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长途郊游径卫奕信径第九段穿过水塘可沿小径通往 八仙岭 九龙坑山该地亦是凤马古道古代连接 凤园 与马尾下两地的村径必经之路是昔日连接 吐露港 和 沙头角 北区的要道路径由大石砌成游人可沿路走到另一生态热门胜地沙螺洞。. 游客亦可 ...

  2. 中文名. 大潭水塘. 地理位置. 香港岛 东的 大潭郊野公园. 建 成. 1889年. 储水量. 19亿加仑(900万立方米) 目录. 1 修建过程. 2 修建问题. 修建过程. 播报. 编辑. 在香港第一个水塘 薄扶林水塘 落成后香港供水仍不足以供应市民使用所以大潭水塘兴建计划早于1872年 港督 坚尼地 上任之时便开始构思。 计划中的水塘容量136万立方米,本来造价达35万英镑,后修改方案后减省至12.26万英镑。 不过,因当时经济不景气,加上1874年发生严重风灾后需要赈灾,该计划于该年暂时搁置。 于1882年,水塘的兴建继续,最后于1889年完成,成为继薄扶林水塘后第二个水塘。 该水塘的水坝高90尺、长400尺、阔60尺。

  3. 卫奕信径第九十段──第九段起点为九龙坑山可在大埔墟火车站乘的士到大埔头径起程接上九龙坑山或取捷径到粉岭火车站乘前往鹤薮围的52B专线小巴到鹤薮水塘沿流水响郊游径接九龙坑山起步。. 回程时在南涌村以南位置与大路交接在这裏右转 ...

  4. 中文名. 大帽山. 外文名. Tai Mo Shan. 地理位置. 香港新界荃湾区和元朗区交界 [2] 开放时间. 全年 09:30-22:30. 门票价格. 免费. 占地面积. 1640 公顷. 建议游玩时长. 4小时. 海 拔. 957 m. 目录. 1 基本介绍. 2 地理环境. 3 气候特点. 4 主要景点. 郊野公园. 大峡谷. 5 山北景点. 6 景区特点. 7 水源信息. 8 登山线路. 9 实用信息. 10 注意事项.

  5. 桂柳古运河古为中原与西南往来的重要通道,是连接漓江、柳江水系的重要人工运河。. 在临桂 会仙镇 分水塘出水口西侧,一块由市政府和临桂文物管理所设立的石碑上刻着有关它的简介:“河源于会仙镇狮子岩,汇分水塘,东流至相思江,入漓江;西流折入 ...

  6. 香港. 创立时间. 1901年. 英国于1898年取得界限街以北的新九龙及新界后为了提供食水给新九龙及新界南部香港政府于1901年在针山以南及毕架山之西一带展开兴建水塘的工程并于1906年落成启用。 水塘容量达3亿5000万加仑。 1922年,堤坝改以石建成,并将高度提高至100呎,令水塘容量有150万加仑的增加。 堤坝的外形为弧形,设计独特。 1926年,香港政府又建造了九龙接收水塘,以接收城门水塘的食水。 1930年,九龙副水塘兴建,并于1931年建成,储水量为1亿8500万加仑。 九龙水塘是中国香港九龙半岛的一组水塘,由九龙水塘、九龙副水塘及九龙接收水塘三个水塘组成。 水塘位于金山郊野公园之内。 虽然水塘群以九龙为名,但根据现时的地区行政 ,三个水塘同样坐落于新界沙田区西南部。

  7. 蓝地水塘位于 香港特别行政区 屯门虎地, 岭南大学 的后山上,又名老虎坑水塘或蓝地灌溉水塘,位于 大榄郊野公园 西部边沿。 水塘介绍. 播报. 编辑. 蓝地水塘于 1957年 3月28日由 港督 葛量洪揭幕启用,现时水塘旁仍可见开幕纪念碑。 该水塘是用作灌溉 屏山 一带的农田之用,由山上多条引水道汇集而成,雨后部分山涧更会形成瀑布,冲入水塘,再经溪涧流入村中农地供灌溉之用。 蓝地水塘环境清幽,附近设有郊游设施,亦为屯门径第二段终点。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蓝地水塘(1张) 蓝地水塘 的概述图 (1张)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编辑次数: 8 次 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 aka卡布达121. ( 2023-03-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