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3月3日 · 海底電纜遇到天災人為破壞 台灣會完全斷訊. 不過雖然用戶服務範圍不大但在特殊情況下卻極其關鍵例如無線通訊及網路若因政治衝突被切斷後如同烏克蘭目前的情況衛星通訊當然變得極其重要。 就像在地緣政治衝突下,半導體的地位也變得更加突顯。 工研院產業服務中心副組長廖榮皇認為,「目前台灣的固網是透過為數很少的海底電纜連到國外,一旦海底電纜遇到天災或人為破壞,台灣這個小島就可能對外完全斷訊,如果我們擁有自己的通信衛星,那至少不會受到限制,還可以對外做一些通訊。 其次是,若以低軌衛星及互為搭配的地面接收設備等產業生態鏈來看,這依然是一個產值很大的行業,甚至不輸現有半導體產業。 例如,低軌衛星有別於過去的中軌衛星、同步軌道衛星,飛行速度快很多。

  2. 2023年9月28日 · 由國內線纜大廠華新麗華與丹麥NKT集團旗下NKT HV Cables AB合資設立的華新能源電纜系統股份有限公司」,28日舉行高雄海底電纜廠開工動土儀式華新麗華董事長焦佑倫表示,「海底電纜是風電產業鏈的關鍵環節對於整體韌性電網的策略意義重大國產化將即時解決國內需求這次華新與世界三大海纜廠的丹麥NKT HV Cables AB合作,引進NKT先進的海纜製造技術、運營模式,以及世界級的ESG規範,攜手建設高度自動化的海纜生產線與技術服務,屆時該廠將是台灣唯一的海底電纜製造工廠,預計2025年完工並進行試產,2027年開始營運。 「我們非常高興能夠跟世界第一流的企業NKT合作,對華新麗華電纜產業在策略、技術、市場、整體發展上均為重要里程碑。

  3. 2022年3月9日 · 台灣唯一的海底電纜製造廠動土了由國內線纜大廠華新麗華與丹麥NKT集團旗下NKT HV Cables AB合資設立的華新能源電纜系統股份有限公司」,28日舉行高雄海底電纜廠開工動土儀式。 日期:2023-09-28

  4. 2023年10月16日 · 根據中華電信統計連接台灣與馬祖的海底電纜自2017年以來已發生29起斷纜事故且今年2月發生的兩次斷網事件都是因為海底電纜被中國船隻破壞。 此外,去年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期間,總統府、國防部、外交網站更遭到境外DDoS攻擊,網站因流量過大,一度被癱瘓。 種種事件都顯示,台灣在保護關鍵基礎設施上仍有待加強。 美2018年修法擴大審查外資 軍事設施附近納管. 張雁翔分享,近年歐美各國特別從法制面上改革,保護關鍵基礎設施與關鍵科技,避免被境外勢力竊取或破壞。 較著名的案例是,美國在2018年通過《外商投資風險審查現代化法案》(FIRRMA),擴充「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CFIUS)」的權限。

  5. 2023年7月5日 · 上半年的馬祖斷網事件凸顯台灣關鍵基礎設施的脆弱台灣尤其應與民主鄰國合作發展海底電纜這也有助創造數位化轉型貿易機會。 二月初,連接台灣海峽北端馬祖列島和台灣的兩條電纜在一周內分別被中國船隻破壞,雖然尚不清楚這些電纜是否是被故意切斷的,但這些事件是對台灣 數位基礎建設 脆弱性的警告。 台灣遭受的網路資訊戰威脅引起全球廣泛關注。 政府、民間社會都清楚地意識到需要打擊 虛假訊息 ,特別是與選舉有關的假訊息,並建立防禦措施以抵禦每日數以百萬計的網路攻擊。 從更廣泛的角度來看東亞和東南亞,很明顯,由於中美關係緊張以及中共在南海的好戰行為,台灣的關鍵基礎設施面臨愈來愈大的威脅和不確定性。

  6. 2023年6月1日 · 彭博社日前專訪了數位發展部部長唐鳳在談到數位基礎建設韌性時她希望台灣高達7400億美元的經濟能夠在明年底前就能做好應對緊急狀況下所有通訊可能癱瘓的可能唐鳳提到的威脅並不是一場假設事實上在今年2月時台馬海底電纜就被中國船隻損害使得馬祖地區的民眾無網可用。 在此之前,2006年台灣曾發生恆春大地震,當時震斷了台灣周圍的8條海底電纜,且損斷的海纜不是說修就修,每一條都得等上數週的時間才得以修復;當時的大地震也擾亂了亞洲大部分地區的網路、銀行,以及跨境貿易。 上述的天災與人禍,都是極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唐鳳表示,我們要吸取教訓並放在心中,現在要做的就是學會如何管理頻寬,確定哪些應用有頻寬的優先使用權,哪一些可以有稍高的延遲容忍。

  7. 2022年8月3日 · 細數這幾年華新的投資案除了斥資上百億元投資印尼鎳生鐵廠外今年還加碼近六十億元投資印尼冰鎳廠及發電廠另外瞄準離岸風電開發商機投入逾五十億元在高雄港建海底電纜廠今年五月又砸七十億元併購義大利不銹鋼盤元廠斥資二十三億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