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5月26日 · 醫管局前主席梁智鴻稱很多人指執業試是醫生保護主義,「其實絕對唔係係要保護市民正如香港醫學會使命係維護民康。 」他重申希望所有香港市民得到同一可接受水平的醫生醫治強調香港由始至終無阻止海外醫生來港只是有執業試作為劃一指標認為政府無需要為他們另闢蹊徑。 促食衞局深入研究醫管局人才流失. 談到公營醫療醫生不足,梁智鴻比喻說:「當一個人穿肚流血,第一件事係要止血,之後先再輸血。 」他批評政府增加海外醫生做法本末倒置,應先阻止公院醫生離開,才增加海外醫生人手。 他指,醫生離開公營醫療的原因相當複雜,多年來一直有人才流失代表醫管局現有挽留措施未能止血,認為食衞局應該深入研究。

  2. 2022年7月11日 · 社會新聞. 公立醫院派內地生產藥物 醫管局前主席梁智鴻有何不可? 撰文:冼茗慧. 出版: 2022-07-11 20:07 更新:2022-07-11 20:08. 新冠病毒疫情持續導致藥物運送受影響部份出現短缺本月初有病人到瑪麗醫院覆診獲發內地生產的止痛藥及胃藥而感到詫異醫院管理局前主席梁智鴻今日一項活動時主動提及公院引入未經本地註冊的內地生產藥物一事反問有何不可? 有網民在社交媒體發文稱,其朋友最近到瑪麗醫院覆診,獲處方內地止痛藥及胃藥。 (網民Facebook 圖片) 梁智鴻今日出席安老業界齊心抵禦第六波記者會,他說發言時說:「好多時候急嘅情景有急嘅方法去做。 」他指如果這些藥物在內地是常用且有效,自然可以引用到香港應用。

  3. 2021年12月19日 · 醫管局前主席梁智鴻今日19日在港台節目舊日的足跡表示面對公立醫院醫護持續流失有需要找出當中病源」,即使聘請海外醫生認為通過基本試才可掛牌屬簡單公開公平方法確保市民獲得達到基本醫療水平的服務梁智鴻認為面對醫護持續流失有需要找出當中病源」。 (資料圖片 / 羅君豪攝) 冀專家同一口徑講疫情 免市民無所適從. 疫情仍未見終結,梁智鴻認為發展難以預計,就如2003年沙士有近三百人死亡,但數個月後自行消失,亦沒有復發,但建議專家小組開會討論後應取得共識,以同一口徑告知市民,否則每個專家說法不一令市民感到無所適從。 防疫要平衡健康與民生. 他又指,在推行防疫政策時,應思考如何平衡健康與民生,例如強制使用安心出行時應考慮到沒有智能電話的長者、視障人士等。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3年2月11日 · 醫管局前主席梁智鴻今日在基層醫療民間高峰會後表示新冠疫情歷時三年有需要檢討此可以了解不足的地方以便日後再出現疫情後可改善。 他認為,政府可成立檢討委員會,可以邀請不同人士,包括安老院及確診者等,但毋須邀請海外專家。

  6. 2018年7月21日 · 政情. 高永文剖白與梁智鴻拍住拖對抗沙士 為梁流英雄淚. 撰文:彭毅詩. 出版: 2018-07-21 20:58 更新:2018-07-21 20:58. 醫院管理局前主席梁智鴻出書獲昔日同儕食物及衞生局前局長高永文支持高永文在講座上剖白與梁智鴻亦師亦友的感情重提一起共事的醫院管理局生涯中最深刻是2003年拍住拖對抗沙士聲言當年在梁智鴻宣布退任主席時流淚為梁智鴻流了英雄淚」。 2003年香港爆發沙士,高永文(左)與梁智鴻(右)都在醫院管理局工作。 (彭毅詩攝) 2003年香港爆發沙士,梁智鴻為醫管局主席,而高永文當年臨危受命,接替感染沙士入院的何兆煒出任醫管局署理行政總裁。

  7. 2021年6月13日 · 社會新聞. 新冠疫苗梁智鴻呼籲市民打針不會零副作用 應權衡風險與成效. 撰文:黃穎津. 出版: 2021-06-13 17:06 更新:2021-06-13 17:07. 21. 政府降低復必泰疫苗接種年齡至12歲,明日(14日)起已預約的12至15歲青少年已可到社區中心打針。 有專家指男生在接種第2針復必泰疫苗後4天內,或有可能得輕微心肌炎。 醫管局前主席梁智鴻回應指,有大量數據證明疫苗副作用不大。 他又強調,任何疫苗或藥物都不會完全沒有副作用,但市民應權衡輕重,同時考慮疫苗副作用及其功效。 港府「谷針」新招:已打疫苗好處 vs 未打疫苗限制 . + 6. 接種疫苗可降低新冠死亡率 梁智鴻:應權衡風險及效用.

  8. 2021年12月19日 · 港聞. 政情. 立法會選舉梁智鴻料議會聲音多元 籲為良知推動政策勿當傳聲筒. 撰文:勞敏儀. 出版: 2021-12-19 13:17 更新:2021-12-19 13:18. 2. 今日19日是立法會選舉曾任回歸前立法局及回歸後立法會議員長達12年醫管局前主席梁智鴻在港台節目舊日的足跡表示相信議會日後仍可就政府施政提出不滿故聲音不會單向更提醒議員亦應為良知推動政策而非當傳聲筒」。 曾任立法會議員12年的梁智鴻認為,議會日後仍可提出對政府施政不滿,故聲音不會單向。 (資料圖片/黃永俊攝) 市民有責任投票把希望聲音帶入議會. 梁智鴻認為,每個市民均有責任投票,把希望的聲音、代表自己的人帶入議會,也替市民監察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