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6月3日 · 粵海投資的其一重大優勢在於有對港供水項目作為核心收益來源。 對港供水項目的最大優勢在於有協議保障,這讓粵海的項目收入可以不受終端需求所影響,因為過去的供水協議是以「統包總額」方式交易,港府在協議期內每年均會購買定量的東江水,為粵海帶來相當穩定的收入來源,在過去3年間的收入分別有約47.9億元,48.1億元,及48.2億元。 雖然2021年至2023年的協議已由「統包總額」改為「統包扣減」,粵海的實收水價或會較以往水平為波動,但實際衝擊應該很有限。 此外,隨著集團在過去一直將對港供水收益再投資於其他更具潛力的業務,新協議的不確定性對整體收入的影響亦會被攤薄。 多元業務支持增長.

  2. 2021年8月23日 · 2021-08-23 Steven Cheung. 電視廣播(TVB)(SEHK:511)上週公布收購士多75%股權,其管理層的如意算盤是利用TVB影響力發展電商業務,但似乎忽略了發展電商是高度資本密集的生意,未來數年TVB來自電商業務虧損陸續有來。 刻下投資者必定是跟紅頂白押注在贏家身上,前稱為香港電視網絡(港視)的香港科技探索(SEHK:1137)自然是不二之選,即使出現新挑戰亦難以動搖在本地電商市場的王者地位。 更多內容: 港視6月銷售續增長3大因素撐股價. TVB和邵氏兄弟控股(SEHK:953)組成特殊目的實體,分別佔82.5%及17.5%股權,然後再斥資2億元認購士多發行的D系列優先股,將佔全面攤薄已發行股本75%股權。

  3. 2020年9月26日 · 2020-09-26 The Fool. 自香港被美國取消特殊地位後,美國駐港澳領事館火速招標出售位於南區壽臣山37號宿舍項目,結果以25.66億元售出,交易衍生兩大「意外」。 先撇除個別分析「豪估」市值達百億元不計,成交樓面呎價約54萬元,比兩年前售出的壽山村道39號地的8.58萬元呎價,低出37%,而成交價較39號的59億元,低出逾5成,屬震撼「激安價」,消息初步對樓市影響屬負面。 再令人跌眼鏡的是,壽臣山37號宿舍項目,由過去20年已沒有真金白銀在香港買地的恒隆地產(SEHK:101)奪得,以價格計絕對是「冷手執個熱煎堆」。 集團將重建該地皮起多間獨立式豪華大宅,投資總額約40億元。 其實,有關交易對樓市釋出什麼訊號? 恒隆地產眼光獨到又是否可跟上車? 「樓市撈底王」終買到貨.

  4. 我們專注於美股、港股及退休理財。 梁耀康 (Dave Leung)為HK MoneyClub的聯合創辦之一,並為平台分析師。 梁耀康為前萬里富香港 (The Motley Fool HK)全職員工,負責fool.hk免費網站的營運發展及內容編撰等管理。 對於萬里富 (The Motley Fool)使命:讓世界變得更醒目、更開心、更富有,深感認同。 創立平台希望可繼續實踐理念,幫助投資者決策,做到快樂投資。 梁耀康擁有多年投資分析及評論經驗,於《香港經濟日報》及《蘋果日報》等媒體撰寫財經專欄,並經常接受媒體訪問。 HK MoneyClub聚焦於香港市場,但亦會搜羅世界各地的投資新聞。 此外,更為處於各個投資階段的香港人提供一系列教育資訊。

    • 業務發展
    • 業務3大類別
    • 行業分析
    • 背景因素
    • 競爭優勢
    • 財務數據理想
    • 發展前景
    • 投資策略

    雅生活成立1990年代,管理雅居樂集團開發的絕大部分物業,並引入香港式的物業管理模式,2015年除管理管理雅居樂集團的物業外,亦管理獨立第三方的物業。 到2017,雅生活收購了綠地物業,並引入綠地控股作為戰略股東,依靠雅居樂集團及綠地控股這兩間在中國有一定規模的物業發展商,提供了一定的生意,並以「雅居樂物業」和「綠地物業」兩大品牌經營。 到近年,進一步收購數家區域性龍頭物業管理企業,令業務進一步擴大。

    雅生活的主要業務,可分為3大類:「物業管理服務」、「外延增值服務」、「社區增值服務」,當中以物業管理服務為最大貢獻部分。 物業管理服務。雅生活為物業開發商、業主、住戶,以及其他物業管理公司,提供一系列物業管理服務,其中包括為中高端住宅物業,以及非住宅物業(包括商用物業、寫字樓、多用途綜合體等),提供保安、清潔、綠化及園藝、維修及保養等服務。亦為地方性物業管理公司,提供顧問諮詢服務。 雅生活主要按照包乾制,收取物業管理服務的管理費,即是收取一個費用,經營盈虧均由物業管理公司負責,與業主無關。 外延增值服務。提供房地產全面的服務,包括銷售場物業管理服務、其他延伸的增值服務,如物業營銷代理、房屋檢驗等。 社區增值服務。向業主及住戶提供增值服務,包括家政、房屋及商舖經紀、智能家居服務、社區旅遊代理,...

    在中國,物業管理費收費模式包括兩類:包乾制與酬金制,前者較為普遍,特別是對於住宅物業而言。在非住宅物業類別,逐漸開始採用酬金制,使業主更深入地參與其物業管理,且物業管理服務供應商亦受到更加密切的監督。 近年,隨著中國不斷城市化,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物管行業所管理的物業面積,正快速增長。根據調查機構中指院的資料,物管行業的百強企業,管理物業的總面積,每年都以1、2成的速度增長。 當中的住宅物業,仍佔最大比例,但物業管理公司追求管理物業類型的多元化,這是行業的情況。 過往,中國對物業管理的概念並不多,但隨著城市化,同時更多屋苑、大廈類的物業,加上人民對生活質素追求的提高,都令物業管理行業發展快速。 行業的優點是持續性,當物業管理公司取得某大廈的合約時,這生意就會一直持續,除非該公司做得不好,...

    雅生活由雅居樂集團分柝,現時雅居樂集團仍是雅生活的大股東,持股50%以上,過往雅居樂集團不斷提供旗下的物業予雅生活管理,到近年,雅生活則主動開拓其他市場。 這裡簡介一下雅居樂集團,這是中一家以中高端房地產開發為主的發展商,除主打住宅物業發展外,亦從事環保、建設及酒店等產業。雅居樂集團本身擁有一定的規模,每年的營業額超過500億人民幣,同時有一定的品牌,由於有這背景因素,令雅生活擁有管理的物業不斷增長,而且憑這背景而增長。 另外,由於雅居樂集團本身行中高端路線,因此雅生活所提供的物業管理質素,都行中高端路線,以中國平均的物業管理收費計,雅生活比平均數高1、2成。隨著近年發展的物業趨向較高端化,市民對物業管理的質素要求都有所提高,相信以較高端定位會較有利。 2017年,雅生活與綠地控股建立了戰略...

    正正由於背靠雅居樂集團,以及綠地控股兩大主要股東,這企業無論在規模上、品牌上、持續的生意上,都有一定的優勢。 由於這兩間企業都有房地產業務,當不斷建成物業時,就需要物業管理,很大機會就會為雅生活提供生意。 雖然這兩間企業,並不是必然提供物管生意給雅生活,但憑著上述所講的背景因素,加上雅生活已建立了品牌,相信這兩間企業都會保持旗下物業在物管上,服務及品牌的統一性,因此,雅生活不斷獲得這兩間企業的生意,都是合理的事。 另外,中國的物業管理行業,企業化發展的時期不算很長,雅生活算是較早期走進行業的企業,因此有一定的經驗及品牌,同時行中高端路線,這都是較有優勢的因素。加上企業有一定的規模、資源,在管理上更能標準化及專業化。 隨著中國人的生活質素提高,要求亦有所提高,雅生活推出更多延伸的服務,例如「管...

    從上述的財務數據可見,雅生活的賺錢能力不錯,同時增長處於高水平,這是由於近年不斷進行收購,令業務不斷擴展,但正常情況下,這企業增長雖不差,但不會如過往般爆炸性增長。 由於上市前後的股構結構不同,因此ROE出現了較大的下跌,而過往的代表性亦不大。ROE慢慢會回到較能反映到企業真實情況的水平。 毛利率處增長水平,這是由於業務的規模效益,令人工佔比的成本有所減少,這亦是雅生活在規模上的優勢,反映賺錢能力比行業較好。 另外,這企業的負債不高,比一般內房股理想得多,因為中國不少房地產商的負債,都處於過高水平,但雅生活就穩健得多,負債水平健康,加上業務十分穩定,都反映這企業擁有投資價值。 現金流強勁是這企業另一優點,業務穩定、收現金能力強、業務持續性,從這企業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就能見到這企業的現金流相...

    中國的城鎮化,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成為物業管理行業的主要增長原動力,而雅生活近年積極進行併購活動,帶動業務不斷增長,相信管理層仍有野心,這企業仍會保持一定的增長力。 雅生活表示,將進一步擴大業務規模及市場份額,通過尋求戰略投資、收購及聯盟機遇,拓展物業管理服務組合。 另外,中國政府已發佈指導性意見,以加強物業管理服務質量的標準化,相信長遠對較有規模,以及較高端的物管企業有利。種種因素,都反映雅生活發展仍然正面。

    綜合來說,雅生活無論在業務本質、規模、品牌、財務數據、前景,都是理想的,反映這企業有一定的質素。加上這企業的背景因素,以及行業的發展,相信這企業的前景不差,有長線投資的價值。 整體來說,相信雅生活長遠能保持中速增長,長遠發展正面,只要股價不是在熱炒的時期,投資者都可考慮這股。 由於盈利變化較大,投資者要以較合理的盈利去計算(股票班有詳細講述)。現時這股大約處合理區的中間,由於行業及企業仍處發展階段,因此投資者宜長線持有,慢慢等更佳的收成。 (本人為證券業持牌人士,未持有上述股票) 美股表現近年持續強勁,不知如何入手?我們精選了10隻高增長美股,並撰寫了《不應錯過的10隻高增長美股》免費報告。立即按此下載! 想提早退休? 想提高每月的被動收入? 我們撰寫的《必須收藏的收息股投資指南》電子書用實...

  5. 2022年6月9日 · 1.香港經濟日報. 據聯交所資料,David Webb在5月30日增持約6萬股增持香港經濟日報,每股平均價1.14元,持股佔比由8.98%上升至9%。 而自去年10月以來,David Webb密密加倉,持股比率已由原先的8.56%高出0.44%。 增持後,David Webb仍為公司第五大股東。 經濟日報是一家多元媒體公司,主要業務包括出版《香港經濟日報》、雜誌及書籍、提供電子財經資訊及物業市場資訊服務,以及提供培訓課程與經營優質生活網站。 公司2020/21財年盈利增2倍至3092萬元,但仍未及疫情及社運爆發前、即2018/19年的7152萬元。 截至2021年9月,中期盈利為2316萬元,按年跌19.4%,但按走勢而言,全年合計盈利可望按年錄得回升。

  6. 2020年12月22日 · CPR. TDS. 美通社. 香港2020年12月18日 /美通社/ -- Galaxy Capital首席技術官 Nathan Yao 出席2020 Blockchain Expo時表示,Blockchain 在未來五年將成為世界主流的科技,採用和接受blockchain的機構將比現在至少多10,000倍。

  1. 相關搜尋

    湛耀東waye ch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