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民事訴訟程序須知 相關

    廣告
  2. 到訪警署會見羈留人士和保釋法律服務

搜尋結果

  1. 2018年5月24日 · 民事审理程序 ,是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适用的程序,可以分为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和 审判监督程序 (再审)。 审理程序是法院审理过程,诉讼程序是当事人起诉至法院开始直到案件处理结束。 根据《 民事诉讼法 》的规定,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 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法院批准。 适用 简易程序审理 的,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关注公众号“律家保”(ID:ljb-sh),有法律问题找私人律师! 发布于 2018-05-24 02:27. 柳建明 律师. 湖南骄阳律师事务所 执业律师. 谢邀,民事诉讼程序包括 民事审理程序 ,民事诉讼程序包括起诉、受理、审理、执行程序。 发布于 2018-05-24 02:34.

  2. 2024年1月31日 · 民事诉讼 的一般程序为以下几个步骤: 1、准备 起诉状 及证据。 2、到法院立案缴费。 3、等待对方答辩,举证。 4、开庭审理。 5、 一审判决 或调解。 6、不服一审判决二审开庭审理(终审判决)。 7、执行。 1、起诉需要准备以下材料:(1)原被告的主体资料,例如身份证复印件(自然人)、 营业执照 (法人);(2)起诉状(根据起诉人数确定份数);(3)证据材料,包括原件和复印件(份数与诉状一致)。 2、法院进行审查: 通常法院在收到立案材料后7日内进行审查,若符合 立案条件 的,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 诉讼费 ,交费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的,若因材料不足,法院会通知当事人进行 补充材料 ,再审查决定是否受理;否则裁定 不予受理 。

  3. 2018年1月5日 · 法律人士皆知民事案件审理有普通程序.简易程序和特别程序普通程序是合议庭其他不是对非法律人士要直接告诉结果不要逗圈子你说是吗

  4.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包括审判程序中的基本制度和诉讼程序中的基本制度前者是对民事诉讼的审判活动具有指导意义的制度后者则主要是对当事人的诉讼活动具有指导意义的制度前者如合议制回避制公开审判制两审终审制后者如当事人制度证据制度等相比较而言审判程序制度中的基本制度不但在审判程序中起作用而且对诉讼程序制度也有重大影响而诉讼程序制度中的基本制度一般只对诉讼活动发挥重要作用在民事诉讼法律制度中并不居于主导地位。 正因为如此,在我国民事诉讼立法中,这两类基本制度被列入到不同的章节之中,在民事诉讼法上被赋予了不同的地位。 我们在本章也只对审判程序制度中的基本制度作探讨,而对诉讼程序中的基本制度则在以后的相关章节中予以介绍。 二、研究基本制度的意义.

  5. 先予执行是民诉程序中一个特别的制度,也是一个很强大的制度,它可以使民事案件不经过漫长的审判流程而直接进入执行程序,直接让债权人获得申请执行的权利。 对于一般的案件,要经过起诉、调解、庭审、判决一系列程序,等拿到判决书或者调解书之后才能申请执行,这个过程最快也要两个 ...

  6. 第一步、 身份证明 ,能够证明原告被告的身份信息。 1、个人:身份证、居住证、户口本和 居住证明 等; 2、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公章、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和身份证加盖公章企业 工商信息 等; 第二步、准备证据,证明 法律关系 的证明。 合同书、协议书、欠条、借条、 结婚证 、离婚证、结算单、转款凭证、货物清单、房屋所有权证书、各种证书、送货单和其他 电子证据 视听资料 (微信聊天、电话录音录像、 电子邮件 等)。 第三步 撰写 起诉状. 第四步 起诉至法院. 如果没有在合同、协议、 借条 等约定管辖法院,一般就是以被告常居地或被告 户籍所在地 法院管辖,买卖和借款等合同纠纷案件既可以在原告所在地起诉也可以在被告所在地起诉。 (具体还是以实际操作为准) 第五步:法院审核通过 受理立案.

  7. 1,026. 4 个回答. 默认排序. 容大西政考研. 《民事诉讼法原理》第七版增补. 一、修订背景. 近年来,中国民事司法审判不断向前发展,法律制度日臻完善。 特别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颁布 ,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事件与此相适应民事程序规则也随之发生变化。 2019年 ,最高人民法院总结近20年以来民事审判经验吸收民事证据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修订和完善了已实施17年之久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2021年1月 ,最高人民法院颁布 《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等十九件民事诉讼司法解释的决定》 ,更新大批民事程序法类司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