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華僑銀行(香港)有限公司(港交所除牌時0302.HK),前稱永亨銀行有限公司、華僑永亨銀行有限公司,當時於香港交易所上市的金融公司。 主要業務是經營銀行及有關之財務服務。

  2. 華僑銀行有限公司 是在 中華人民共和國 註冊的外資 法人 銀行 ,為 華僑銀行(香港)有限公司 (原華僑永銀行有限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負責經營 華僑銀行 在 中國大陸 的銀行業務。 總部設立在 上海 ,系首批法人化的中國大陸外資銀行。 歷史 [ 編輯] 華僑銀行在中國 [ 編輯] 華僑銀行在中國的歷史可追溯至1925年3月在 廈門 設立的分行 [1] [2] 。 1927年,和豐銀行設立上海分行,後於1932年成為華僑銀行的上海分行,上海分行最初行址設在九江路120號。 抗日戰爭開始後,廈門分行於1938年9月1日遷往 鼓浪嶼 福建路62號。 1946年3月,廈門分行正式復業。 在 民國時期 ,華僑銀行廈門及上海分行是南洋華僑往中國大陸的家人匯送錢款的主要渠道之一。

  3. 華僑銀行(澳門)股份有限公司 (葡萄牙語: Banco OCBC (Macau), S.A. ;英語: OCBC Bank (Macau) Limited ),前稱 澳門永亨銀行 、 华侨永银行 ,於1941年創立,為 華僑銀行(香港) 之全資附屬公司。. 總行 位於 新馬路 241號。. 澳門永亨銀行於1976年在 荷蘭園 ...

    • 發展歷史
    • 爭議事件
    • 獲獎紀錄

    建華金融控股公司

    1. 2002年5月9日,由華信商業銀行、建弘證券、金華信銀證券共同以股份轉換方式成立「建華金融控股公司」(名稱取字「建」弘證券和「華」信銀行的組合),同日股票掛牌上市。同年6月20日將旗下的華信商業銀行更名為「建華商業銀行」,7月22日將「建弘證券」與「金華信銀證券」合併,以建弘證券為存續公司。 1. 2003年,建華金控收購原由華信銀行與ING集團合資成立的「華信安泰信用卡公司」(成立於2000年) 的股權後,將其納入金控子公司,並更名為「安信信用卡」。

    永豐金融控股公司

    1. 2005年,建華金控與台北國際商業銀行決定合併,12月26日,台北國際商業銀行以換股方式成為建華金控百分之百持股的子公司。合併後改由台北商銀最大股東永豐餘集團主導營運,最初曾計畫在合併後改名為「台北華信金融控股公司」,但在2006年決定更名為「永豐金融控股公司」,同年11月13日旗下兩家銀行建華商業銀行和台北國際商業銀行合併,合併後以建華商業銀行成為存續公司,並配合金控之新名稱更名為「永豐商業銀行」,而金控之子公司安信信用卡和建弘證券也更名為「永豐信用卡」和「永豐金證券」。 1. 2009年6月1日將旗下的永豐信用卡併入永豐銀行。 2. 2015年,原始股東潤泰企業集團逐步出脫持股淡出永豐金董事會,目前已非前十大股東之一。 3. 2016年7月,永豐金控代旗下子公司宣布:永豐銀行出售位於美國加州的遠東國民銀行(簡稱FENB),交易金額114億元台幣。2017年7月獲得台灣金管會核准此案。 4. 2017年,由於永豐金過去一段期間,家族內鬨,放話賣股,致使集團動用相關資源持續買股護盤,以穩住年度董監改選行情,再者,由於內部管控疏失,弊案連連,致使其在臺灣證券交易所所公布的公司...

    2009年,永豐餘集團旗下永豐金證券承銷頂新國際集團旗下康師傅控股TDR。頂新集團黑心油事件後,被查出購買帝寶十戶僅付1%自備款,其餘99%皆為銀行貸款,其中永豐銀貸款給頂新魏家二億七千萬。
    2016年,爆發鼎興牙材向銀行詐貸案,其中永豐金控旗下的永豐銀行對三等姻親授信(鼎興集團負責人何宗英,為永豐前董事何宗達姨丈),卻沒有提報董事會議決,而被懷疑有違反利害關係人交易及內部授信流程等缺失,被金管會重懲,因此並導致整個金控集團人事大搬風。
    2017年,金管會金檢永豐金於2016年對三寶建設超貸案,經查結果確有缺失,並予以重懲。這主要是有該公司員工扮演吹哨者的角色向金管會投訴:永豐金旗下的租賃公司涉超貸給三寶建設新台幣四十多億元,三寶建設旗下其中有一家海外紙上公司是與永豐金控集團有關聯的永豐餘和元太科技所轉投資,被人質疑永豐餘自己先投資三寶建設,把資金部位先建立好,再要永豐金控對三寶建設放款,而被懷疑是圖利永豐金何家,把永豐金控...
    永豐金控旗下的永豐金證券香港子公司,借了約港幣3.4億元(約新台幣13億元)給客戶,去買輝山股票,其中九成還是用輝山股票當擔保品,永豐金證券總經理也因監管不周而遭停職,而這家在香港上市的輝山乳業,2017年因被踢爆作假帳及掏空,導致股價從港幣2.81元狂洩至0.42元,最後被停止交易。法人表示,若輝山股票最後變「壁紙」,這筆客戶融資恐收不回來,屆時變成呆帳,對永豐金控獲利將帶來巨大衝擊。
    2017年4月永豐金證券香港子公司涉及非法引進中資上海龍峰集團大舉買進大同公司股票,並介入經營權之爭,被人檢舉而遭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裁罰。

    2023年 1. 2023年12月,連續三年榮獲DJSI世界指數成分股、 DJSI新興市場指數成分股 (2021年起) 2. 2023年12月,連續四年榮獲The Asset「最佳ESG企業白金獎」 (2020年起 ) 3. 2023年11月,連續兩年入列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台灣百大永續典範企業獎」 (2022年起 ) 4. 2023年9月,連續四年入列「天下永續公民獎」大型企業組前 50強 (2020年起 ) 5. 2023年9月,連續四年榮獲HR Asia「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 (2020年起 ) 6. 2023年9月,榮獲《世界商業展望》「台灣資訊安全卓越獎」(2023年) 7. 2023年9月,榮獲《國際商業雜誌》「公司治理傑出企業」(2023年)、「最佳數位人才培育獎」、「資訊...

  4. 豐商業銀行 ,簡稱 豐銀行 ,為臺灣的一家大型 商業銀行 ,屬 豐金融控股公司 100%持股的子公司。 在台湾設有125家分行(含營業部) [1] ,國外則有香港、九龍、澳门、美國洛杉磯、越南胡志明市共五个分行及位于河内的越南代表处;同时在中国大陆设有子银行——豐銀行(中國),其设有南京总部及南京、上海、廣州、成都四个分行。 發展歷史. 華信商業銀行. 豐商業銀行前身為成立於1992年1月28日的「 華信商業銀行 」,英文名稱為「Bank SinoPac」,最初在發起成立時規畫主要股東包括:盧正昕為首的平林公司、 潤泰集團 、 東南鹼業 及 東帝士關係企業 。 但由於 中國國民黨 原計畫籌辦「 大華商業銀行 」遭輿論批評,因此決定改參與投資華信銀行,並佔有15%的股權。 [2]

  5. 華僑銀行有限公司 (英語: Oversea-Chinese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 , SGX : O39 、 OTCBB : OVCHY ),通常縮寫並簡稱為 OCBC ,是 新加坡 的第二大銀行。. 由 陳嘉庚 女婿 李光前 於1932年通過合併1912年創辦的 華商銀行 (英語:Chinese Commercial Bank) 、1917年創辦的 和豐 ...

  6. 中信銀行(國際)有限公司 (英文: China CITIC Bank International Limited ,簡稱 信銀國際 、 CNCBI [1] ,前 港交所 上市編號:0183),是一家紥根 香港 的綜合性商業銀行。. 前身為 嘉華銀行 ,1922年於 廣州 創辦,當時稱為 嘉華銀號 ,創辦人為 林子豐 博士。. 中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