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4年5月24日 · 導演:爾冬陞. 編劇:爾冬陞. 演員:吳彥祖、張柏芝、方中信、林雪、錢嘉樂、王合喜、俊一. 吳彥祖飾演的來福,在《旺角黑夜》片末臨死前的最後一句話,是對窮追不捨的警察咆哮:「你點解要追住我! 」然後,方中信飾演的苗Sir在背後就此一槍,來福應聲倒地,又垂死掙扎,直到斷氣。 據說,人於垂死邊緣,生前的片段會在眼前閃現,來福的眼裡必定重現過去,引發哀號;他之前的咆哮,明顯是衝著回憶而來,比中槍處死,更為難受。 爾冬陞的編導新作,是一次悲情的延續;縱然在傳媒訪問中,他曾透露本片的結局已作適度調整,淡化悲情,卻依然難耐。

  2. 2003年2月1日 · 美國六十年代千面大盜法蘭阿巴內爾(Frank Abagnale),十六歲扮廿六歲,做過醫生律師飛機師,騙來幾百萬美元風花雪月。 你會說:邊有可能? 法蘭IQ固然136,但就是因為有人為疏忽四個字,庾文瀚才會不可思議地在大陸蒸發。 說了這麼多,想指出的是《無間道》也有不可原諒的劇情疏忽,甚至連最基本的邏輯,也忘記了(如幾場大廈天台戲,都忘記了安裝在升降機內的閉路電視)。 不論是大陸版本,還是香港版本,結局都沒有再交代鄭秀文以及她所手持的臥底檔案秘密何去何從。 然而《無間道》的「高」,就是能透過澎湃的劇力,來牽引觀眾跟著劇情走。 劇力,不是一件容易駕馭的事。 荷里活現在最重視的東西──港式動作,我們由成龍洪金寶年代開始,少說都已看足廿多年了。

  3. 2015年7月3日 · 香港眼看港片政治:港片深層政治學. 搜尋. Google. 香港電影向來很少正面去談政治,都用側性形式,很多時更志在於回應。. 以市場作主導是港片傳統,如創製政治題材電影,是需要率性投資,也就等同一次犧牲式的捐獻行動。. 查實,市場一如政治,好比楊德昌 ...

  4. 2017年7月27日 · Google. 「香港很多黑社會,對吧? 」時至今日,我在台灣坐計程車仍會偶爾被司機這樣問,全因香港黑幫片太深入民心。 黑幫片在香港歷久不衰。 從八十年代的《英雄本色》系列、九十年代的《古惑仔》系列,到近十年的《黑社會》系列,黑幫片數十年來是港片的文化標誌及市場支柱;它的成功,甚至曾經把台前幕後的周潤發及吳宇森送到好萊塢發展。 表面上,黑幫片是誇張失實的:那些在槍林彈雨中不死的英雄,那些雙手各拿一支槍開火的主角,都虛假得可以。 然而,這些虛構的黑幫片如何迂迴地寫出了香港故事,並呈現了香港人的集體情緒? 這些黑幫故事對於香港這城市的意義何在? 本文會從政治禁忌切入,討論黑幫片的香港意識。 香港電影百無禁忌?

  5. 2006年5月8日 · 」 把一個「」字從中抽離,便必然是亮白分明的解碼。 事實是,杜琪峯這兩年的傑作,語意比表面的拆解閱讀,尤其深長。 當然,兩部相輔相成的黑社會故事,是為香港社會而來;但在政治與人物近乎對應的想像以外,其實還包括了對中國作為香港「另一宗主國」的認同拉扯,以及對本土前途 ...

  6. 2017年7月8日 · 本片是香港受歡迎電視劇《潛行狙擊》的延續,謝天華飾演的臥底警察笑棠,綽號Laughing,已經是第二次被搬上大銀幕,但本片與上次的《Laughing Gor之變節》故事並沒有關連。 本片的開局頗有先聲奪人之勢,以大學教授霍天任(吳鎮宇飾)的犯罪心理學課堂開始,提出「犯法」與「犯罪」本質的異同,以及嚴刑逼供的功用和合法性。 然後故事轉到監獄,Laughing表面上因槍殺線人跛Co(黃宗澤飾)而服刑,其實是執行臥底任務,調查勢力入侵警隊,他要接近自首承認是貪污「警」的前毒品調查科警長大切(杜汶澤飾),調查幕後主腦;而霍天任同時因藏毒及製毒罪名入獄,他聲稱與Laughing目標相同,但其實另有所圖。

  7. 2006年3月1日 · 作者 蒲鋒 2006-03-01. 《黑社會》出色在它以鮮見的權謀角度來處理黑幫片類型,並且拍得毫不簡單幼稚,況且把複雜的權謀組織出一個強而有力的戲劇性故事,引人入勝又教人意外。 以往的香港黑幫片,深信忠奸分明的通俗劇原則,於是以英雄鬥惡棍的模式建立其黑幫鬥爭故事:通常是重傳統講江湖道義的英雄主角,受到以暴力橫行只講利益的黑幫新勢力所挑戰、壓逼,主角受道義所束縛,處處受制,飽受欺壓侮辱,最後連心愛的人都被姦被殺後,才來一場以一擋百玉石俱焚的大反撲,把大反派消滅。 由於要強調大惡棍的人神共憤,很容易地讓他以最赤裸裸、肆無忌憚的暴力為所欲為,最後才由英雄以暴易暴把他擊倒。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像麥當雄和蕭若元的《英雄好漢》、《江湖情》、文雋與劉偉強的《古惑仔》系列,都是明顯的例子。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