一部軍用蒸汽火車頭(編號22)於紅磡車廠發生爆炸,釀成6名維修工人死亡,被視為九廣鐵路(英段)由蒸汽火車頭年代全面邁向柴油機車年代的導火線。事實上由翌年起,只有少部份蒸汽火車頭仍然服役,並提供後勤服務。直至1962年9月2日,柴油機車全面取代燃煤發動的蒸氣火車頭,九廣鐵路(英段)正式邁向柴油火車年代。 1956年9月24日,馬料水車站啟用,並於1966年12月11日改名為大學車站,以配合位於馬料水的香港中文大學成立。同年,大埔車站亦改稱大埔滘車站。1969年1月1日,油蔴地車站改稱旺角車站。 1973年,九廣鐵路局耗資4億港元展開英段雙軌化工程,向日本近畿車輛購買40輛客車,其中11輛頭等卡及29輛普通卡,以提升運載量,取代28輛戰前客車,而在同年開始亦把二等和三等車廂合併成為普通卡,同時把九龍總站由尖沙咀海旁遷至紅磡。全新九龍車站(現紅磡站)於1975年11月30日開幕。至於尖沙咀火車站在1978年6月7日拆卸,只保留鐘樓。 九廣鐵路(英段)在這段期間期間,共有四款標誌。

    現時東鐵綫使用37列9卡韓製列車(R-Train),繁忙時間表定運用不多於34列列車。

    港鐵在2012年12月14日批出沙中綫37列新列車及訊號系統採購合約。新列車由Hyundai Rotem Company在南韓設計、製造以及營運測試。每列列車有9卡車廂,配備多項比舊有列車更完善的設施,包括二極管(LED)車廂照明及動態路綫圖系統,而乘客資訊系統亦會採用27吋液晶體顯示屏(LCD)。

    首列新列車已於2015年第三季付運到港進行測試,新車已全面取代29列中期翻新列車及已調往屯馬綫的8列近畿川崎列車。此外,信號系統會更換成德國西門子Trainguard MT CBTC(合約編號:1152B),同時月台亦進行加固工程,以便加裝月台閘門。

    2015年7月3日,為配合沙中綫,第一列近畿川崎列車(D201/D203)調往西鐵綫。其後於八鄉車廠重編為八卡列車,以提升西鐵綫載客量及避免西鐵綫可用列車數目受重編工程影響而減少;第二列(D209/D211)於同年12月21日調離;到2018年5月1日,第三列近畿川崎列車(D221/D223)亦調離東鐵綫。餘下5列則繼續服役至2021年2月5日,最後一列(D225/D227)於當晚11時59分抵達上水站,隨後清客並返回何東樓車廠。

    2019年尾,有三列中期翻新列車分別因出軌(E81/E21)及被嚴重破壞(E82/E24、E92/E70)而暫停服務,導致可用列車數目減少,並間接令港鐵削減東鐵綫於繁忙時間的班次。有兩列經過重組車卡後能重投服務,但仍有一列需提早退役,有關車卡於2020年2月起陸續由貨車運離何東樓車廠。

    經過多番測試及再度延遲,港鐵於2021年2月1日公佈東鐵綫將於同年2月6日轉用新訊號系統,新列車亦將陸續投入服務。由當日起,餘下5列近畿川崎列車將會停駛,待新信號系統及新列車運作暢順後,陸續轉移至八鄉車廠進行重編工程。首列R-Train(D013/D015)於當日清晨5時40分由沙田站開往紅磡站。

    正常班次

    星期一至五(以分鐘計算)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非賽馬日賽事(以分鐘計算)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日馬賽事(以分鐘計算)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黃昏馬賽事(以分鐘計算)

    馬場站車務安排

    於星期三跑馬地馬場舉行賽事,沙田馬場開放作雙邊投注期間,東鐵綫絕大部份途經馬場的列車均來往上水(南行由羅湖/落馬洲開出)及金鐘。於散場時段,會安排列車於馬場站起載往金鐘。至於星期三沙田馬場舉行賽事,東鐵綫絕大部份途經馬場的列車均來往羅湖/落馬洲(南行由羅湖/落馬洲開出)及金鐘。於散場時段,會安排列車於馬場站起載往金鐘。至於週末於沙田馬場舉行賽事期間,入場時段會安排羅湖開出之南行列車途經馬場,北行列車則於金鐘開出並以上水為終點站。 此路綫提供實時列車服務資訊。

    車次代號

    主條目:車次 東鐵綫列車的車次編號由兩個地點字首再加四個數字組成。 東鐵綫載客列車車次由0001至6999,直通車列車車次由7000至7999,不載客列車車次由8000至8999,測試列車車車次由9200至9399,柴油機車車次由9400至9599。北行列車車次最尾數字是單數,南行列車車次最尾數字是雙數。例如: •AM0001為由沙田開往羅湖的首班北行載客列車 •JA0002為由沙田開往金鐘的首班南行載客列車

    車廂等級

    東鐵綫為港鐵唯一設有頭等車廂之路綫。 自九廣鐵路(英段)通車起,列車服務已分為頭等、二等及三等。後來九廣鐵路局將二三等合併為普通等,車廂等級在電氣化後仍獲保留,成為本港唯一設有頭等車廂之路綫。 現時每輛東鐵綫列車均有一卡為頭等車廂(往羅湖/落馬洲方向設於第4卡;往金鐘方向設於第6卡),車廂內設置軟座,而座椅間距較為寬闊,環境也較為舒適。乘客如欲乘坐頭等車廂,必須在入閘前購買頭等單程票、透過MTR Mobile或AlipayHK選定頭等二維碼車票,或在月台上之頭等核准機拍八達通卡以取得頭等核准。頭等車費即普通等車費加頭等額外費,而頭等額外費相等於該車程之成人單程車費。 請注意:乘客乘搭頭等車廂前必須取得頭等核准(經頭等核准機)、持有頭等單程票或選定頭等二維碼車票,頭等車廂內不設補票服務。如未持頭等單程票或取得頭等核准而被發現,須繳付附加費HK$1000(大小同價)。

    月台頭尾站牌

    部分車站月台的頭尾均設有上下兩個燈箱,九鐵時代兩個燈箱分別寫有車站名稱。兩鐵合併後,港鐵將燈箱港鐵化,現時只有上燈箱寫有站名,而下燈箱只有一張藍色板。

    橫式站牌

    九鐵時代已經存在,當時站牌為藍底白字(馬場站及電氣化中期的粉嶺站則為白底紅字),亦有出口指示(白底藍出)。兩鐵合併後,港鐵亦將站牌港鐵化,旺角東站曾經使用藍底白字及綠底白出。現時站牌為黑底白字,亦有出口指示(綠底白出),部分車站更印有出口編號。旺角東站、沙田站、粉嶺站和上水站的橫式站牌在翻新工程後全部拆除。

    直式站牌

    九鐵時代尖東站、大圍站和落馬洲站已經存在,而上水站在九鐵開通樂園快線後有一部分月台翻新亦隨之加設,乃藍底白字並以蒙納黑體及Casey表示,與西鐵車站站牌同款。兩鐵合併後,港鐵在其他東鐵綫車站加設,這種站牌底色為車站色系,白色字,較底部分畫有白色線及車站圈。其後,上水站和大圍站及原屬東鐵綫之尖東站直式站牌亦港鐵化,唯羅湖站於2013年5月初才後期加設直式站牌,落馬洲站則在2015年2月17日才更換。另外,落馬洲站站牌底部印有「往羅湖乘客 請在上水站轉車」及其英文。

    現時,東鐵綫金鐘站、會展站及紅磡站新月台已經裝有月台幕門,其餘車站則由2023年5月起陸續安裝月台閘門。本綫為港鐵唯一一個仍有車站未完成安裝月台安全門的重鐵路綫。

    港鐵表示,東鐵綫安裝月台閘門存在多個困難:

    •部分東鐵綫車站月台位置有弧形彎位,令月台與列車之間空隙較闊

    •TBL訊號系統有較大局限,加上舊列車動力及制動系統性能較差,令列車難以配合閘門位置

    •東鐵綫大部分車站因為歷史悠久,月台結構不能負荷,需進行加固工程。

    在2011年1月13日,港鐵表示東鐵綫會配合沙中綫的興建安裝月台閘門,東鐵綫月台閘門前期工程在2013年11月份展開,前期月台加固工程在2017年12月底完成。

  4. www.mtr.com.hk › ch › customer港鐵 > 東鐵綫

    港鐵 > 東鐵綫. 車票及車費. - 東鐵綫. 乘客可使用 八達通 、 二維碼 或 單程車票 乘搭東鐵綫,經羅湖或落馬洲站來往香港及深圳。 機場快綫列車服務,機場站,香港國際機場,香港商業中心,機場鐵路,赤鱲角機場,中環,亞洲國際博覽館,博覽館站,青衣站,九龍站,香港站.

  5. 大埔墟 Tai Po Market. 即將到站. 太和 Tai Wo. 即將到站. 粉嶺 Fanling. 即將到站. 上水 Sheung Shui. 即將到站. 羅湖 Lo Wu. 即將到站. 關於東鐵綫 EAST RAIL LINE的常見問題. 地鐵東鐵綫 EAST RAIL LINE的首班車是什麼時間? 地鐵東鐵綫 EAST RAIL LINE於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00:03開始服務。 地鐵東鐵綫 EAST RAIL LINE的末班車是什麼時間? 地鐵東鐵綫 EAST RAIL LINE於星期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的23:59停止服務。 地鐵東鐵綫 EAST RAIL LINE什麼時間到達?

  6. 東鐵線過海段於2022年5月15日正式啟用涵蓋紅磡站擴建部分新建的會展站和金鐘站擴建部分這是東鐵線由紅磡橫越維多利亞港延伸至灣仔北部和金鐘的延線。 接近深圳邊界的落馬洲總站連接一條橫跨深圳河的行人天橋,通往邊界另一面的皇崗口岸。 跨界乘客可轉乘深圳地下鐵路前往深圳各處。 除本地客運服務外,東鐵線亦提供過境火車服務及穿梭城市的直通火車服務。 Banner.

  7. 其他人也問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