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10月2日 · 做第一,也做最後」的處世態度,不單窒礙個人進步,更可能對整個社會的發展有害。 人們若只顧跟隨前人步伐,苟且偷安,對社會的問題坐視不理,不願成為改革的第一,則社會可能落後腐敗而不得改變。 君見歷來的變革都是由甘願作第一的所促成的嗎? 秦有陳勝吳廣於一眾順從的士兵之中毅然揭竿起義;清有孫中山洞悉社會禍患,率先發動武裝起義、陸皓東灑下第一滴血;今有香港中學生走上街頭挺身反對國民教育科、台灣大學生推開立法院第一道門抗議服貿協議。 這些皆無視做第一所承擔的風險,身先士卒,成就了社會的改變。 若人人但求明哲保身,試問我們的社會得以向前嗎? 做第一的心態固然阻礙個人與社會的突破,高呼「做最後」同樣也會帶來惡果。

  2. 2022年9月13日 · 既無力改變他人便姑且先做好自己以待他朝被人重用。 立意及聯想 (圖一) 1. 賢士君子之難得. ‧〈試筆說〉謂「今夫所謂賢士君子者,天之生也難,生而不夭死、不疾病、獲全其美也,尤難。 」一個人出生困難,幼年時不夭折,長大後不生病已是難得,而在進入社會後仍能保全自身美好的品德才能更是困難。 ‧儒家講「智」,智以仁義為本,人的聰明才智用在成德的努力上才有意義。

  3. 2024年3月1日 · 【明報專訊】「無端端跟我說話,是有什麼企圖嗎?」師長總教我們要對陌生人保持適當距離,中國當代作家劉心武的母親卻會主動關心認識的,心底毫不設防。她心懷善意地對待陌生人,到底為了什麼?

  4. 2021年2月2日 · 這篇範文考生能準確理解題目關鍵,「想想別人是指放下自身利益及考慮關注身邊被忽略的人題目所附的詩歌中還有一處提到想想你自己」,此處意指當我們考慮他人的需要時也要想到個人的責任才可作出改變而並非只珍視自己所擁有的

  5. 2016年2月26日 · 作者直言「相侵」,正是直接告誡吐蕃要再侵犯中原,因為唐代朝政始終會動搖,這樣做只會徒勞無功。作者有感國家正值風雨飄搖,但對朝政仍然信心十足,堅定不移。4.尾聯 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6. 2016年1月8日 · 當人們還在嗤之以鼻地指摘夢想好比癡說夢話,我笑他人穿。 奪星心得 2015年文憑試作文卷其中一條題目首設分題,考生可選擇以「夢想看似不切實際,其實很有意義」或「夢想看似很有意義,其實不切實際」為題寫作。

  7. 2015年5月15日 · 此時晏子在景公跟前侍候,景公身邊的侍從拿 刀向養馬的走去。晏子阻止他們,並問景公:「(c)_____請問聖上一句,古代堯舜肢解,從誰的身軀開始?」景公(d)_____地說:「從我開始。」於是就肢解養馬的。景公說:「將送交監獄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