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林子穎. 林子穎 (英語: Lam Tze Wing, Nora ) , 香港 電影導演 ,成長於傳統女校 聖保祿中學 ,畢業於 香港大學 文學院比較文學及法文系 [1] , 梁天琦 為主角的紀錄片《 地厚天高 》而為人所知。. 1995年出生於香港。. 2013年考入香港大學,同時主修 比 ...

    • 原構思是一個對抗老屎忽的紀錄
    • 非政治化的梁天琦
    • 導演:天琦是真誠的

    時值去年二月,林子穎剛完成了上一套紀錄片《未竟之路》,剛好出現了旺角騷亂及其後的立法會新界東補選。當時梁天琦的名聲冒起得很快,氣勢如虹,成了社會上的焦點人物。補選前夕,梁天琦在沙田大會堂露天廣場舉行了造勢大會,林子穎前往觀察,晚會的氣氛令她感受很深刻︰「看到參與的支持者很熱情,好真心去支持這個人。」於是,記錄梁天琦的念頭萌生。 只是,林子穎沒有料到,拍攝出來的最後成品,與當初的想法竟相距甚遠。 「二月的時候,梁天琦的現象某程度是代表了年輕人的新希望,心態可能是拍攝那些熱血的年輕人,可能是很年輕社運人的narrative,即是少年如何對抗政權或老屎忽政治的二元對立論述,初步的構思是這樣的。」這個想法,也源於自身對於梁天琦的印象,來自大眾媒體的報導及選舉論壇的種種,「幾有魅力,幾有承擔」。 直到...

    只是,抹去了政治色彩的梁天琦,只聚焦於他的內心世界裡,就像退回到私密的個人領域時,會否顯得扁平,不夠立體? 「我覺得政治化了的梁天琦才是更加扁平,那些政治論述的bite我也拍了,但沒有剪進戲裡,是因為我不想觀眾一邊看戲時一邊想,到底梁天琦說的話我是否支持?如果我俾五分鐘佢講點解香港要獨立,觀眾可能會去思考那五分鐘的argument是否make sense,而不是喜不喜歡梁天琦或這套紀錄片。」林子穎說,他是想把梁天琦從幕前的政治人物形象拉回來,還原成一個人。 「人性的重要性,或者人的情感,這些主題的重要性是高於政治論述或議題性的東西,我想觀眾放下對梁天琦既有的標籤。」林子穎覺得,一個非政治化、撇除標籤下的梁天琦,跟普通人有很多的共通點,「人性與情感這些命題是很universal的,如果我只講梁...

    林子穎就讀香港大學的比較文學系,人性是文學長久以來探究的命題,她覺得,自己作為一個說故事的人,應該要有人文關懷,也要保持好奇心,這些促使她逐漸走入了梁天琦的內心世界,「天琦份人都是真誠的,我覺得只要你願意真誠地去理解一個人,那個人最終都會願意被你去理解。」 紀錄片放映後,各方面的評論蜂擁而至,有讚賞,也有批評,「你可以唔鍾意套戲的藝術水平或政治立場,但最終你會鍾意梁天琦這個人,我有少少私心想做到這樣,就是不論是藍絲黃絲也好,你可以討厭梁天琦在政治上的取態,但希望觀眾能夠明白他始終是一個人,而我覺得要將大家的關係拉近,第一步是互相理解,我很鼓勵不同政治立場的人來看。」想觀眾理解梁天琦,也希望能夠擴大觀眾群,林子穎笑言︰「有種好和理非的大和解,某程度我都信。」只是,她沒有想到,有些人認為這套紀錄...

  2. 2019年8月7日 · 港人對這並不陌生只因在2018年年6月11日梁天琦旺角暴動罪成被判囚六年。 攝影 :高仲明. 梁天琦(《地厚天高劇照導演林子穎曾在紀錄片地厚天高中問:「如果你人生沒有旺角暴動這官司的話你會做甚麼梁天琦答:「找一份輕鬆的工作不用花很多時間。 足夠交租、食飯,不用儲蓄、不用買車買樓、甚麼都不需要。 然後把剩餘的時間彈結他。 電影的其中一道間場是這樣的:「在沒有英雄的年代裏,我只想做一個人。 我是否真的是被選中的人? 是真的要肩負香港的命運,成為你們的英雄? 我本是一個寂寂無名的廢青⋯⋯我好像發了一個夢,因為到最後我甚麼都得不到。 梁天琦《地厚天高》 想到有人此時此刻,或許正在石壁監獄⋯⋯我不願想起,一想起我就抑鬱。 生活遇到快樂事,也叫我內疚。 就像有人死了,我沒有。

  3. 2017年12月23日 · 林子穎還記得梁天琦當時的神情有多激動那天不是假日餐廳顧客寥寥可數梁天琦坐在她對面述說自己患上抑鬱症的過去。 聲量雖小,她還是聽到了,他的聲音輕微顫抖著。 那是2016年6月,四個月之前的大年初一夜晚,香港旺角爆發騷亂,示威者以磚頭、玻璃瓶等扔向警方,警員兩度向天鳴槍示警,全港轟動,當時25歲的梁天琦因參與這場騷亂而迅速冒起,躍升成本土派年輕領袖。 騷亂過後,警方拘捕超過90人,梁天琦被控一項煽動暴動罪、兩項暴動罪,其後再被加控一項襲警罪。 但同一時間,「勇武抗爭」的手法和激進的理念也為這個年輕人贏來支持。 在隨即而來的新界東補選中以新人之姿,梁取得6萬多票,高票落敗。 風頭一時無兩。 當這名在鏡頭前侃侃而談發表政見的政治人物,私下訴說他的脆弱時,林子穎從梁天琦的雙眼讀到痛苦。

  4. 香港繁體. 林子穎 (英語: Lam Tze Wing, Nora ) , 香港 電影導演 ,成長於傳統女校 聖保祿中學 ,畢業於 香港大學 文學院比較文學及法文系 [1] ,以 梁天琦 為主角的紀錄片《 地厚天高 》而為人所知。 1995年出生於香港。 2013年考入香港大學,同時主修 比較文學 和法文兩科。 在港大就讀時參加 香港大學學生會校園電視 擔任新聞採訪工作。 2014年11月執導了以 雨傘運動 為題材的19分鐘紀錄片《旺角黑夜》,入圍第二十一屆ifva比賽公開組。 2016年完成了第二部同樣以雨傘運動為題材的紀錄片《未竟之路》,片長76分鐘,獲邀在 香港獨立電影節 放映。 2017年6月香港大學畢業。

  5. 2017年12月23日 · 導演林子穎選擇將影片去政治化」,轉拍梁天琦的人性掙扎,「我想說的主題是青春選擇夢想迷惘」。 但這也為她帶來爭議和批評有朋友觀影後對她說你對梁天琦太仁慈沒有戳破他政治上敏感的位置反而似是一個輔導員讓他傾訴他 ...

  6. 2017年12月28日 · 直到真正開機拍攝也許梁天琦對鏡頭存戒心林子穎覺得梁天琦並不合作︰「頭幾次訪問都是佢講啲嘢好官腔唔真其實係會feel到的。 同埋佢份人唔係好理人,那時對佢印象不是特別好。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