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大家對大腸鏡檢查應該不陌生,照腸鏡除了可及早發現大腸癌,更重要可及時發現和切除瘜肉等病變組織,從而預防大腸癌。 然而不少人對照腸鏡存有誤解,甚至抗拒檢查,例如以為照腸鏡會很難受和複雜,又或覺得沒有症狀便毋須檢查。

  3. 照腸鏡時需把 90 公分的內窺鏡放入腸道,若不進行麻醉,過程會相當不舒服。 常用的麻醉方法有兩種,一種是靜脈注射鎮靜劑,效果有如安眠藥加止痛藥,病人會進入淺層睡眠狀態。 另一種是由麻醉科醫生進行的監察麻醉,病人進入深層睡眠狀態,過程中不會有知覺。 那完成照腸後,何時要再做檢查呢? 這要視乎檢查結果而定,包括瘜肉的數量、體積、種類,以及病人本身的患癌風險。 若腸內沒有瘜肉,亦無家族病史,便可十年後再檢查,較高風險人士則可能要較常檢查。 至於照腸鏡的併發症風險,麻醉藥物引起過敏的情況並不常見,穿腸或出血的機會分別約 1000 至2000 分之一及 200 分之一。 若醫生評估病人有出血風險,會採取適當措施以減低出血機會。 病人亦要留意,照腸鏡後 10 日內是否有大便帶血。

  4. 計劃特色. 非入侵性檢測** 簡單方便:只需糞便樣本. 透過檢驗糞便的細菌基因,預測大腸癌、大腸瘜肉及大腸瘜肉復發的風險. 由醫生解釋檢測結果並提供飲食建議. 計劃内容和收費. 預約及查詢: 3468 7141. 免責聲明: 此檢測不是診斷測試,測試結果應謹慎解讀。 暫時尚未確定應每隔多久重覆接受此檢測。 ** 以上資訊僅供參考, 它不能代替醫生或專業醫護人員的建議。 如果你對以上資訊有任何疑問,請諮詢你的醫生。 *資料來源: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 **資料來源: 精進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5. 2022年4月1日 · 有時照大腸鏡會發現病人的腸壁蒙上一層灰黑,正是長期服用此類藥物所產生的黑色素所致,雖然這現象對健康無礙,但仍不建議病人長期依賴該類藥物。

  6. 大腸癌篩查計劃. 根據衞生署網頁數據,大腸癌是本港最常見癌症之一。. 於2020年,共錄得5,087宗新登記個案,當中超過九成患者年齡在50歲或以上。. 本港致命癌症中,大腸癌則排行第二位。. 2021年,死亡個案達2,298宗。. 香港中文大學醫務中心現正提供大腸癌篩 ...

  7. 要治療腸易激,可利用藥物治「標」,如止肚痛、抗腸抽筋止瀉藥或瀉藥,減少腸胃不適對日常生活的影響。 若患者的情緒亦受影響,則可能需服用抗抑鬱或抗焦慮藥物。

  8. 2021年4月9日 · 近年就着PPI與胃癌、認知障礙症之間的關係,亦引發一些討論,但目前未有充份證據顯示PPI與這些病症有因果關係。整體而言,PPI屬於十分安全的藥物,醫生在處方,會就病人的狀況作全面評估,平衡長期服用PPI的好處及風險,作出最有利於病人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