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實秋為著名的散文家、學者、文學批評家、翻譯家,研究莎士比亞的權威。 林徽因為現代中國著名建築師,詩人。 丁玲是中國當代著名的作家,社會活動家。 巴金是現代文學家、出版家、翻譯家。 同時也被譽為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最有影響的作家之一,是20世紀中國傑出的文學大師、中國當代文壇的巨匠。 謝冰瑩,原名謝鳴崗,據不完全統計,她一生出版的小說、散文、遊記、書信等著作達80餘種、近400部、2000多萬字。 代表作《女兵自傳》,相繼被譯成英、日等10多種文字。 胡 適(1891年12月17日—1962年02月24日) 現代著名學者,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 興趣廣泛,著述豐富,作為學者他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紅學等諸多領域都有深入的研究。

  2. 2013年5月8日 · 他是南朝 齊、時 著名的學家,也是 南北朝 道教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博通諸子百家經典,以才學聞名於世。 陶弘景年輕的時候,就到宮中擔任「侍讀官」,教導皇室子弟研讀經書。 後來,陶弘景辭官,退隱於茅山修道。 在山中持續研究經書、醫藥和宗教。 撰有《本草經集注》、《集金丹黄白方》等書。 當時的政治動盪不安,皇室子弟 蕭衍 便趁此時發起革命,建立新的王朝,成為「」的開國君主~梁武帝。 陶弘景 曾經擔任蕭衍的老師,知道他可以成為一個好皇帝,也給了梁武帝一些忠告和鼓勵,讓皇帝非常感激。 愛惜人才的梁武帝,希望陶弘景能回到朝廷,輔佐他處理國家大事;但是不管皇帝送什麼貴重的禮物,陶弘景都不願意出來做官,雖梁武帝再三 親赴山上懇請,亦不願前往就任。 皇上了解他的想法,不再強求。

  3. 一、教育的字義. 「教育」二字連用成詞,最初見於《孟子盡心篇》:「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 樂也。 」孟子認為君子有三種快樂的事,「教育」是第三種快樂。 根據《說文解字》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 」可見「教育」的字義是教導子弟. 為善也。 《禮記學記篇》:「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長善,就是使人更加有. 德性的意思。 《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修道之謂教。 」修道是修養的. 意思,這裡說的「教」仍是注重品德。 由此可知,中國古代對教育的解釋,所謂「使. 作善」、「長善」、「修道」都是說明教育是教人為善的意思。 培養品德、使人為善. 成為教育的主要目的。 其教育方法《荀子修身篇》:「以善先人謂之教」;《易經蒙.

  4. 2020年5月7日 · 推薦 31 收藏 0 轉貼 0 訂閱站台. 【名句解析】 文起八代之衰 而 道濟天下之溺. 宋 蘇軾《潮州 韓公 廟碑》:. 「文起八代之衰,而 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 ,而 勇奪三軍之帥 。. 此豈非參天地,關盛衰,浩然而獨存者。. 蘇軾 (西元 1036年~西元 1101年 ...

  5. 啟超說:「我國哲學史上發生最早而爭辯最烈的,就是人性問題。 」中國學者對於人性. 的研究,多從人性的本質去通觀,由人性論而形成性理哲學,西方學者對於人性的研究, 多從人性的表徵去分極,由人性論而形成心理科學:不論如何,以人性為政治與教育的出. 發點則屬一致。 中國對人性的11種解釋,如加以歸納,可以說:「人性者,人生而自然具. 於血氣心知之質與理也。 西方「性」與「自然」同為一字(Nature),存在於萬物中的自然,叫做物性,存在. 於人類中的自然,叫做人性(Human Nature)。 綜合方學者的解釋,人性的字義,可以說. 是:「人性者,人類生理上心理上先夾生固有之自然的原始傾向也。 以上所討論的,不出人性的本質與人性的改變兩方面。 孟子性善,認智為善,即智. 愚與善惡不分。

  6. 活動. 2010-04-09 23:32:09| 人氣1,491| 回應1 | 上一篇. 四大天師. 推薦 5 收藏 0 轉貼 0 訂閱站台. 四大天師 ,即張天師張道陵,許天師許遜,薩天師薩守堅,葛天師葛玄,道教尊為四大天師。 張天師為道教的創始人張道陵,又稱「降魔護天尊」,「高明大帝」,「正一真人」,「祖天師」。 張道陵本名張陵 (34-157年),字輔漢,號天師,道教尊稱為張道陵。 他於東漢末年創立五斗米道,後被道教奉為創教者,正一真人是太上老君授與他的封號。 《清微仙譜》、《歷代神仙通鑒》和《列仙傳》傳其為漢留候張良的八世孫,沛國 (今江蘇豐縣)人。 其父張翳,字太順,曾客居於天目山。 其母一夜夢見北斗魁星下降授以蘅薇香草,即有孕在身。 回沛後,於建武 (25-56年)

  7. 2009年4月15日 · 1. 四言詩:《詩經》(西 周 初年到 春秋 中葉,分風、雅、頌三部分,風及雅的一部分為民歌,確定了中國詩的修辭原則──賦、比、興),《詩經》成了後世成語的來源,最膾炙人口的詩作,則為《蒹葭》、《蓼莪》、《采薇》、《擊鼓》、《關雎》。 六朝之四言詩作者,以 曹操 、 嵇康 、 陶淵明 最重要。 2. 樂府詩:西 漢 初年官署名,後指民歌,漢樂府特色為「感於哀樂,緣事而發」,代表作如《陌上桑》(敘事詩)、《上邪》(言情)、《江南》。 南北朝樂府風格迥異,南朝樂府就是「 吳 歌西曲」。 綺麗唯美,多為五言四句的小詩,多詠愛情,代表作為《西洲曲》。 北朝樂府質樸真率,題材較廣,形式不齊,以《木蘭辭》為代表。 隋唐 之際,七言樂府大行, 張若虛 《春江花月夜》為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