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

  2. 在這首詞中作者通過對農村景象的描繪,反映出他的主觀感情,并非只在純客觀地作素描。 作者這首詞是從農村的一個非勞動環境中看到一些非勞動成員的生活剪影,反映出春日農村有生機、有情趣的一面。 上片第一、二兩句是作者望中所見,鏡頭稍遠。 “茅檐低小”,鄧《箋》引杜甫《絕句漫興》:“熟知茅齋絕低小,江上燕子故來頻。 ”此正寫南宋當時農村生活條件并不很好。 如果不走近這低小的茅檐下,是看不到這戶人家的活動,也聽不到人們講話的聲音的。 第二句點明茅屋距小溪不遠,而溪上草已返青,實暗用謝靈運《登池上樓》“池塘生春草”語意,說明春到農村,生機無限,又是農忙季節了。

  3. 2020年3月22日 · 清平樂·村居》 (辛棄疾)全詩翻譯賞析. dse作文 - dse文言文. 清平樂·村居. 辛棄疾. 系列:宋詞三百首. 清平樂·村居.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亡(音同無) 賴,溪頭臥剝蓮蓬。 註釋. 1清平樂·村居:清平樂,詞牌名。 村居,這首詞的題目。 「樂」在此處讀yue。 2茅簷:茅屋的屋簷 。 3吳音:作者當時住在江西東部的上饒,這一帶古時是吳國的領土,所以稱這一帶的方言為吳音。 4相媚好:這裡指互相逗趣,取樂。 5翁媼(ǎo) (也讀yun和wo):對古代老婦的敬稱。 6鋤豆:鋤掉豆田里的草。 7織:編織。 8亡賴:亡,同「無」「。 亡」讀wu,在這裡意思這裡指頑皮、淘氣。 9臥,趴。 譯文.

    • 概觀
    • 基本介紹
    • 注釋譯文
    • 創作背景
    • 作品鑑賞
    • 作者簡介

    《清平樂·村居》是宋代大詞人辛棄疾的詞作。此詞描繪了農村一個五口之家的環境和生活畫面,藉此表現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作者把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態,以及他們的美好的農家生活描寫得有聲有色,惟妙惟肖,活靈活現,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表現出作者對農村和平寧靜生活的喜愛。全詞以白描手法描述了農村的鄉土風俗,呈現出一種清新寧馨的風格。

    •作品名稱:清平樂·村居

    •作品別名:清平樂·茅檐低小

    •創作年代:南宋

    •作品出處:《稼軒長短句》

    •文學體裁:詞

    •作者:辛棄疾

    詞句注釋

    ⑴清平樂(yuè):原為唐教坊曲名,取用漢樂府“清樂”、“平樂”這兩個樂調而命名。後用作詞牌名。《宋史·樂志》入“大石調”,《金奩集》、《樂章集》併入“越調”。雙調四十六字,八句,前片四仄韻,後片三平韻。 ⑵茅檐:茅屋的屋檐。 ⑶吳音:吳地的方言。作者當時住在信州(今上饒),這一帶的方言為吳音。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樂。 ⑷翁媼(ǎo):老翁、老婦。 ⑸鋤豆:鋤掉豆田裡的草。 ⑹織:編織,指編織雞籠。 ⑺亡(wú)賴:《漢書·高帝紀》:“始大人常以臣亡賴,不能治產業,不如仲力。”注云:“江淮之間,謂小兒多詐狡獪為亡賴。”這裡指小孩頑皮、淘氣。亡,通“無”。 ⑻臥:趴。

    白話譯文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邊長滿了碧綠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吳地方言,聽起來溫柔又美好,那滿頭白髮的老人是誰家的呀? 大兒子在溪東邊的豆田鋤草,二兒子正忙於編織雞籠。最令人喜愛的是小兒子,他正橫臥在溪頭草叢,剝著剛摘下的蓮蓬。

    此詞作於辛棄疾閒居帶湖期間。由於辛棄疾始終堅持愛國抗金的政治主張,從二十一歲南歸以後,他一直遭受當權投降派的排斥和打擊。從四十三歲起,他長期未得任用,以致在信州(今江西上饒)閒居達二十年之久。理想的破滅,使他在隱居中更加關注農村生活,寫下了大量的閒適詞和田園詞。這首《清平樂·村居》就是其中之一。

    整體賞析

    辛棄疾詞中有不少作品是描寫農村生活的佳作,其中,有風景畫,也有農村的風俗畫。這首《清平樂·村居》就是一幅栩栩如生、有聲有色的農村風俗畫。 劉熙載說 ,“詞要清新”,“澹語要有味”(《藝概·詞曲概》)。作者的此作正具有“澹語清新”、詩情畫意的特點。它表現在描寫手法、結構和構思三個方面。 在描寫手法上,這首詞,沒有一句使用濃筆艷墨,只是用純粹的白描手法,描繪了農村一個五口之家的環境和生活畫面。作者能夠把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態,描寫得維妙維肖,活靈活現,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如若不是大手筆,是難能達到此等藝術意境的。 上闋頭兩句,寫這個五口之家,有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緊靠著房屋有一條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邊長滿了碧綠的青草。在這裡,作者只用了淡淡的兩筆,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組成的清新秀麗的環境勾畫出來了。不難看出,這兩句在全首詞中,還兼有點明環境和地點的使命。 三四兩句,描寫了一對滿頭白髮的翁媼,親熱地坐在一起 ,一邊喝酒,一邊聊天的優閒自得的畫面,這幾句儘管寫得很平淡,但是,它卻把一對白髮翁媼,乘著酒意,彼此“媚好 ”,親密無間,那種和協、溫暖、愜意的老年夫妻的幸福生活,形象地再現出來了。 這就是無奇之中的奇妙之筆。當然,這裡並不僅僅是限於這對翁媼的生活,它概括了農村普遍的老年夫妻生活樂趣,是有一定的典型意義。“吳音”,指吳地的地方話。作者寫這首詞時,是在江西上饒,此地,春秋時代屬於吳國。“媼”,是對老年婦女的代稱。 下闋四句,採用白描手法,直書其事,和盤托出三個兒子的不同形象。大兒子是家中的主要勞力,擔負著溪東豆地里鋤草的重擔。二兒子年紀尚小,只能做占鋪助勞動,所以在家裡編織雞籠。三兒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調皮玩耍,看他躺臥在溪邊剝蓮蓬吃的神態,即可知曉。這幾句雖然極為通俗易懂,但卻刻畫出鮮明的人物形象,描繪出耐人尋味的意境。尤其是小兒無拘無束地剝蓮蓬吃的那種天真活潑的神情狀貌,饒有情趣,栩栩如生,可謂是神來之筆。“無賴”,謂頑皮,是愛稱,並無貶意 。“臥”字的用得極妙它把小兒天真、活潑、頑皮的勁兒,和盤托出,躍然紙上,比“坐”“躺”“趴”等用得更妙。所謂一字千金,即是說使用一字,恰到好處,就能給全句或全詞增輝。這裡的“臥”字正是如此。 在藝術結構上,全詞緊緊圍繞著小溪,布置畫面,展開人物的活動。從詞的意境來看,茅檐是靠近小溪的。另外 ,“溪上青青草”“大兒鋤豆溪東”“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四句,連用了三個“溪”字,使得畫面的布局緊湊。所以,“溪”字的使用,在全詞結構上起著關鍵作用。 在寫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這本來是農村中司空見慣的東西,然而作者把它們組合在一個畫面里,卻顯得格外清新優美。在寫人方面,翁媼飲酒聊天,大兒鋤草,中兒編雞籠,小兒臥剝蓮蓬。通過這樣簡單的情節安排,就把一片生機勃勃和平寧靜、樸素安適的農村生活,真實地反映出來了,給人一種詩情畫意,清新悅目的感覺,這樣的構思巧妙、新穎,色彩和諧、鮮明,給人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從作者對農村清新秀麗 、樸素雅靜的環境描寫,對翁媼及其三子形象的刻畫,表現出詞人喜愛農村和平寧靜的生活。 這首詞 ,是作者晚年遭受議和派排斥和打擊,志不得伸,歸隱上饒地區閒居農村時寫的,詞作描寫農村和平寧靜、樸素安適的生活,並不能說是作者對現實的粉飾。從作者一生始終關心宋朝恢復大業來看,他嚮往這樣的農村生活 ,因而會更加激起他抗擊金兵、收復中原、統一祖國的愛國熱忱。就當時的情況來說,在遠離抗金前線的村莊,這種和平寧靜的生活,也是存在的,此作並非是作者主觀想像的產物,而是現實生活的反映。

    名家點評

    楊忠《辛棄疾詞選譯》:作者用輕筆淡墨,描繪了一幅農村的風俗畫。辛棄疾的農村詞,大部分是以寫景為主,只有個別人物點綴其間,而此詞則以人物為主體,描繪了和諧、美滿,富有情趣的一家人,充滿了生活氣息。 徐中玉、金啟華《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這是一首農村詞,描繪了農村寧靜安適的生活景象。純用白描,直陳其事,表現人物情態特徵,惟妙惟肖,情趣盎然。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曾任耿京軍的掌書記,不久投歸南宋。歷任江陰簽判,建康通判,江西提點刑獄,湖南、湖北轉運使,湖南、江西安撫使等職。四十二歲遭讒落職,退居江西信州,長達二十年之久,其間一度起為福建提點刑獄、福建安撫使。六十四歲再起為浙東安撫使、鎮江知府,不久罷歸。一生力主抗金北伐,並提出有關方略,均未被採納。其詞熱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愛國感情。有《稼軒長短句》以及今人輯本《辛稼軒詩文鈔存》。

  4. 這闋清平樂》,代表了辛詞的一種藝術風格全詞僅有八句話四十六個字但是卻描繪了一幅蕭瑟破敗的風情畫。 夜出覓食的饑鼠繞床爬行,蝙蝠居然也到室內圍燈翻飛,而屋外卻正逢風雨交加,破裂的糊窗紙也在鳴響。 “自語”二字,自然而又風趣地將風吹紙響擬人化、性格化了。 獨宿的這個“王氏庵”,是久已無人居住的破屋。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作者一個平生為了國事奔馳于塞北江南,失意歸來后則已頭發花白、容顏蒼老的老人出現了。 心境如此,環境如此,“秋宵夢覺”分明指出了時令,同時也暗示了主人公難以入睡。 半夜醒來,眼前不是饑鼠蝙蝠,殘燈破窗,而是祖國的“萬里江山”。 很顯然,他“夢中行遍,江南江北”(《滿江紅》),醒后猶自留連夢境,故云“眼前萬里江山”。 這一句與“平生塞北江南”相呼應,而把上闋四句推到背后。

  5. 其他人也問了

  6. 原文. 清詞索笑。 莫厭銀杯小。 應是天孫新與巧。 剪恨裁愁句好。 有人夢斷關河。 小窗日飲亡何。 想見重簾不卷,淚痕滴盡湘娥。 譯文. 暫無譯文. FB 臉書 Line賴. 古詩推薦. 鷓鴣天. 清平樂為兒鐵柱作) 卜算子. 清平樂賦木犀詞) 卜算子. 醉翁操. 卜算子(荷花) 西江月(為范南伯壽) 丑奴兒(和陳簿) 臨江仙·和葉仲洽賦羊桃. 清詞索笑。 莫厭銀杯小。 應是天孫新與巧。 剪恨裁愁句好。 有人夢斷關河。 小窗日飲亡何。 想見重簾不卷,淚痕滴盡湘娥。

  7. 清平樂 ·村居 宋代 大詞人 辛棄疾 的詞作。 此詞描繪了農村一個五口之家的環境和生活畫面,藉此表現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作者把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態,以及他們的美好的農家生活描寫得有聲有色,惟妙惟肖,活靈活現,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表現出作者對農村和平寧靜生活的喜愛。 全詞以 白描 手法描述了農村的鄉土風俗,呈現出一種清新寧馨的風格。 基本介紹. 作品名稱 :清平樂·村居. 作品別名 :清平樂·茅檐低小. 創作年代 : 南宋. 作品出處 :《 稼軒長短句 》 文學體裁 : 詞. 作者 :辛棄疾.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清平樂⑴·村居. 茅檐低小 ⑵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 ⑶ ,白髮誰家翁媼 ⑷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