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4月17日 · 指揮中心宣佈,4月17日起口罩規定放寬上路。大眾運輸工具包括捷運、台鐵、高鐵、公車、客運等,都改為「建議」戴口罩。校車、幼兒園專用車、校園接駁車也比照辦理。 Q:口罩放寬新制上路後,還有哪些地方仍需配戴口罩

  2. 2023年4月17日 · 隨著國內疫情趨緩,指揮中心也逐步放寬配戴口罩的規定,17日起實施最新一輪的口罩鬆綁政策,大眾運輸交通工具不再強制要求配戴口罩,是否要配戴由民眾自主決定。

  3. 2022年11月28日 · 隨著全球疫情持續鬆綁,邊境開放之下,指揮中心在今(28)日正式宣布,12月1日起鬆綁口罩禁令,在室外空間與場所可以脫下口罩,在室內運動、唱歌也可以不用戴著口罩

  4. 2024年5月20日 · 由於先前新冠疫情嚴重,指揮中心規定進入8大類場所必須要戴口罩。. 而在歷經1265天,疾管署考量國內新冠疫情持續穩定可控,且國際間陸續放寬防治措施,終於宣告解除口罩禁令,調整調整醫療(事)機構、老人福利機構為建議佩戴口罩場所,相關4大QA一次看 ...

    • 何時室內可以不用戴口罩?
    • 二、8大類場所仍需全程戴口罩
    • 校園解禁時間
    • 建議戴口罩的類型
    • 去百貨公司逛街、聽演唱會等要戴口罩嗎?

    20日起終於可以不用戴口罩!疫情指揮中心宣布,經考量國內疫情逐漸平穩,醫療量能充足,且已進行跨部會溝通研議,經綜合評估後,於2月20日起實施「室內戴口罩放寬之通案性規定」,除了「指定場所室內空間、特殊情況」需要戴口罩,其餘由民眾自主決定戴口罩或依主管機關規定辦理。 ▼2月20日起放寬室內口罩規定。(圖/翻攝自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臉書)

    以下些8大類場所需戴好口罩 (一)醫療機構:包含醫院、診所及其他醫療機構。 (二)醫事機構:藥局、醫事檢驗所、醫事放射所、物理治療所、職能治療所、助產機構、精神復健機構、居家護理機構、居家呼吸照護所或護理之家。 (三)老人福利機構:長期照護機構、安養機構、其他老人福利機構。 (四)長期照顧服務機構:住宿式長照機構及團體家屋。 (五)榮譽國民之家。 (六)兒童及少年服務機構:安置教養機構。 (七)身心障礙福利機構:住宿式。 (八)公共運輸及特定運具:鐵路、捷運、纜車、公路客運、市區公車及計程車、空運及海運(以上包含運具及場站)、救護車及復康巴士。 備註:在上述場所飲食、拍照、不適合或無法戴口罩之檢查、治療或活動,可作為例外情形,不戴口罩。 ▼8大類場所全程要戴好口罩。(圖/翻攝自疾病管制署 -...

    至於校園規定為何?學生族群看過來,各級學校室內戴口罩規定,將延後到3月6號才鬆綁,主要原因是學生歷經春節、寒假跟228連假之後,為了方便學校整備與觀察學生的健康狀況,才會延後實施,儘管如此,3月6號之後,學校內的健康中心、校車、幼兒園專用車、校園接駁車還是會比照指揮中心指定場所的規定,仍然必須「戴口罩」,但是如果學校考量教學需求必須配戴口罩,也得取得師生共識後才能實施,不得強制師生必須戴口罩,所以學生們出門還是要記得戴上口罩。

    雖然20日起,全面放寬口罩禁令,不過若自身狀況不佳,有以下4種症狀其中一種,就要好好斟酌,建議還是先行戴上口罩較佳。 (一)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 (二)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外出時。 (三)人潮聚集且無法保持適當距離或通風不良之場合。 (四)與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尤其是未完整接種疫苗者)密切接觸。 ▼特殊情境建議要戴口罩。(圖/翻攝自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臉書)

    指揮中心表示,除了上述8大類場所仍需要全程戴口罩之外,其餘場所均由民眾自主決定,此外,餐飲業及各場所業者也可以自訂規範,民眾應配合場所業者規定,倘若遇到拒絕配合者,業者也可以拒絕提供服務。 (封面示意圖/photo-AC)

  5. 2024年5月9日 · 針對口罩令全面鬆綁,醫師黃立民提醒,雖然未來不再強制要求配戴口罩,但下列4種情況仍建議配戴口罩,第一、前往像是癌症病患、新生兒或產婦等免疫力較差的族群病房;第二、前往感染科、胸腔科、家醫科等呼吸道科別就醫候診;第三、進入醫院電梯等

  6. 2023年8月14日 · 因應國內疫情趨緩,口罩再鬆綁!疾管署今日宣布,明日起醫療(事)機構調整為「建議佩戴口罩」,醫院、診所、一般護理之家及老人福利機構仍須全程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