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9月25日 · 停息事件發生後,匯豐頓成「過街老鼠」,又正值國際政局瞬息萬變,匯豐捲入完美風暴,從散戶股淪為一沉百踩。 匯豐的業績及盈利前景固然面對不少挑戰,但估值低迷,不少是基於市場的負面預期;這與市場對新科技股的樂觀情緒,成強烈對比。 時代背景已改變,匯豐無可能回到20世紀的風光榮景,大勢已去,這是小股東們必須接受的事實。 評估匯豐的前景,須以今天的估值為起點,未來的發展潛力為考量,而非什麼時候可「回復」紅底股身價。 用這角度來看,匯豐仍有一定經營基礎,前景未必如市場預期般悲觀。 平常看匯豐. 不少持股多年的小股東們,都不能客觀正視匯豐真實的投資價值,不要說換馬了。 這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 最低限度,有兩件事必須要看。

    • 第一點:開宗明義就提貨幣政策
    • 第二點:關鍵審計事項仍是商譽減值評估
    • 第三點:債務償還狀況影響股東長遠回報
    • 未來挑戰:利率變化、資產價格與債務匹配的聯繫順序
    • 投資者應該怎樣分析?

    過去,集團成功預測了某些政治及經濟衝擊,判斷十分準確。如今「錢太多有害處,都怪美聯儲」已經成為世界潮流,集團也許也有同感。面對低收益、不能預料的經濟及政治環境,集團怎樣應付? 從報告中可見,年末,集團有24%及31% 的投資分別在歐洲及英國,對應通過貨幣互換後,淨債務分別是歐元佔81%及英鎊占3%。集團利息支出折合98億港元,加權平均債務成本2.4%。金融負債賬面值4,840億港元,相對淨資產5,908億港元。通過利率掉期,已將等值506億港元債務轉為固定利率,假如利率上升100個基點,加權平均債務成本會增加0.2%。

    過去,集團好幾次重大收購都是物有所值,可見時機之準。如今把收購價盡量提高,「話知你資產泡沫」也十分常見。集團近年完成的收購,是否不用「排毒」,並且更鞏固業務基礎? 從報告中可見,集團擁有大量因各項收購而產生的商譽及品牌名稱,年末合共約4,119億港元,業務範圍遍及全世界。商譽主要是2015年收購和黃及近年收購Wind Tre交易後獲得,主要分為零售及電訊業務,分別約1,140億港元及1,270億港元。集團年內購入Wind Tre 餘下50%權益,較公平價多付971億港元,但對電信業務EBITDA有貢獻。集團對電信業務頻譜牌照及擴大網絡的支出仍然審慎,保健及美容產品業務繼續是主要盈利來源,歐洲零售業務亦有穩固表現。因此,集團認為商譽及品牌名稱都無須進行減值。

    過去,集團一向擁有資金優勢,而且零售業務更是穩定的現金來源。但時間一到「還款鬧鐘」必然響起,各種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變量,潛在互動變化,如今以集團的投資規模來說,是否不用擔心那些復雜的資本遊戲? 從報告中可見,年末集團有58%的歐元債務(折合約845億港元)將於五年內到期,主要是集團發行的企業票據和債券,利率介乎2.7%至6.2%。年內集團償還借款現金減少550億港元,新增借款增加553億港元。經營業務現金收入557億港元,加上其他項目,年內現金減少215億港元。集團在業務回顧中表示,將維持穩健的流動資金水平及健全的資產負債狀況。

    世界貨幣供應量一旦增長勢頭 下降,足以影響市場對利率及風險資產的價格預期。怎樣抽取市場預期?看工業國家政府債券收益率曲線。由於市場認為這些債券接近無風險並且最具流動性,參與買賣的交易員非常多,所以市場出來的判斷很有參考價值。最近就出現了中長期收益率低於當期,做成收益率曲線倒轉,表示市場預期風險投資回報並不吸引,更傾向無風險的中長期債券。 收購產生的商譽,需要進行強制性的年度減值測試。但減值測試的主觀性很強,判斷和假設經常滯後,假如要等到經營業績及投資回報惡化,至少相隔兩年。 各種資產負債公允價值變量的潛在變化,隨之而來的風險資產價格急劇下跌,都會為債務融資帶來挑戰。

    利率是否可以保持「長期低」局面?面對未來挑戰,集團怎樣「再平衡」投資帶來的風險及回報?市場對於長和股價的預期是否考慮這些挑戰?雖然業績報告沒有直接表達,但今後投資者需要明白:「決定不做決定」代表甚麼意思了。

  2. 2021年9月15日 · 逆境是訓練一個人的機會,是助我們成長的階梯,其實人生總會面對逆境,那麼我們更要積極面對,同時訓練自己克服逆境的,這才是令自己成為少數成功人士的方法。

  3. 2020年9月22日 · 這種求和不贏的觀念,令人追求進步的空間減少,亦限制人們突破的空間。. 「我要贏」的觀念剛好相反,雖然同樣不想輸,但明白要贏就要面對可能輸的風險,問題是如何控制這風險,在自己接受到可能輸的前題下,盡力令自己成為贏家。. 大部分人平凡,關鍵 ...

  4. 2020年5月12日 · 1.私有化大新金融有難度. 大新金融由主席守業家族持有42.96%,另一主要股東為三菱UFJ銀行,持股約11%。 由於守業持股量不足50%,如欲進行私有化,有需要取得額外投票權,意味大股東或需於市場增持。 問題是大股東要私有化,須提出對其他股東有利的條件,換言之,大股東要有財力(或財技),並且要獲三菱UFJ首肯,不殘賣股份才成事。 而且要通過私有化會議也不容易,根據《公司收購及合併守則》,最少要有75%獨立股東通過,同時不可有超過10%獨立股東反對。 2賣銀行後派高息離場較簡便. 去年大新金融營運收入59.25億元,其中淨利息收入41.25億元;淨費用及佣金收入為11.36億元,差不多全來自附屬大新銀行。

  5. 2020年9月2日 · 新冠肺炎疫情為銀行業帶來逆風,全球央行為應對經濟下行風險而落實減息等寬鬆貨幣政策,淨息差收窄為銀行的淨利息收入帶來負面影響,但四大內銀的淨利息收入均錄得增長,主要原因是貸款資產規模擴張,抵消收益率收窄的不利影響。 這或可歸因於內銀配合國策放水,疫市期間為支持企業周轉而放寬信貸。 疫情期間失業率上升,企業營運受影響,償債能力被削弱,信貸資產質素因而有所衰退,這解釋了四大內銀在上半年的信貸資產減值損失均錄得顯著增加,造成盈利倒退。 國家任務削復甦能力. 雖然疫情因素屬短中期,但四大內銀為配合國策而放水的措施或會削弱疫後復甦能力。 早前市傳中國銀保監向內地銀行提出將利潤增長控制在10%之內,而總理李克強則曾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中提出金融機構「讓利」1.5萬億元。

  6. 2021年10月5日 · 在2021年期間,木星逆行的時間表將會是6月20日至10月18日,即是木星將開始順行。 在同時自6月25日至12月1止,掌管我們的靈感丶欺騙丶混亂的海王星會在雙魚座逆行159天。 上圖為海王星逆行跟恆生指數的圖表,也許我們要留意六星逆行何時順行,配合技術分析去看股市或疫情何時完結。 不過之前小龍在一篇文章中提到: ,那疫情有機會在2022年/2026年解決或有大幅改善,而2021年秋天冬天或會有更多解決的方法/藥物去解決這一次的疫情。 而近日多間公司提出開發了新的藥物或疫苗,那麼期望2022年有機會疫情有改善。 分享給的朋友. 美股表現近年持續強勁,不知如何入手? 我們精選了10隻高增長美股,並撰寫了《 不應錯過的10隻高增長美股 》免費報告。 立即 按此 下載! 想提早退休?

  1. 其他人也搜尋了