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5月23日 · 老一輩常說:「唔辛苦邊得世間財」,套在人稱「垃圾大王」家駒身上,應是「唔捱過窮邊得想盡辦法發財」。家駒靠一雙手倒垃圾,倒出2億元物業管理王國,成為「垃圾大王」。他的「一桶金」是如何煉成的? 家駒

  2. 2021年5月13日 · 撰文 : 林昶恆 香港第一代認可財務策劃師、香港大學輔導學碩士及中文大學金融學碩士. 欄名 : 你財策劃師. 適量投放在可增值資產 事實上,做任何投資前必須先保存足夠應急資金,現時Lyman每月使費約20萬元,收入穩定,相信保存半年支出等值為應急資金已經很足夠,所以他應保存120萬元存款作為應急儲備,總投資資.

  3. 2022年11月30日 · 一、首先便是「應該如何做好資產配置」:他明白今天做的安排未必適合將來的需要,所以想知道應怎樣按人生階段配置資金及資產。 他問到60歲時的資產如何配置,如果有80歲命的話,到時又應怎樣安排餘下資產呢? 二、「長綫需要」:尤其是Aska現時只是41歲,如果他計劃在45歲退休,預期退休後的生活時間可能會達到40年或以上,還有太太和他是同齡,而一向女性的預期壽命比男士多幾年,所以太太到將來可能會面對一個更長的退休生活,怎樣安排資金及資產才可以應付這樣的長綫需要呢? 三、「可持續性」:Aska所說的「可持續性」是今天一個很熱門的詞語,因為熱門投資趨勢ESG中的S便是指可持續性。 而在個人理財上,這概念亦很重要,理財不能夠只看今天,一定要根據環境變化而持續地調節計劃,環境包括內在和外在的環境因素。

  4. 2024年2月9日 · 發布時間: 2024/02/09 08:00. 分享:. 不信「錢財身外物」,我才尋回銀包⋯ 3個「逆境翻身」故事背後的理財啟示. 農曆新年將至,華人社會有云:「一年之計在於春」,今天我們不如就談一談「改變」。. 理財教育篇幅開始前,想先與大家分享三則小故事 ...

  5. 2024年1月31日 · 發布時間: 2024/01/31 13:30. 分享: 經歷過3年疫情之後,Angus明白需要更早為未來做好規劃,所以期望能夠在7年後退休的時候能夠滾存到一筆資金,確保退休後生活無憂。 香港有不少高收入人士,但如何籌備退休,對他們來說也不易。 今次你財策劃師的主角Angus,任職中港企業營業總監,月入10萬元。 今年53歲的他,希望60歲退休前儲到700萬元,想知可行性。 由於工作需要,Angus時常往來中、港兩地,而過去幾年因疫情原因令工作大受影響,他感慨說,過去幾年為了工作,已多次在國內及香港隔離,最長時間是在酒店隔離21天,但就算不介意浪費時間,結果都因不少預計不到的變數而令工作受影響,甚至停頓。 幸好一向家庭支出有節制,而工作崗位亦幸保不失,能夠維持工作收入,所以能渡過難關。

  6. 2019年7月17日 · 林鄭月娥 政治 逃犯條例. 首任特首董建華時代其特首辦公室人丁單薄之後曾蔭權上場立刻擴充特首辦但特首林鄭月娥上台後特首辦不單收縮連心戰室都解散了有官場和建制中人建議林鄭應重建心戰室。 彭定康引入 收風制定策略 所.

  7. 2020年10月7日 · 33歲李小姐手持過百萬現金,未有置業打算,理財專家有以下建議. 保費融資(Premium Financing)儲蓄計劃. 假如想尋找穩健,但回報較定期更高的理財產品作儲蓄,其實坊間有一些可以作用保費融資(Premium Financing)的儲蓄計劃是非常適合。 中原金融集團組別營業董事鄧熙琳指,對於有一定資產的人來說,可以考慮做穩定性高,回報也相對較高的儲蓄。 保費融資就是其中一個經常使用方法。 保費融資其實與買樓相若,客戶先要有一筆「首期」,再向銀行借入「餘款」,以購入保證回報的理財產品(物業)的資金。 息差是關鍵之一. 當儲蓄計劃回報利率高於融資利率的情況下,客戶就可以因息差,而獲得較高亦帶保證成分的回報。 其實這種方法一直於存在私人銀行服務,但門檻高,不是一般市民可以接觸。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