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猴痘的主要症状包括 发热 、 淋巴结肿大 和全身水疱脓疱,伴有出血倾向。 猴痘的主要传染源为受感染的人和动物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呼吸道飞沫等途径传播。 猴痘的潜伏期通常在6至13天左右。 猴痘的诊断主要通过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可以通过 病毒包涵体 和抗原检测, 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检测核酸,以及 血清学 和 电镜 等检查方式来确认病情。 治疗暂无特定药物,采用支持性治疗,以抑制病毒、防治并发症与保障患者营养为主。 猴痘首次被发现于1958年,人类首次受感染报道于1970年。 世界卫生组织 在2023年5月11日声明猴痘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 方案全文. 播报. 编辑. 猴痘防控方案.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Mpox virusMPXV感染所致的一种 人兽共患病 。 2022年9月中国报告首例猴痘输入病例2023年6月以来中国多个省份先后报告多例猴痘病例引发新增本土续发疫情和隐匿传播的风险较高。 为指导各地科学精准做好猴痘防控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精准防控、快速处置”原则,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 开展医疗机构、重点人群、入境人员和重点场所等多渠道监测。 加强疫情分析与风险研判,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人群健康教育和综合干预。 落实病例隔离治疗、流行病学调查和 密切接触者 追踪管理等措施。 坚持发现一起、控制一起,及时阻断疫情传播。

  3. [1] 中文名. 猴痘病毒. 外文名. Mpox virus [1] MPXV [1] 科. 痘病毒科 [1] 属. 正痘病毒属 [1] 传播途径. 皮肤或黏膜传播,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及其它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感染传播 [1] 潜伏期. 5-21天,多为6-13天 [1] 目录. 1 发现过程. 2 病原学特征. 3 流行病学特征.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4 临床特征. 潜伏期. 传染期. 早期症状. 皮疹和黏膜疹. 病程及严重程度. 5 防控情况. 发现过程. 播报. 编辑.

  4. 猴痘 是一种由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MPXV感染所致的人兽共患病毒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 该病主要流行于中非和西非。 2022年5月以来,一些非流行国家也报道了猴痘病例,并存在社区传播。 为提高临床医师对猴痘的早期识别及规范诊疗能力,特制定本诊疗指南。 一、病原学.

  5. 发布通知. 播报. 编辑.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猴痘防控技术指南2022年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中国疾控中心为进一步指导各地做好猴痘疫情防控工作规范猴痘流行病学调查接触者判定和管理实验室检测等工作我委组织专家在原卫生部猴痘流行病学调查原则试行)》等三个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整合修订形成了猴痘防控技术指南2022年版)》。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执行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反馈我委。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2022年6月27日 [1] 指南全文. 播报. 编辑. 全文详见: [2] 《猴痘防控技术指南(2022年版)》包括4个附件指南,分别为: 1.《猴痘疫情流行病学调查指南》 2.《猴痘接触者判定和管理指南》

  6. 其他人也問了

  7. 中文名. 2022年猴痘疫情. 外文名. Monkeypox epidemic in 2022. 发生时间. 2022年5月7日 [2] 疫情类型. 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36] 毒新名称. mpox [589](2022年11月28日,世卫组织发布) 目录. 1 疫情起源. 2 疫情发展. 3 累计数据. 4 主要症状. 5 应对措施. 药物防治.

  8. 猴痘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病毒症状有发烧肌肉疼痛头疼背痛淋巴结肿大皮疹等严重时会致人死亡刚果某些地区的病死率甚至高达10%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欧美已有多个国家共发现猴痘病例超过100例这令不少非洲科学家都感到震惊因为此前猴痘病毒的传播范围从未超过非洲新冠病毒还没有退场猴痘病毒又突然开始蹊跷地流行怎能不令人感到慌张? 而且,令人感到蹊跷的细节太多了。 不少网友感叹:“毁灭吧,真的累了……” 为什么这种只在非洲出现的病毒,会突然在欧美国家传播? 是偶然,还是有人蓄意为之? 说起猴痘,大家都感到陌生。 但是说起它的近亲“天花”,则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天花病毒的死亡率高达30%,而且重症天花死亡来得非常迅速,短短几天就没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