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5日 · 律政司長林定國今5日於2024貿仲粵港澳大灣區爭議解決高峰論壇致辭時表示會積極配合大灣區律師執業考試的工作包括與相關部委協作舉辦司法實務培訓推動大灣區律師專業發展的工作亦會爭取設立統一的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員名冊及推進 ...

  2. 2024年3月25日 · 律政司長林定國今於新城財知大道中表示香港在國家發展扮演獨特角色立法過程中見到部分西方政客或媒體心懷惡意地攻擊認為他們想將香港去功能化」,令香港不能發揮一國兩制下的優勢不能助力國家發展故政府要立場堅定地反駁被問到會否擔心西方國家在條例生效後制裁香港林定國說部分外國政客為達政治目的或會繼續對香港作出不友善的舉動稱政府有實際方案及足夠的能力應對和防禦又說新例可豐富工具箱」。 至於有何實際「工具」,林定國稱法律是其中一部分,其餘則不能透露,強調政府已作充分準備,又說不可以讓不友善的行為影響香港發展經濟,要繼續發揮及令人相信保持優勢。 他認為,香港與要願意理性溝通交流的人保持友好關係,認識更多新朋友,並積極邀請外國人來港,透過實際體驗去減少外國不實言論的影響。

  3. 2024年4月29日 · 林定國變與不變. 【明報文章在不久前首個基本法第23條立法完成後的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發表重要講話主題圍繞一個引用了漢代桓寬鹽鐵論的名言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意思是聰明的人會根據時局變遷來調整對策有智慧的人會隨着世事變化而制訂法則。 他叮囑香港人必須主動識變、應變、求變。 準確識變 需有改變的信心勇氣. 準確識變是應變和求變的前提。 要準確識變,首先要有改變的信心和勇氣。 人習慣生活於舒適圈,但正如1970年代一齣經典電視劇主題曲的頭兩句:「知否世事常變,變幻原是永恒。 」中華文化也包含「無常」這個佛教中心思想。 生物學的「進化論」強調適者生存,不能按客觀環境轉變而進化的物種,離不開衰敗滅絕的命運。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4年2月3日 · 律政司長林定國表示當局正積極研究強調即使考慮增設條件必定清晰和嚴謹列明確保不被濫用舉例可能列明具緊急性涉及公眾安全和生命危險等條件

  6. 2023年12月2日 · 林定國昨以國家及香港法治的洞察為主題在會上發表逾半小時演講提到國家的法治建設經歷很多困難亦受過歷史教訓但認為自改革開放至近10多年來都有明顯進步。 若對國家法治有意見,應顧及國家人口達14億、各省市發展程度不一,而思考如何完善法治建設的時間短,以此角度評論國家法治的發展、評估未來發展的好壞。 評中國法治 應考慮人口省市發展. 本港方面,林定國稱本港透過普通法制度建構法治,舉例《基本法》第8條是回歸前基本法保留下來的根本條款;第84條則列明本港法庭可參考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的司法判例。 他又說,不應將司法獨立複雜化,認為要司法制度不受干預是在乎機制,並引用《基本法》88、85及89條,指已分別提及委任法官的機制、司法人員履行職責的行為不受法律追究,以及辭退法官的機制。

  7. 2024年1月29日 · 關於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相互認可和執行民商事案件判決的安排今起生效律政司長林定國表示新機制涵蓋大多數商業投資和商務合約糾紛讓兩地法院相互認可和強制執行就民商事案件作出的判決可免除當事人就同一爭議在內地和香港法院分別提出訴訟的需要相信有利於香港提升作為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的地位又指香港是唯一一個與內地相互認可及執行民商事判決的司法管轄區相信會讓外國投資者更願意在內地探索投資機會並選擇國際社會熟悉及信任擁有普通法制度的香港作為解決商業紛爭的地方。 最高人民法院與律政司今在港合辦研討會,逾200名法律界及商界人士、外國駐港領事等出席。

  8. 2024年3月7日 · 律政司長林定國指歡迎上訴庭同意政府當局想法認為日後在法例中寫清楚定義一定會好」,有助排除法律爭辯林定國指2019年出現的部分言論雖不涉及煽動暴力惟其傷害顯而易見」,而本港檢控煽動罪時一直無須證明當事人有煽動暴力的意圖但不同司法管轄區對煽動意圖罪各有不同解釋例如英聯邦各地法院對煽動罪是否需證明煽暴意圖有不同看法認為透過成文法釐清可減省法庭爭辯時間。 至於諮詢文件提出煽動罪範圍可包括「特區居民之間或中國不同地區居民之間間產生或有傾向產生憎恨或敵意」,林定國解釋指,相關罪行並非針對私人恩怨,而是針對挑動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