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7月11日 · 熱衰竭是最常見的熱傷害之一由於人體長時間處在高溫環境下大量排汗卻沒有攝取足夠水分導致體液和電解質流失進而出現以下幾種症狀。 體溫升高(但不超過40°C) 皮膚蒼白且濕冷. 口渴. 頭暈 、 頭痛. 虛弱、無力倦怠. 噁心嘔吐. 暈倒. 輕微的呼吸急促. 推薦閱讀:別輕忽! 重度中暑,體溫恐達40度以上 致死率高. 熱衰竭如何處理? 熱衰竭是由於高溫、水分攝取不足和電解質流失所致,因此在治療上應盡快幫助病人補充流失的水分並降低身體溫度,熱衰竭處置步驟如下所述。 先將病人移動到蔭涼處,解開過緊的衣物幫助散熱。 在病人身上灑水,或用濕毛巾擦拭身體,搭配電扇降溫。

  2. 熱衰竭是指由於排汗導致身體流失過多水份和鹽份因而造成的身體過熱問題。 主要症狀包括頭痛、多汗、呼吸急促、痙攣、暈眩、脈搏細弱卻急速,以及感到噁心。 如何協助患上熱衰竭的人士? 協助他們移動到清涼的地方並躺下. 脫去不必要的衣物. 協助患者飲用足夠的水份. 用涼水潤濕他們的皮膚,並為他們扇風,以助降溫. 如有冰袋,則可放在患者的腋下或頸部位置. 如情況在30分鐘內沒有好轉,便需呼召救護車. 甚麼是中暑? 中暑又叫日射病,是一種能威脅性命的緊急狀況,必須立即處理。 中暑是指體溫失控並上升至攝氏40度或以上。 其中一個主要跡象是身體停止排汗,其他跡象則包括皮膚發紅乾燥、暈眩、舉止怪異、癲癇發作和昏厥。 中暑的急救方法. 立即呼召救護車. 協助將患者移動到清涼的地方並保持靜止.

  3. 2023年7月20日 · 熱衰竭症狀主要有兩種狀況一種是水分的大量流失病患會覺得非常口渴或一時飲用過量的水而忽略離子的補充。 體溫大多是正常,或者稍微上升一些;病患會有頭痛、疲倦、無力、躁動不安、定向力變差、噁心、嘔吐、蒼白、肌肉痙攣等現象。 中暑症狀:起初身體會覺得熱、皮膚乾躁發紅、心跳過快、呼吸過快、低血壓;情況繼續惡化時會發生熱的調節機能失效,身體體溫上升很高,無法流汗、頭痛、頭昏、噁心、嘔吐、視力障礙,多個器官衰竭、神智混亂、定向力變差、以及昏迷、抽筋。 參考資料: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 療日子請你也關心: (8種人比別人更容易中暑! 症狀不只頭痛、拉肚子,快用酒精降溫消暑) 一表區分四種熱傷害! 熱衰竭、熱休克需積極降溫.

  4. 2018年5月24日 · 中暑 熱衰竭 都是地處於熱帶與亞熱帶交界的台灣,除了 曬傷 以外,在炎炎夏季中常會發生的 熱傷害 。 什麼是熱傷害呢? 其實熱傷害是指身體在酷熱的環境下無法有效維持正常體溫,進而產生不適的症狀。 每當夏天來臨之際,電視機或報章媒體時不時會報導氣溫突破歷史新高,或是有人因 熱衰竭 或 中暑 而被送入醫院治療的新聞。 若不及時處理 中暑 或 熱衰竭 ,身體持續的高溫會導致器官衰竭甚至有危及生命的風險。 就以中暑來說,嚴重的狀況下死亡率可達 63% 之高。 [4] 近年來,全球的中暑案例有逐漸上升的趨勢, 10 年間累積的中暑案例已超過 5 萬起 [8] 。 將近 7 成的年輕族群因運動競賽或體能訓練時產生中暑症狀 [8] ,而超過 70 歲的年長者也是中暑的危險族群之一。

  5. 2023年4月6日 · 概述. 热衰竭是身体过热时发生的状况。. 其症状可能包括大量出汗和脉搏加快。. 热衰竭是三种高温相关疾病之一,其中热痉挛最轻,热射病最严重。. 导致高温疾病的原因包括从事剧烈体力活动以及身处高温,尤其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 如果不及时 ...

  6. 熱衰竭Heat Exhaustion )是指暴露在熱的環境下太久造成身體過熱介於 37-40°C且身體對水份和鹽份流失過多所出現的反應為四種熱傷害之一。 熱昏厥(Heat Syncope)和熱痙攣(Heat Cramp)屬於輕微的症狀;熱休克(Heatstroke)俗稱中暑,是最嚴重的,熱休克時身體已無法控制溫度,體溫升高超過 40°C,皮膚因無法排汗而呈現乾燥。 當出現熱衰竭症狀時,若沒有及時治療,可能導致熱休克,更嚴重時會造成永久性傷害或熱衰竭死亡。 熱衰竭的症狀及處理. 熱衰竭恢復時間. 當出現熱衰竭時,若立即給予協助治療,通常三十分鐘內患者會逐漸降溫。 在幫助患者恢復期間,盡量在旁邊陪伴觀察患者情形,若沒有改善必須請求專業的醫療救助。 為何會發生熱衰竭?

  7. 臨床表徵. (1) 皮膚濕冷、蒼白。 (2) 感到頭痛、暈眩及噁心。 (3) 身體疲倦、軟弱。 (4) 情緒不安。 (5) 昏厥。 處理方法. (1) 將病人移到清涼通爽的地方,適量脫去衣服,用濕毛巾擦抹病人全身及扇涼。 (2) 將病人平卧,墊高雙腿。 (3) 如病人情況好轉,清醒及沒有嘔吐,可讓他每 15分鐘飲水半杯 ( 1 茶匙鹽 : 1 公升水),約共飲水兩杯;如病人人事不省,將他置於復原臥式。 (4) 送院治療。 返回. 聯絡我們.

  8. www.oshc.org.hk › tchi › main預防中暑 - OSHC

    香港的夏天十分炎熱及潮濕。 當我們在炎熱天氣底下進行工作,體溫自然會上升,而我們身體亦會透過排汗以降溫。 但當排汗都不能令身體有效降溫時,我們會覺得頭暈、頭痛、噁心、氣促甚至神志不清;若體溫進一步上升至41度,更會令身體痙攣甚至昏迷,亦即是能造成生命危險的中暑。 在炎熱和濕度高的環境下,無論是在室內或室外工作(例如倉庫、碼頭、地盤、貨櫃場、廚房和洗衣房等),我們都應該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 避免在酷熱環境下工作當然是最好方法,但若不能避免,我們應執行以下一些能幫助身體降溫的措施: 盡量在遮蓋物 (例如太陽傘、簷篷)之下工作,減低被陽光直接照射機會,防止曬傷. 盡量減少體力勞動的需要,需要時使用工具協助. 穿着通爽、淺色及鬆身的衣物,以方便排汗並減少身體吸熱.

  9. 2023年7月10日 · 在高溫下,人體溫度調節系統便會自動提升馬力,如增加排汗及呼吸頻率,令體溫下降。 當水份過度流失、電解質不平衡兼未有及時補充時,身體就會缺乏足夠養份供應各器官,出現不同程度不適,嚴重者可致昏迷,甚至有生命危險。 因高溫而導致身體不適按程度由低至高分為熱痙攣熱暈厥熱衰竭及中暑高熱其急救方法也略有分別: 閱讀全文. 13904次閱讀. 三伏天 中暑 中暑區 中暑急救 中暑高危人士 中暑高熱 傘 冷氣 夏天 夏季 排汗 散熱 末伏 消暑 淺色衣服 炎熱 熱暈厥 熱痙攣 熱衰竭 解暑 運動 陽光 預防中暑 風扇. 「三伏天」中的「末伏」,一般而言天氣一定繼續「熱辣辣」!

  10. 熱衰竭是一種 體溫超過40度的情况 。 往往發生在非常熱的環境中,熱衰竭的原因通常包括濕度較高和劇烈的體力活動。 熱衰竭會惡化為中暑,這是一種更嚴重甚至可能致命的疾病。 2003年發生的歐洲大熱浪,造成35000多人死亡,當時氣溫高達46度。 熱衰竭的症狀 可能是非常一般性的 ,患者可能不會發現他們身上發生的狀況與熱、濕度和 運動 之間的關聯。 身體檢查時,病人的體溫通常低於40度,甚至可能完全正常。 然而,這是由於出汗等補償機制造成的。 最常見的症狀是: 大量流汗。 皮膚蒼白冰冷。 脈搏加快。 肌肉抽筋。 不適。 虛弱。 頭暈. 頭痛 。 噁心和嘔吐。 因脫水而出現的深色尿液。 與不同於中暑,中暑患者通常可以保持正常的精神狀態,通常不會出現意識混亂或喪失意識。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