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無酒精消毒搓手液 相關

    廣告
  2. 衛生消毒用品如:棉片,洗面巾,酒精,漂白水,滴露等買滿600元即可免費送貨住宅村屋皆送. 本公司專營各類即棄用品如:手套,床紙,桑拿上衣短褲,lowcut裙,頭帽,鞋套等及

搜尋結果

  1. 2022年6月10日 · 消防處修訂《危險品條例》,市民常用的防疫用品如酒精搓手液及漂白水,若包裝容量不多於法例訂明的最大包裝容量,則會被視為消費裝危險品。 清潔人員常用的漂白水,如包裝容量符合法例要求,亦屬於消費裝危險品。 蔡小姐指,修例後可確保零售業界得悉儲存消費裝危險品的要求,有助保障公眾安全。 疫情下,市民經常使用的酒精搓手液,都有機會屬於危險品。 在新修訂危險品條例的實施下,百貨公司及零售店舖可以存放更多的消費裝危險品,以應付市民的需求。 消防處製作多款小冊子,讓市民及業界更容易理解新修訂危險品條例的內容。 消費裝危險品的最大包裝容量及其他詳細資料,可以在消防處推出的危險品專題網頁找到。 梁女士透過電視宣傳短片得知酒精搓手液屬消費裝危險品,認為修例對整個社會都有裨益。

  2. 2020年3月20日 · 用梘液是最好消潔雙手的辦法,始終酒精消毒常用於室外或緊急情況,而最有效殺滅細菌及病毒的酒精濃度是介乎60-80%,「主要係捽手的細節位,時間大概都要20-30秒。

  3. 2017年7月10日 · 新論壇抽驗8款不同品牌、共11個樣本的免洗酒精搓手液,發現品牌「Isopak」的4款搓手液,含甲醛濃度高達8至12%,超出內地《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中,不可超過0.2%的甲醇標準44至61倍。 組織將「Isopak」的搓手液於不同化驗所進行3次檢驗,均發現甲醇含量過高。 註冊藥劑師、新論壇理事龐愛蘭指,該品牌搓手液的標籤標示內含有酒精,但列明是哪一種酒精種類,亦列明生產地。 品牌網頁顯示會批發所生產的搓手液到政府、私人、社福機構等,惟市面上使用批發式搓手液時會更換其他器皿,變相市民無法知道所用的酒精搓手液來自甚麼品牌,擔心市民使用後會中毒。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0年2月12日 · 有專家指,市面上最常見的消毒酒精搓手液均能有效殺滅病毒,但強調並非所有洗手液都有消毒作用,提醒市民應避免購買以氯己定為主要成分的消毒劑。

  6. 2021年3月22日 · 皮膚科專科醫生陳湧建議市民適量使用酒精搓手液,在有水的情況下盡量使用低刺激性的番梘洗手,並勤用潤膚膏修復皮膚屏障,避免刺激物和致敏原滲入皮膚,引致主婦手發作。

  7. 2020年2月11日 · 新冠肺炎蔓延之際,香港人愈來愈重視個人衞生,各大藥房超市的酒精搓手液都被搶購一空。酒精搓手液能夠消毒殺菌人盡皆知,但市面上許多沐浴露、洗手液聲稱能有效殺菌消毒,到底是否屬實?

  8. 2020年2月18日 · 東網從市面隨機抽樣購買7支消毒搓手液,委託專家進行微生物測試,發現全部均含有大腸桿菌及金黃葡萄球菌,有樣本含菌量高於家用廁板。 部分搓手液標籤欠奉,安全成疑。 醫生警告使用該類劣質搓手液,不慎觸碰眼睛及進食,可引致角膜炎及急性腸胃炎,增加感染風險。 有議員認為,政府應訂立註冊制度,收緊對防疫產品的銷售規管。 東網從深水埗及旺角多家藥房、嬰兒用品店及臨時舖,購入7支消毒搓手液,價錢由38港元至50港元。 由研究員檢測每個樣本的含菌量。 結果發現所有樣本含有大腸桿菌及金黃葡萄球菌,其中樣本二含菌量最高,聲稱為天然出產的消毒泡沫,每毫升有高達30萬個細菌菌落(CFU),比早前香港兒童健康基金測試家用坐廁板的20萬個CFU還要高。 其主要消毒成分為苯扎氯銨,並添加3種香料以及多種化學成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