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11日 · 民進黨則稱馬英九嚴重失言。 【明報專訊】台灣前總統馬英九日前接受德國之聲專訪,表示緩和兩岸緊張須用和平方式對話,而非着重武力備戰;馬英九還認為,兩岸關係必須相信中共領導人習近平。

  2. 根據「TVBS民調中心」最新調查結果顯示,民眾黨參選人文哲支持度33%,首度超過藍綠成為第1名,民進黨參選人賴清德支持度30%位居第二,國民黨參選人侯友宜則墊底,僅有23%,和第1名文哲差距10個百分點,另外有14%的受訪者表示沒有意見。

  3. 2023年12月17日 · 中央社報道,柯文哲昨到高雄助選同黨籍立委參選人曾尹儷,被問及「如何避免被棄保」,柯表示台灣已出現「第三政治板塊」,就算棄保也「棄不乾淨」。

  4. 2024年1月8日 · 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文哲及副手吳欣盈的「柯盈配」,成為1號候選人,其團隊將柯文哲名字和號次作為口號元素,再取「哲」的國語諧音代替「擇」,創造出「義無反顧拚1次」、「最好選哲,台灣會盈」及「唯一的選擇」等口號,冀在藍綠兩黨之間拚一次,實現

  5. 2024年3月11日 · 觀點. 2024年3月11日星期一. 林泉忠. 筆陣. 下一篇. 筆陣:「關鍵少數」在台灣新政局中的生存之道—2024年大選後造訪民眾黨主席文哲 /:林泉忠. 圖1之1 - 學者林泉忠早前訪談台灣民眾黨主席文哲(右),其間闡述對2 . . . . . . (作者提供) 【明報文章】當下台灣政壇正處於大選(1月13日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及立法院新會期(2月1日)啟航後,台灣政治新結構開始進入運作的初期,及與賴清德新政府上任(5月20日)之間的過渡階段,應是觀察今後台灣政局發展及對外關係的一個較早時間點。 基於如此時機的考量,筆者日前造訪多位當下台灣政壇的指標人物,包括到訪台灣民眾黨總部,拜會文哲主席(P)。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6. 2021年10月4日 · 3名被告依次為念志(31歲,前大埔區議員)、陳振(49歲,大埔區議員)及鄭仲恒(32歲,沙田區議員),他們於2019年11月2日案發當日仍是區選候選人。

  7. 2024年4月29日 · 這不令人意外。 自2019年中以來,這種新措辭逐漸見於香港官方傳訊中——當時時任特首林鄭月娥譴責對警方的「污衊」。 「污衊」的意思大概是詆譭誣衊、散播有關個人或機構的令人不快或不真確的流言,以損害其聲譽。 「污衊」不是一個法律用語,而是政治語言。 於同年10月,時任保安局長李家超也用了這個詞語。 於特區政府新聞公報資料庫中快速搜尋「smear」(污衊)一語,結果顯示在2019年之前,此詞很少被用到,例如在2012至2017年間只出現1次——2017年1月時任政務司長林鄭月娥在英語發言中,譴責一些人「污衊」我們的制度。 而由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底,「smear」一語完全沒有出現。 但於2020至2023年,「污衊」一語大量出現。 看來,該詞語在2024年會更加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